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天津泥人张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06 11:00:14

浅析天津泥人张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泥塑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天津泥人张又是中国古代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自清代道光年间由民间艺人张明山创始以来,历经180多年的发展,一直深得百姓的厚爱。泥塑这种独特的手工艺术形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融入了民间艺人的文化理念和意识形态,同时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思维方式。当今,立体的泥人张彩塑更是被大量运用于平面设计中,承担着中国彩塑艺术的文化责任,也传递着中国艺术文化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

泥人张 民间艺术 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66-02

一 泥人张的历史发展

天津泥人张彩塑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其创始人是张明山。他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在中国本土雕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的雕塑技巧,创立了小型架上泥塑的独特风格,成为一代宗师。在人物泥塑创作中,他只需和人对坐而谈,并不动声色,手中持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便瞬息而成于掌间。泥人张创作的题材丰富,彩塑使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再拘泥于庙堂之中,而是走进市井民间,干家万户。绘画大师徐悲鸿对张明山的泥塑赞赏有加“比例之精确,骨骼之肯定与传神之微妙,据吾在北方所见美术品中,只有历代帝王相中宋太祖、太宗之像可以拟之。“泥人张的第二代传人张玉亭,自幼从师父亲,青年时期便与父亲张明山齐名。他在继承父亲风格的同时,更加注重观察和表现市民生活,他用浪漫主义写实的手法既描绘了善良勤劳的底层劳动人民,又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他一生兢兢业业,主持泥人张世家老作坊六十余年。前两代传人建立了独特的彩塑风格,也是泥人张在近代雕塑史上挥写的最浓墨重彩的篇章。

在动荡的近代中国,张玉亭带领儿子张景福和孙子张铭,祖孙三人用精湛的技艺成就了泥人张声名日隆的地位。张景福创作的作品,题材拓展到革命历史题材以及少数民族的生活题材。其子张铭在学习和实践中研究出特殊的技法,尤其善于塑造侍女形象,作品远销海外。

张铭先生传艺于长子张乃英,张乃英系统地继承了前代诸家之长,并总结编著了中国雕塑的第一本技法和理论书籍《塑经>。中国自此有了熠熠生辉的雕塑技艺范本,使古老的技法不再仅限于口口相授的教学形式。张乃英先生的泥塑作品蕴含了浓郁的东方意蕴,代表作既有气韵生动的水浒人物,又有恬静安逸的侍女作品。

泥人张绘塑老作坊的传授制作形式延续至今,师徒同吃同住,泥塑的技巧和神韵通过每日的切磋琢磨方能得以浸润和继承,生活的智慧浸润心间,弟子对于艺术作品的评判和审美方式也与日俱增。张乃英先生的长子张宇是泥人张的第六代传人,他拓展了泥塑作坊的规模,泥塑技艺的传授不仅限于族人之间,越来越多民间的能工巧匠得以在作坊中研究和继承泥人张的手艺,泥人张彩塑的理论基础和感性认知得以绵延传承。泥人张的作品不仅讲究外在形式感的表达,技艺的娴熟精准程度,更考究的是作品本身意蕴的传达。

二 泥人张的艺术特色

1 选材方面

艺术源自生活,是艺术家对于生活感悟的高度凝练和表达。泥人张艺术是中国彩塑集大成者,它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泥塑本身带有明显“泥人张”基因和烙印,识别度极高,又能被赋予新鲜感。天津泥人张彩塑这种艺术形式能绵延百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创作题材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变化,并引起观者的共鸣。

彩塑匠人手中的世界是丰富的,从真人造像、劳动者的形象、庙宇塑像再到古典文学作品、民间风俗、民间故事,无所不塑、令人称奇。总体来说,创作的取材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津门百工。天津滨海,有其独到的“码头文化”,泥人张第一代传人张明山就善于观察每日奔波来回在码头的工人,他的作品《三百六十行》就是他对天津独特人文景象的高度提炼和再现,以“场面之大、人物之众、形象之丰”而闻名。戏剧人物在泥人张的创作中也占到了很大的比重,中国的戏曲文化不仅盛行于宫廷,在市井百姓之中,戏剧也是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泥人张以彩塑的形式再现了戏剧人物的精髓,同时也延续了中国戏剧的精神。民俗人物同样也是彩塑的对象,正是由于巧思匠人对生活的明察秋毫和细致思考,传统民俗故事的角色和民间口口相传的市井人物都被塑造成活灵活现的彩塑,凝神在―息之间。

2 色彩方面

天津泥人张彩塑能够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作品,给观者雅致和谐的视觉效果,与其色彩方面的独到运用同样息息相关。其作品的色彩依据创作的主题、人物造型的设计以及创作者的主观喜好等因素,有的鲜艳亮丽,对比强烈;有的典雅内敛,温和平缓。这中间有写实风格的用色,也有装饰风格的用色,还有很多寓意指向很明确的象征色,但无论是哪种用色原则,泥人张彩塑作品在整体上给人的感觉都是和谐统一的。展示的是一种协调美。

