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2-08-15 02:52:39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尝试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义容中心小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多数小学生乐观向上、活泼可爱,但也有个别学生不求进取、性格孤僻、对人冷漠,如何消除小学生心理的阴霾,使小学生的心理更健康,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新时期摆在每一名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迫的任务。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人。人的成长会受人生观、性格、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实践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以下几方面注意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

一、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远离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培养健康的心理

当今社会异彩纷呈,受到“追星族”的影响,有的小学生盲目地崇拜明星、学习韩剧,模仿他们认为“潮”的言行,在课余时间讨论:班里哪个女生漂亮、有气质,哪个男生帅气、酷;到高年级,他们由传纸条发展成送花、送礼物、牵手约会等行为。他们的这种行为只是浅显地追潮、崇拜,没有深思熟虑的理智的感情投入。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和推心置腹的谈话,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逐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二、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氛围

第一,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有亲和力,做学生的表率。教师的微笑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田最好的方法,具有魔力,可以驱赶学生心理的阴霾,避免他们误入歧途。在学生有点滴进步时,教师要给予表扬、激励,哪怕是一句、两句,也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让他们心理上得到安慰。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分享。教师把知识、思想、智慧分享给学生;学生把趣闻、心事分享给同学和老师。通过分享共同获取新知,共同提高;通过分享,师生之间就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学习、共同感受;通过分享,学生就可以获取教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智慧、人文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身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样学生会容易融入社会,能分辨善恶,从而自我调节,远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分享,教师把积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始终处于健康状态;通过分享,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并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有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温馨健康的课堂。

第三,要让每个孩子在学习和活动中都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吸引力。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感情世界也不断丰富,但小学生的情感和成人相比还不够稳定、不够深刻,他们的分辨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的脸就是一张“晴雨表”,教师很容易观察、猜测出他们的心理变化,因此,教师要根据这张“晴雨表”,及时、有效地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教师要了解尊重孩子,要利用自己的权威和人格力量,利用班级这个团体的力量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温暖和吸引力,把每个学生带入心理健康的轨道。

三、要努力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行为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智能手机进入了每个家庭。有的家长沉迷于手机、电脑,对孩子缺少关注,孩子想和父母沟通成为遥不可及的愿望,孩子习惯于自由的生活方式。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经常逃学。为此我进行了家访,发现造成这个孩子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父母除了工作就是沉迷于手机微信、电脑游戏中,父母陪孩子的时间屈指可数,孩子为了让家长陪自己,增加对自己的关注度,于是开始“调皮捣乱”、说脏话、耍脾气,逐渐成为人们眼中的“坏孩子”。我了解情况后,首先,我找孩子谈心,对他逃学离家出走的行为表示理解,减轻其压力。再进行诚恳交谈,努力淡化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我,并愿意向我倾诉他对父母的不满和自己以后的想法。我及时联系了家长,和他们沟通,让他们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为他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责任感、使命感强了,教师的心理教育效果才更明显。我经常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使他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他拉回到班级中,利用班级亲情教育他、感化他。慢慢地,他改掉了逃学的毛病。

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看着一个个孩子的转变,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学校教育一定要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和学生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我尝试做了许多努力,效果不错。第一,经常召开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开展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家长参与活动,形成家校合力机制。第二,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制定每天阅读30分钟的计划,完成亲子阅读卡,使学生和家长有“共同语言”。第三,组织亲子小活动。如开展“说说心里话”等亲子活动,让孩子和家长有心灵沟通的机会,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生活|量,还增加了孩子与家长的交流机会。教师通过反馈卡,及时了解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情况。学生也明白家长和教师每时每刻都在关心自己,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生是性格开朗的,小学生的兴趣是广泛的,小学生的志向是远大的,小学生的心理是健康向上的。只要我们工作中做到潜心研究、细致入微,就一定能够给孩子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热情诚信、谦虚友善的健康心理。

上一篇: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的策略探析 下一篇:浅论利用互联网进行对外汉语报刊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