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动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7-05 11:30:44

浅谈互动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为适应教改的新要求,广大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为师生互动合作的新式课堂。本文倡导通过创设个人探索的环境、教师引导下的小组讨论、组际交流后的归纳总结、布置任务型活动拓宽课堂延展度等四个基本环节,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教学。

【关键词】互动教学;民主平等;主动探究;学习小组

师生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生之间的这种交互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和谐的互动状态,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一、互动教学的课堂特点

1.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能让学生自由发言的民主氛围。而本文所倡导的互动教学正是基于民主平等氛围上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数学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法。这种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主体与中心地位,打破传统模式,建立起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即:交流、合作、创新。由此走出教师决定所要做的,学生尽力遵守的冷漠的课堂,进入民主平等的新式课堂。

2.主动探究的认知过程

在互动教学中,教师作为管理者、咨询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引导和促进学生个人探索和合作学习。学生在积极地经过思考后提出一些自身无法解释的问题,然后整个班级分组讨论,最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反思评估,感觉整个班级是繁忙的,每个学生的压力是自己或所在小组施加的,而不是教师给予的。在这样的学习中,每个学生都会承担到一定的学习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他们就会勤于动手时间,乐于探索研究,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讨论,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互动教学,满足了学生实践的需要,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全部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环境、个人探索

在互动教学中,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给予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机会,因为在教学中学生一旦发现了问题,便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这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驱使他们发挥主体作用,从而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具体操作:

(1)设计新颖的导课形式,让学生发现问题。在教学导入时,应由学生从实践中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

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随意测量一件文具的长度,并选择有特点的部分答案板书出来,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学生就很容易发现很多结果不是整厘米数。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较精确地表达一个物体的长度,该怎么办?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后,自然会想到是不是还可以学习一种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于是,教师就可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显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毫米这个知识是由学生在实践后提出的,而不是教师直接灌输给他们的。

(2)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给予独立思考的空间。新授伊始,应由学生个体独立探索,也就是教师在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如自学看书、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后,大胆放手,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取法县、去创造。

例如:教学“商的变化规律”时,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探索商的变化规律,可出示一张表格(如下),然后告诉学生先把表格填完整,再观察表格中的各组数据有什么特点。

组别 1 2 3 4 5

被除数 12 120 1200 12000 120000

除数 3 30 300 3000 30000

在计算商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发现尽管被除数与除数不同,但商却都是一样的 ,于是他们会思考原因何在,从而探索出商的变化规律。

(3)明确探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增强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探索具有导向功能,因此,它应具有具体性,才能把握学生探索学习的方向。教学中,教师可把目标转化为一系列的具体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向目标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的学生会对这一要求感到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就可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性问题,如下:

①你会计算那些平面图形的面积?(促使学生回顾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

②你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参照)

③你能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那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教给学生利用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2.运用合作策略,实现和谐互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可以运用人际合作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实现和谐的师生互动。人际合作包括语言合作、环境合作、个群合作三个方面。

(1)语言合作。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总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行为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掌握这种语言交际过程。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其次,要针对学生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要肯定学生想法中的优点,并对错误进行指正,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解决中,教师给出下面的题目:

老师搬新家,东西要通过家里一个门口,门高是2米。现在要搬一面平行四边形的镜子,它的面积是4.7平方米,底是2.5米,这块镜子能直接搬进屋里吗?

老师首先提问:镜子的哪个条件决定镜子能否直接搬进屋里。学生答是镜子的高,这时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追问,要解决镜子能否直接搬进屋的问题就是求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后得出是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高。

这样,一道生活题根据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教师再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鼓励他们要善于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做一个学以致用的新时代儿童。

(2)环境合作。教师要创设有利于人际合作的课堂环境。可以改变传统的“秧田式”布局,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或围成半圆型,或组成马蹄型,或前后座组成“o”型,或全班围坐,使学生既能面对老师,又能面对同学,不仅通过言谈,而且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沟通信息,交流思想,扩大师生互动的面。

(3)个群合作。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可分为三部分: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可以组成五种类型的互动交往类型,基本上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之间互动较少,这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积极性以及集体教育力量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多创造有利于开展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的环境,如开展小组讨论、互批作业、小组互查、小组竞赛等,促进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得到发挥。

综上所述,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师生两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说到底就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只有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才能在和谐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

上一篇: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