泥人张彩塑植根于中国传统的色彩使用习惯,常常以红、蓝、棕黄、绿、黑、灰、白作为作品的主色,譬如红色往往用来表达和传递喜庆吉祥的寓意。泥人张色彩丰富,却又高度统一于作品当中,其诀窍在于大面积采用纯度较低的色彩,而使用纯色辅以灰色系的色彩搭配,风格脱俗。民间工艺的传承发展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较深,因而不同地域的文化形式往往表现出这个地域特有的审美方式,泥人张正是独具北方简约、古朴、雅致、厚重色彩特色的艺术形式。

3 造型方面

“钟鸣鼎食如云烟,布衣素斋乐万家。”天津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城市,集“码头文化”、“商铺文化”、“殖民地文化”三者于一身,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并存,造就了泥人张作品的包容性。首先,泥人张泥塑造型来源于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体察,受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我们看到的泥人就像平日生活里自然而然的、温情脉脉的一幅幅画面。其次,泥人张作品造型极具趣味,幽默诙谐的泥塑作品表现市井生活,反映社会现实,更表明了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态度。其背后体现的是艺术家长期观察思考生活细节,把最为动人的片段塑之于型,从而使泥人张彩塑被赋予了趣味十足的风格和独特的精神意趣。

泥人张的写实功底可谓一绝,从泥人张的前辈到当代泥人张艺术家,一丝不苟的技艺加上独到的创作思维,创作出了生动而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它们已不单是艺术欣赏品,而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民族历史的印记。

三 泥人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泥人张已经不拘泥于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作为彩塑成为人们的观赏对象,同样也渐渐被运用于平面设计中,得到更广泛便捷的传播。

泥人张工作室的作者林刚创作的“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泥塑就被运用到了公益广告设计中。广告采用大量的民间艺术为素材,涵盖了诸如天津泥人张彩塑、山西剪纸艺术、广东农民画等艺术形式。泥人张作为平面广告的核心元素,塑造刻画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社会角色的人物,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貌,既展示了敬老爱幼、互助友爱等传统中华美德,又生动诠释了“中国梦”的情感境界。

《我的梦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如图1)中版面主体是一个扎着红头绳,穿着粉红棉袄的光脚小丫头。孩子的动作生动质朴,若有所思又充满期待,表现的正是祖国的花朵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设色上运用得当,借鉴传统民间年画的风格,整体色调鲜艳明快,红头绳、粉脸蛋、绿袖口、粉红棉袄,把一个儿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整体的暖色调之中,穿插了衣服上的冷色调花纹,无需多言就让观者明白了孩子单纯炽热的梦想。广告版面辅以“我的梦、中国梦”标题,手写体的“梦”传递着炽热的感情。一清的小诗写道“始信泥土有芬芳/转眼捏成这般模样/你是女娲托生的精灵/你是夸父追日的梦想/让我轻轻走过你的跟前/让我沐浴着你童真的目光/让我牵手与你同行/小脚丫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呵,中国/我的梦/梦正香……”亲切自然,朴实无华。另一个采用小女孩题材作为主题泥塑的广告《童心向党》(如图2)同样真切动人。孩子手捧盛放的向日葵,红扑扑的脸颊和希望期待的眼神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将观者一并带入,牵手同行,在希望的田野上共同憧憬“中国梦”。

《大爱中国>平面广告设计(如图3)中所运用的泥人张彩塑则是较为粗犷写实的,画面把我们带入了面临地震灾害时,消防官兵、官兵以及医护人员抢救护送伤员的场景。从最前面方消防官兵焦急的神情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类面对灾害所表现出的团结和帮助。在我眼前的不再是简单的泥塑,而就像生活中画面的定格一般,把时间停在那一刻,整体的灰色调让我们感到灾难的危机和可怕,官兵和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却让我们体会到大灾有大爱的真正含义。彩塑在这里不仅仅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他更多的是启迪并引导着我们对于社会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守担当、艺术责任的泥人张彩塑担负的是这个时代艺术的重任。视觉冲击的背后带来的是观者心灵的涤荡,文化冲破了物质载体的束缚焕发了生命力。

泥人张彩塑作为平面广告的主体,带给观者直观而强烈的视觉冲击,只一尊雕像就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奠定了整张平面作品的基调,其艺术感染力可见一斑。泥人张的代表作《钟馗嫁妹》表现的是英俊书生钟馗在赶考途中遭鬼怪戏弄,面貌变丑、落榜而亡。同乡好友仗义执言,钟馗的妹妹也因此嫁给这位义士的故事,彩塑则展现了故事的高潮,钟馗为妹妹送嫁的场景。这看似鬼怪超现实的作品实则暗讽了当时社会贪官污吏的暴行,用艺术的刺刀表达了百姓的心声。俄罗斯和扎伊尔分别在1994和1996年将《钟馗嫁妹》印成邮票,而其也成为西方人最早接触到的中国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

四 结语

泥人张彩塑传承了中国美学原理和审美范式的精华,植根于天津民间文化塑造了具有素材、造型和颜色特质的艺术形式。一代代泥人张的传人在闻思祖辈技艺和审美的同时,不落窠臼,而是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融入自身的艺术特点,将其对于家族的责任,对于社会的责任赋予作品之中,创造着属于中国雕塑的独特文化和传奇魅力。泥人张彩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时空的荡涤并未使它褪色,而愈发展现着“返老还童”的青春朝气。

上一篇:网页图标视觉引导设计研究 下一篇:国内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