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步训练为何不可取代

时间:2022-07-05 11:02:26

摩擦步训练为何不可取代

我们都知道,在任何的搏击过程中,要想占据主动,其步法的站位与身体的得势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只有身法的得势,在进攻时才能让肢体有效地接触和打击到对方的有效部位,在防御时也才能有效地躲避对手的进攻。而要想获得身体站位上的优势,就离不开下肢步伐的有力支持和快速准确地移动。要做到这些,意拳的摩擦步,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完美与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在此,我们暂且抛开前人对摩擦步训练时,对腿部的基本要求不谈,就其对身法在搏击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和体悟,就能让人获益匪浅。

摩擦步的练习有一个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无论步法的进与退,都要求练习者的目光,始终都要选定在一个目标上,而且身体一定要保持平衡,也就是拳理中所要求的身体要中正。但这里所说的中正,绝不是让身体呆板地随着步法的移动而机械地运动,而是包含着一个在任何搏击术中,都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法,就是在搏击时身体的“闪展腾挪”。

摩擦步在行步的练习过程中,要求目光一定要选定一个目标,也就是以假想的意识选定一个搏击时的假想之敌,将目光锁定在这个目标上,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训练方法。但这时,练习者的心神是绝对不能停留在呆板的停滞状态的。而目光选定一个目标的目的,就是要使练习者,能够凝神静气,锁定目标,学会观察假想之敌的一举一动,要培养“审时度势”的能力。使练习者能够做到“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而这个所谓的动,就是在目光锁定对方的同时,自己的心神,自己的身法都能做到镇定自若的同时,又能随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地随机应变。或进或退,或闪或防,或者快速出手打击对方。

摩擦步从外形上来说,要求练习者两臂适当展开,两手掌心向下,意在扶按两个球体的这种体态,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搏击之式。两臂的张开既为搏击时动态运动起到了平衡作用,又为起手出拳储备了手臂的适当高度,非常有利于双手进攻打击对方的快速与便捷。这种姿态完全可以看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积极进攻和防守的预备式。

尽管这种姿势还不能与一些技击性很强的桩法相提并论,但其双手毕竟是在腰部之上,进攻对方身体上半部分的路径,要远比从胯间起手近得多。所以,我们完全应该将这种手臂的姿态,从单纯的平衡作用,过渡到无意识的技击姿态之中。也就是拳理所说的“拳无定势”的意识状态,彻底无意识地把它当做一个技击桩法和体态,或者一些技击桩法的变种和过渡的节点。

从身法上来说,练习摩擦步时,身体的运动是随着脚步的移动而在变化的。脚步就是身体运动的根,是身体移动和变换姿态的起点,脚步的每一个微弱的动作变化都会影响到体态的变化,都会在身体的姿态上表现出来。这就决定了摩擦步的训练,除去对腿部力量的增强和快速反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左右和主宰着身体的运动形式。就是内家拳理所说的“腿是身体的根节之所在”。也就是说,摩擦步的功法中就包含着对身法的技击训练之理,也就是身法在搏击时的闪展腾挪之法。

当然,这种体现在身法上的闪展腾挪的外在形式,在练习的初级阶段,由于意念更多地放在了腿部,可能会让练习者忽略或者无法顾及。

但随着功夫的逐渐加深,腿部力量的增强,身体各部用力的协调,身法上的这种闪展腾挪的外在形式就会慢慢地表现

出来,这就更需要练习者,在意识上对此加以体验和放大。这种体验还应该是,除去在细心体验揣摩摩擦步对力的感觉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不违背意拳摩擦步的基本拳理之下,还要对闪展腾挪的体态和意识进行实战意识上的放大,在推手和散手训练中仔细揣摩其机理。从意识上真正进入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大成状态之中。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任何拳法在开始训练的时候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但练到高层次的状态则是“拳无章法”的境界。而王芗斋老前辈之所以将其所创的拳法归为《大成拳》和《意拳》,就是依据“拳无章法”这个最高的拳理之理来给其定位的。所以,在练习摩擦步的时候,只有遵循这个原则才能掌握和应用高层次的技击技法。尽管摩擦步与其他的技击桩法有所区别,但它所具有的实战意义是绝对不能忽略的。

上一篇:浅论当代青年学习杨氏太极拳的意义 下一篇:深施一礼诚恭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