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太仓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7-06 07:09:39

浅析太仓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新亮点和旅游发展的新时尚。本文阐述了休闲旅游的内涵,并以太仓为例,分析了太仓发展休闲旅游优势,总结了其现状及成就,并就其未来的发展对策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013年,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第10号文件《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新亮点和旅游发展的新时尚。

一、休闲旅游的内涵

休闲旅游,就其内涵而言,是以休闲为目的旅游。与传统的旅游形式相比,它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某一个时段内而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它通过人的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和完整的发展。

二、太仓市发展休闲旅游的优势

太仓市没有知名度极高的旅游名胜作为旅游招牌,但优美的城市环境、深厚的文化积淀,却极好地体现了“城市即旅游”这一概念,围绕这一主题,太仓市休闲旅游项目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一)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强

太仓市地处江苏省的东南端,东濒长江,与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南邻上海市的嘉定、宝山两区,西接昆山市,北连常熟市。距上海市中心53公里,苏州市中心57公里。太仓的区位优势体现在与其相连的城市――上海、苏州、昆山、常熟等,均为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上游的城市。

没有快捷的交通手段,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太仓交通发达,现过境的干线公路有204国道;339、338省道;沿江高速、苏昆太高速纵穿全境;太仓汽车站有全国1000条专线。现已开通与上海11号轨道线和沪宁高铁昆山站的无缝对接;拥有对外开放的太仓港码头,现已开通有日木下关、台湾等航线。太仓距上海虹桥机场与苏州工业园区均不到50km。

(二)城市小巧精致,环境优美,地域文化厚重

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成为影响旅游满意度和回头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太仓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娄东文化,至今己流传1000余年。太仓有全国桥牌之乡、武术之乡、龙狮之乡、民乐之乡等称号。2001年太仓市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近年来,太仓市提出了“百步见景、千步见园、满园皆绿”的建设思想,逐步形成“精、巧、雅、静”的城市园林绿化风格。

(三)经济基础雄厚,周边客源市场潜力巨人

太仓经济基础雄厚,人民生活富裕,是全国百强县(市)前十名。太仓市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5亿元,增长10.3%。太仓周边上海、苏州、昆山、常熟、南通等人中小城市密集,人口稠密、居民生活殷实、旅游需求旺盛,这些都为太仓发展休闲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

(四)具有优质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

太仓地处水网密集的江南地区,拥有水网密集的地貌资源。境内多道河流贯穿市域,具有形成河湖湿地景观的良好条件。太仓市地处长江南岸的中纬度地带,自然生态条件好,利于多种绿化植被、农作物的生长。太仓市域范围内风景林地、生态林地、郊野公园、花卉苗木基地等组成的绿化生态环境基础良好。太仓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昌盛、古往今来众多文人雅士聚集,造就了太仓深厚的文化底蕴娄东文化。太仓还拥有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800年前,太仓作为重要通商口岸而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600年前,郑和七次从太仓启航远涉重洋,让太仓名扬天下。太仓作为元、明时期中国最大的港口,容“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有“六国码头”之称,可以说是海运成就了太仓。

(五)政府对旅游业提供政策支持

太仓市的城市旅游功能更加完善,旅游大环境日趋优化。太仓全市主要景点、经营单位、市区主要道路均设置了醒目规范的公共信息符号;在车站、太仓公园、华联、新城商场设立了4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3块旅游地图广告牌;开通了旅游信息网和旅游咨询、投诉电话,完善了“110”、“120”紧急救援机制;开辟了2条旅游专线车,提高完善了太仓“一日游”线路;在新城商厦、华联商场、南园和太仓公园增设了旅游购物和土特产专柜,新华东路餐饮一条街、上海路旅行社一条街初具规模;南园、太仓公园通过AAA级景点评审。

三、太仓市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旅游经济持续提升,数量呈正向增长

2012年,太仓旅游业紧紧围绕着“新一轮旅游规划启动之年,三年旅游提升计划收官之年,实现旅游新突破关键之年”契机,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提档升级,通过举办节庆活动集聚人气,旅游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截至2012年底,太仓全市星级饭店实现营业总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0.85%,其中客房收入1.4亿元,餐饮收入1.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57%、1.79%。14家星级饭店中,锦江国际大酒店营业额突破8000万元,宝龙大酒店成为接待入境游客最佳的酒店,华旭假日酒店投入运营后,入境游客增长迅速。

2012年,太仓旅游景区实现营业收入1677.49万元,接待入境游客41446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创汇收入1893.94万美元,同比增长15%;实现接待游客总人数364.69万人次,同比增长10.3%;旅游总收入51.23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市旅行社国内组团人数6.2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9996.27万元,同比增长6.13%。

