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音乐的审美特点

时间:2022-07-06 10:55:30

浅析网络音乐的审美特点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得到了迅速普及,网络平台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并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生活。而传统的音乐也无一例外地逐渐与网络这一充满创意和活力的行业开始相互渗透和融合,网络音乐开始以一种崭新的音乐形式形成并以越来越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音乐样式,网络音乐在内在情感的直接性、审美创造的再现性、感知过程的听觉性等多个方面的审美特点表现出与传统音乐的不同,体现出一种新型音乐样式的审美特点的独特之处。

内在情感的直接性

审美的感受是由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要素相互融合的心理过程。而情感,是网络音乐的重要内容。从音乐创作上看,它是创作者内心深处思想和情感的独白;从欣赏者来看,只有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意义的情感音乐,才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就网络音乐的重要表达形式网络歌曲来说,情爱是网络音乐重要的主题,柔情似水、缠绵悱恻是大多数网络情爱歌曲的主格调。

例如庞龙的《两个蝴蝶》,估计受“梁祝化蝶”故事的影响,作者刻意抒发两只蝴蝶一起飞,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情感表现深沉但不深刻,有悲剧味却无悲剧感,给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种煽情。这是此类歌曲的共同特色,体现更多的是一种现实的情爱。

所以说,情感既是网络音乐的构成要素,又是网络音乐的内驱力,它贯穿于网络音乐思维和创作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于艺术形象中。也可以说,网络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其音响与内在情感的直接性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

审美创造的再现性

音乐的审美实践活动由音乐创作、音乐再现和音乐欣赏三个环节构成。由作曲家创作出的乐谱作品本身的音乐美,对于一般的审美主体来说很难直接把握,必须借助表演或演奏者的表演(艺术再现)的中介作用,才能使乐谱作品真正成为音乐作品。

网络音乐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音乐的音乐形式,具有它自己独特的审美创造的再现性。与传统音乐相比较,网络音乐不再以一种方式来表现音乐,有时甚至不需要表演者,而利用如FLASH音乐、电脑MTV音乐、MIDI音乐、电子贺卡、网络游戏音乐、网络广告音乐、网站背景音乐、网络MP3音乐、视频音乐、彩铃音乐等来表现。另外,音乐本身的表现也日趋多元化,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舞蹈音乐、器乐曲、声乐曲、通俗音乐等。

由于互联网的特点使远距离的交流、传播、共享、创作变为了可能,网络音乐具有远程性也使音乐摆脱了时间、地点的束缚,无论在创作还是传播时几乎都面对着大众,更多地体现了大众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参与性。而且由于网络音乐的开放性和交互性,音乐爱好者可以利用网络自由表达个人的意见和喜好,网络为每个用户同时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提供了条件。例如《老鼠爱大米》这首歌曲走红得益于一部同名FLASH,而在其红遍整个网络时众多的听众还没有见到演唱者,并且网络上最流行的版本都有好几个,一般来说,这些对于传统音乐是不可想象的,但这些都不能阻止这首歌在作为手机铃声、电话彩铃、流行歌曲等,响遍生活的各个角落。

感知过程的听觉性

和音乐一样,网络音乐也是听觉的艺术。人对现实的感受,主要或大部分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而听觉往往是辅的。对于视觉艺术(绘画、雕塑、戏剧),造型是它们的特长。对于音乐,造型因素(如标题音乐)进入音乐,只能通过人的形象思维(如联想、想象)达到间接的实现,这使得音乐反映现实往往是较为间接,甚至曲折、隐蔽的,但这并不会削弱音乐艺术的直观性。音乐是用听觉感官直接接收感性信息,唤起审美主体的联想和幻想,使审美主体得到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其音响信号刺激的次数越多,想象越丰富,对音乐意象的认识和理解越深刻、越完美。

比如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将本是民间一首十分普及的搞怪顺口溜“老鼠爱大米”写入流行歌曲,整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让人容易接受并且朗朗上口,“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不管有多少风雨,我都会依然陪着你”,用调侃的方式表达爱情,用幽默的语言、乐观的生活态度表现出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体现新时期年青一代对爱的感觉和认知。这类歌曲没有了过去同类歌曲所呈现出来的对爱情刻骨铭心的倾诉,有的只是对情爱的一种情绪上的吟唱。

网络音乐艺术也是参与艺术,其艺术境界需要审美主体通过听觉的感知,融入主观情感和思想活动,才能真正领略。同时,网络音乐艺术也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

结语

音乐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而与时代合拍,垃圾网络音乐改变的只不过是它的传播媒体,而音乐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制作,也并没有改变音乐的本质,音乐还是供人娱乐欣赏的音乐,依然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胡泳:《另类空间》,中国海洋出版社,1996年版。

2.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王岳川:《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反思》,《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1(7)。

4.程金海:《从意味到存在――现象学美学审美价值观的发展轨迹》,《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5.薛复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美学》,2001(7)。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编校:赵 亮

上一篇:潍坊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 下一篇:纪录片解说平实风格的美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