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歌词就是情感的收放

时间:2022-07-06 02:53:39

创作歌词就是情感的收放

作词人对很多人来说一直是一个神秘却又充满浪漫色彩的职业。作为曾经的SONY 音乐版权签约的专业词人,从2001 年开始,王海涛就先后为朱桦、王菲、梁静茹、那英、羽泉、瞿颖等数十位知名歌手创作歌词,如今已经成为一线创作人中的佼佼者。

《八小时以外》:你是如何走上作词人的道路的?

王海涛 :大学期间我已开始尝试作词。1997 年大四下半学期,我进入正大唱片公司兼职企划助理,同年发表了第一首歌词,由此开始职业作词的经历。

《八小时以外》:与哪位歌手或制作人的合作比较难忘?

王海涛: 若说歌手,合作难忘的是王菲和莫文蔚。两个人均给我最开阔的创作空间,不指定创作方向,一切由作者考量与选择,且不予干预,是我写词以来最自由的两次创作经历。若说制作人,则是张亚东,理由依然是让我拥有足够的创作空间。

《八小时以外》:你最喜欢的作词人是谁?

王海涛: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作词人是李格弟。她为唐晓诗写的《告别》、为赵传写的《男孩看见野玫瑰》、《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让我初读时惊叹,且尊为经典,直至今日。

《八小时以外》:你对自己的哪些作品比较满意?

王海涛:我最满意的四首作品分别是:李健的《似水流年》、莫文蔚的《goodbye》、王菲的《流浪的红舞鞋》、牛奶咖啡的《明天,你好》,四首分别是四个不同创作时期的我,我很喜欢。

《八小时以外》:你觉得作词人与其他的职业有什么不同?

王海涛:它既是表达自我,又是不完全地表达自我。常常在着手写一首歌词时,我考虑最多的是:这是不是我喜欢的创作方向。但最终要落到的则是:这是不是符合歌手气质的方向。

《八小时以外》:弃医从文,并一直坚持到今天,比较准确的理由是什么。

王海涛:我不喜欢且不适合做医生,我很喜欢且适合写歌词。脾气急、自我控制能力欠缺、缺乏耐心、恐惧于医院压抑的氛围,且大学五年专业课成绩奇差,这些都无法让我有自信从医。对音乐及文字敏感,写作引发自信,让我确定我可以做作词人,如果没有这一行当,我不知能以什么职业为生。

《八小时以外》:如果让你再次选择,你会选择什么不同的职业?

王海涛:或许会尝试与电影相关的职业,比如编剧。

《八小时以外》:你觉得写词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海涛:最重要的是情感的收放,技巧是地基,没感情或滥情都是失败歌词的范例。

《八小时以外》:说说作词人的日常生活吧。

王海涛:我的日常生活很简单:工作,健身,和朋友家人时常见面,不忙时外出旅行,最多的消遣是看闲书、看电影。

《八小时以外》:对于想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对他们说吗?

王海涛:多写、多看书、多看电影,另外,入行不入行真的不那么重要,不过就是一份工作,除了不必朝九晚五,跟卖货、教书等行业没有分别。

上一篇:错爱如毒 真爱无香 下一篇:澳大利亚:护照性别可填写“不确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