(二)旅游节事精彩纷呈,大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太仓旅游业界举办了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旅游赛事及活动,这进一步地提升了产业的转型升级。2008年郑和公园承办了2008年中国航海日活动的分会场。2009年金仓湖举办了第五届“娄东之春”暨“环保杯”2009金仓湖风筝节、金仓湖卡通节、2009中国太仓金仓湖国际自行车嘉年华。

太仓持续举办“首届旅游文化节”、江海河三鲜美食节、江南牡丹节、中国羊肉美食之乡――双凤羊肉节、郁金香节、中国兰花节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成立了“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立“2010上海世博会太仓游客中心”。这些节事活动提升了太仓的知名度。

(三)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合理

“太仓市旅游环境已经形成气候,但旅游市场还未成熟。”要顺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太仓市仍需独辟蹊径,在旅游业竞争激烈的长三角地块,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核、两带、四大板块”的全市旅游发展框架确立了,2012年11月6日,江苏省太仓长江口旅游度假区揭牌,这标志着太仓旅游业走上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长江口旅游度假区的配套设施项目太浏快速路正在紧张施工,滨江大道已经完成设计,跨新浏河大桥建设进展顺利。周边配套景区牡丹园内的亚丽温泉酒店已经动工,华东水产品交易市场正式开业,渔人码头和浏河古镇两大板块已进入准备阶段。其他太仓休闲旅游资源也在加快建设,沙溪古镇完成了一期改造,修旧如旧的江南枕河人家风貌,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现代农业园初具规模,己有一定影响力;勤力生态园建起了国家级垂钓中心;园花园山庄全面提档升级。

(四)旅游形象日趋鲜明

近年来,太仓旅游放大自身优势,打造“四大板块”。一是生态板块。以太仓现代农业园区为中心,与之配套的有电站、勤力、西庐生态园等,主题词是现代、农业、生态、科技、观光。二是活力板块。以金仓湖郊野公园为中心,并逐渐向乡镇辐射,主题词是健身、运动、体闲。三是人文板块。以沙溪、浏河、直塘等占镇为主,主题词是历史、传统、现代、文化。四是美食板块。以江海河三鲜、双凤羊肉为主。

四、太仓市休闲旅游发展的努力方向

尽管太仓旅游取得较大发展,然而在区域内依然处于落后位置;在长三角、华东地区,太仓则始终未能纳入华东黄金游线。太仓缺乏龙头性、代表性景区,真正具备市场优势的垄断性资源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富有竞争力、吸引力的热门产品。在未来的发展中,太仓也将继续面临“灯下影”效应的挑战。

(一)培养现代化的休闲观念

要增强城市的休闲识,营造浓厚的休闲氛围。加强对休闲消费的正确引导,引导居民处理好休闲与工作、休闲与创业的关系,克服损害健康、扰乱家庭、消磨时间、降低效率、破坏秩序的不良休闲行为,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理念,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倡导教育培训、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现代的休闲消费方式,让大众学习休闲、善于休闲、充分休闲、积极休闲、高效休闲,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二)提升休闲环境质量

优良的休闲环境是发展休闲度假的重要条件。太仓市打造休闲度假基地,要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把太仓市建设成为一座绿色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要重视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用景观生态的设计理念规划城市,突出建筑物的艺术风格,让城市建筑充满文化韵味,富有艺术特色。提升休闲的氛围,让人时刻感受到太仓休闲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三)培养专门人才,提高人员素质

目前,太仓市旅游业人才结构性短缺现象严重,高层次的旅游管理、策划、经营人才比较缺乏,导致配套服务水平较低。因此,要通过大力引进和培养短缺人才来改进服务水平,短期内要对在岗人员和即将上岗的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从长远来看,要采用国际惯用的质量认证体系和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创办的注册展览经理培训认证制度等,来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服务配套设施

在加快建设道路交通、通讯、环卫等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旅游区内的通道以及休闲者主要活动场所的专业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包括各种指路牌、景点指示牌、景点介绍、游览安全设施以及最基本的饮食需求等服务设施。

(五)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首先要完善信息咨询服务,建立信息咨询网络。在人口流动的密集地区建立咨询服务站。其次是完善租车服务。要做到租车服务网络化,能实行异地还车;还要做到租车服务规范化。

(六)重点打造休闲旅游景点,塑造龙头景点

自然生态资源(观光休闲农业)与郑和文化资源还没有真正将太仓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这也就导致太仓迟迟没有重量级龙头景区,最终在市场上始终无法突破。比如沙溪古镇开发的核心问题在于找主题。众所周知,江南地区的古镇资源富集,以江浙六大名镇(周庄、西塘等)为代表,目前均是“小桥流水梦江南”,市场供应同质、饱和,竞争激烈。因此,要想打造一个社会、经济、文化二方面均取得成功的古镇,核心问题就是“寻找并打造有价值的差异”,即找到既适合市场需求,又适合沙溪自身的古镇主题。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湿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旅游 下一篇:试论洛阳经济型酒店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