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时间:2022-07-06 09:15:45

浅谈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摘 要: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中一个非常中重要的定律,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考点,是各级考试的热点。涉及的题目众多,考试范围较大,从简单的辨析理解记忆到复杂的推理无所不有,在化学教学中要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化学反应;各物质参加反应质量;等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19-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看似简单可同学们理解起来却困难重重,更不知道怎么使用,非常迷茫找不到方向,在作业和考试中经常出错。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知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才能明白事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是建立化学概念、理解和验证定律的有效手段。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中消耗的反应物总质量的和相比较是增加了,减少了、还是没有发生变化?作出猜想: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物的质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还可能不变。制定方案: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探究过程:在锥形瓶的底部铺上一层细沙,在细纱上面放上米粒大小的一粒白磷,塞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在玻璃管上套上一小气球,并使下端刚好接触白磷,把装置放在托板天平上调节砝码使天平平衡。取下锥形瓶将玻璃棒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塞上瓶塞点燃白磷,白磷发生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气球先膨胀冷却后变瘪。放回天平后发现天平仍然平衡。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总质量。那么是不是所有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都相等?

把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分别放在容器中称量后,将其混合产生大量汽包,碳酸钠固体消失形成无色溶液,放回天平称量发现天平不再平衡,说明这个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发生了改变,它不遵守质量守恒吗?此时学生既兴奋又吃惊,教师及时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放飞丰富的想象,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分析一层层剥开假象,揭示实验的本质,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散失到空气中,造成生成物质量减少。如果能找回散失的二氧化碳,那么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相等的,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因素,学生是受教育者,决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是知识的升华也是教学的目的。学生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有一定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充分想象、自由发挥、充满自信。课堂情绪活泼积极,学生思维敏捷。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整理分析,由此及彼有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现象到本质,不断提炼得到,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所以化学反中应消耗和生成物质的总质量守恒。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把参加化学反应的不同状态的各物质的质量全部考虑在内不得遗漏。让每个学生洋溢着喜悦,有一定成功真正体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从发散思维到创新思维是一种脑力劳动过程,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只有把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相结合,积极思考巩固概念,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纠正错误和偏差,获得满意效果。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只有把获得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融会贯通,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10g糖与10g水混合得到20g糖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变化是物理变化,不属于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范围,故是错误的。在加热kClO3制取O2反应中,催化剂MnO2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变,正好印证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发生改变,相当于没有参加反应,因此不能把催化剂算作反应物或生成物。在反应A+BC+D中,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为2.8g,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c )。 A.0.3 g B.0.9g C.1.2g D 1.6g。通过练习对定律的理解更深刻、准确。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必须如蜜蜂一样菜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上接第118页)的习惯。每天定期阅读是指在一定时间阅读,每天阅读是指限制某些阅读时间有限。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们特意开设了大阅读课。每周安排一次这样的阅读课,让全班一起读,阅读是老师及时给予的启发和指导,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

(4)培训的习惯“笔墨不动不读书”好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教学、点、绘画、去发现。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指出了关键字,画一个好词好句,找到文字精彩的片段反复阅读、以致可以背诵,养成良好的记录“笔记”的习惯。让学生感觉在阅读故事的情节中,丰富了他们的词汇量,培养良好的语言技能,提高综合阅读的好处。

参考文献

[1] 刘惠芝.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与方法[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1(04)

[2] 郑自刚.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J]. 文学教育(上).2013(03)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激趣”教学 下一篇:移花接木 巧妙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