尝试应用班级心理辅导寻找德育新视角

时间:2022-07-06 11:14:45

尝试应用班级心理辅导寻找德育新视角

摘 要:班级心理辅导是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班级心理辅导的目的和技巧与德育工作高度一致。运用班级心理辅导中的游戏辅导、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方法化解学生心理困惑,矫正不良行为,改变脱离时代的传统德育方法,寻求找到班级心理辅导与德育目标相融合的教育模式;探索新时期德育新路,开创中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班级心理辅导;德育;新视角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当今学生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留守儿童、独生子女的问题,给中学德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末有的挑战,将班级心理辅导介入到德育过程中,不仅提高德育实施的实效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班级心理辅导及其特点

班级心理辅导是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班级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化解各种心理困惑,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及矫正不良行为,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其特点表现为:

1.班级心理辅导是以班级为单位,辅导规模大,形式灵活多样,容易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自我探索活动中,接受过心理培训的班主任和心理教师都可以开展班级心理辅导。

2.强调体验和感悟,每个学生既是“求助者”, 又是“助人者”,可在有引导的相互影响中多视角地学习、实践、体验、分享,获得多重的反馈,从而产生心理与行为的改变。在辅导中不但可以更有效地影响或改变学生的某些自我概念或想法,还可以协助解决原本在同学之间难以解决的问题。

3.班级心理辅导有其教育性的目标,透过班级心理辅导来协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信息,以建立正向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在积极的互动中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将内部的经验和感受分享给他人以借鉴,多元价值观和信息的冲击有利于改变学生思想。

二、班级心理辅导介入中学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德育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然而当前德育方法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使得德育工作效果不理想,必须探索出新途径、新方法。

1.班级心理辅导是德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随着中学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工作者认识到仅仅把所有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思想品德问题是不够的,德育应该从单一模式逐渐转向多元模式。班级心理辅导是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的形式,具有预防性、发展性的功能。通过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并积极关注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让班级团体来陪伴每位学生在人生路上克服种种难题和障碍,充分发挥潜能,积极快乐地踏上成长路,它与德育促进学生人格成长,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功能高度一致。因此,将班级心理辅导介入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2.中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需要班级心理辅导

中学生面临着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障碍、网络成瘾、亲子沟通、情绪管理、考试焦虑等问题。进行班级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利用成员间的互动,彼此分享、感化、教育,使得班级成员积极健康发展,实现德育的教育目标。如做情绪的主人,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情绪变化的规律,掌握化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做人际交往的能手,通过同伴的积极评价,学会欣赏他人,感受彼此间的快乐。

3.班级心理辅导能够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班级心理辅导以活动为载体,经过成员的体验、感悟,促使成员自我认识,开发自我潜能,获得助人自助效果,促进自身健康人格的形成。班级心理辅导摒弃了传统德育中自上而下的说教与灌输,是现代教育的一场革命。实践表明,学生的不良行为、困惑通过班级心理辅导中的改变比传统德育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

三、班级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工作的运用

班级心理辅导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学生在活动中规范和遵从自身在班级的价值,把个人的动机需求与班级目标联结在一起,通过改变团体的行为来促进个人行为的改变。当前班级心理辅导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游戏辅导、角色扮演、行为训练、价值澄清、交互作用分析、音乐心理调适、理性情绪疗法等,根据多年班级辅导的实践,笔者认为游戏辅导、角色扮演、行为训练三种形式更能突出班级心理辅导的效果。

1.游戏辅导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想象世界,但人的感情的确是真实的。游戏辅导就是以游戏活动为中介,将学生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对心理有困惑和障碍的学生恢复其心理平衡,培养其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精神,矫正不良行为,促进人格完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压抑,心中的快乐沉淀在心底,只有重现游戏才能找到真实自我;同时,游戏是一种保护性的发展机制,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力量,满足心理欲望,化解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使现实中的紧张、烦躁在游戏中得到安全释放,减少焦虑,起到了心理保护和心理补偿的作用。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让团体成员依据一定的故事情节,简单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要求学生对角色进行模仿,想象,了解冲突所在,洞察人际关系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由于角色可以互换,使得扮演者更好正确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内心世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较长时间的角色扮演还可以改变人的心理结构,使得个性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达到班级心理辅导的目标。

3.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行为训练模式。通过特定程序,采用强化、惩罚、厌恶及条件反射等手段,使得学生行为随着辅导预期方向改变,强化某种适应,改变某种不良行为或习得某种新行为。对于因缺乏良好的行为方式导致情绪失调、自信心下降、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科学行为训练,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和不良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总之,在一线教育实践中,班级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存在许多的共同点,将班级心理辅导介入德育中已起到了显著成效。随着德育工作改革的深入,班级心理辅导将成为学校德育的新亮点、新视角。

上一篇:精神科门诊护士的要求 下一篇:马克思信仰危机的缺失及其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