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湿地景观保护与设计

时间:2022-07-05 10:24:23

浅谈城市湿地景观保护与设计

摘 要:湿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源,被称为是“地球之肾”。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加速,当前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以及自然格局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市区内湿地资源较为丰富,而地处汉口江滩与白沙洲的河漫滩又是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本文以该区域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城市湿地的景观设计与保护作为切入点,探讨城市湿地独特的景观价值和作用,结合景观设计的相关原理和理论,探索城市湿地景观保护与设计。

关键词:城市湿地;景观;保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S791.246文献标识码: A

近些年来,湿地研究内容逐渐增多,领域也不断扩大,填补了一些研究领域的空白。而我国的学者对于湿地景观的研究与设计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外交流的不断加深,也有着比较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方法。本文是从城市湿地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开始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探讨研究,探讨城市湿地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想法,将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实际运用到湿地景观设计中去,争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

一、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与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一,因地制宜原则。由于湿地自身的特点,市民在游览和观赏该湿地景观的同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危险,比如没有道路,市民在进入湿地景观的过程中就会去破坏固有的较为整体的景观,同时湿地内部地质与动植物生境情况较为复杂等,市民在观赏的同时也时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该区域地处长江沿岸,在长江汛期属于行洪道,因此为了保证长江河道的顺畅以及减少洪水过境时的阻碍,该地域在湿地景观设计当中是不能建设永久性建筑或者景观建筑的,但适当的建设一些临时性的,能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小品建筑和景观通道是可以的,而且能保证在汛期来临前,一些对长江流水具有较大阻碍性的建筑能够迅速的拆除,以确保长江水流动的通畅。

第二,生态环境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由于该区域未合理的规划设计与保护,目前仍然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但由于前面所讲到的特性,它依旧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前去游玩与观赏。正是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和保护引导措施,该区域湿地也受到的不同程度上的破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在秋冬季节,有人在利益等原因的驱使下,砍伐或焚烧湿地植物。生态学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指导理念之一。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具有生命力、和谐共生、健康的城市湿地景观环境。这体现在人类需求与生态系统能各有所得、相得益彰,创造人工设施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美。在进行城市湿地景观设计时,应对原有自然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尽可能保留自然原始面貌,对原有湿地、乡土物种进行充分的保护与管理,保证原有的湿地景观不受到破坏为基础,回归自然、恢复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在湿地景观设计中,就是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要本着环境保护,生态优先的原则,关键在于树立保护优先的思想,保护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和污染,使保护与开发利用良性循环,达到城市湿地风景区景观设计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三,保持景观的整体性原则。城市湿地空间应属于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把他分割开来看待,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同时还应该从城市宏观的角度出发,把它作为整个城市结构空间形态的一种自然延伸。文明产生于自然,因此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在把握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区段的湿地景观进行整体设计,建筑生长与土地,大片的陆生植物同样也是生长与土地之中,在该区域的景观设计当中不能随意的把整体成片的景观分割开来,合理解决各个区域的分隔,过渡和联系,使城市湿地景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四,以人为本,开放空间原则。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都市风貌的急剧变化,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已经埋没于现代的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之间,市民亲近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为此,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要考虑提供开放的空间,为人们创造与大自然相互交流沟通的场所与机会。

二、湿地景观设计与保护的方法

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应以湿地环境和谐为宗旨,以模拟生态的方法进行创造性设计。湿地的可持续性设计与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湿地护岸的生态友好型设计是关键,而且既要有视觉观赏效果又要满足预防洪涝灾害实用功效,又要做到新技术的使用与创新。在景观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方面尽量考虑使用可再生、可循环、可降解的景观材料,既要节约景观建设的造价也要体现出景观的自然美感。

第二,在城市湿地的绿脉景观设计过程中,以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目标进行设计,让湿地内的动植物资源成为设计的利用资源及保护对象,设计的湿地景观不仅要满足人类参与体验的休闲场所,还要成为湿地各物种存活的栖息地。由于所选区域情况特殊,具有其特殊性,其景观效应也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以发挥,所以其具体设计方法也较为独特。绿脉景观我们需要保持其原生态,只做少许的修剪与规划布置而不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其他的外来物种或植物配置以改变其原有的自然群落环境,创造一种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身处无边的芦苇的景观环境,从而产生一种回到荒野,回归自然的意境。

同时,如果使用自然长期认可的植物及原生植物,不仅可以保护湿地植物不被破坏,还能保护湿地的鸟类和动物的自然资源和栖息地的安全健康的发展。原生态植物的引用和保存,可以使得野生生物不扰的生长。当地物种的选择无论从景观的呈现还是在日后的养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湿地的人文景观的设计十分重要。他是湿地水陆两种自然形态的优美结合的产物。我们一般来讲湿地的地文景观主要包括驳岸景观、湿地景观建筑、亲水平台景观、水岸线景观、湿地休憩游步道景观等。在布置这些地文景观的时候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其使用的时段性以及方便性,最好是采用可重复利用以及易拆卸的材料,在布置地面铺装时,因为考虑到如果使用固定铺装,汛期过后被淹没地域会有大量的泥沙沉积将原有铺装覆盖或者使其受到损坏,在汛期过后清理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应主要采用可回收并且坚固耐用的材料,如废旧木材和石材等,而两侧以具有深桩的路轨将地面铺装固定和托起,同时当汛期快要来临时方便拆卸。例如利用废旧木条进行简单加工后整齐排列在一起可以形成一条生态景观步行游道。而在设计一些湿地景观建筑与清水平台时,上部建筑最好是能够拆卸而下部的桩基部分应采用流线型设计,以顺应水流方向,减小汛期时对江水的阻力,同时基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加固河床和堤坝,缓解汛期江水对堤坝的压力。

在湿地景观建设过程中,除了利用废旧材料或者土质材料建筑的设计方法以外,还可以从景观源头入手,例如可选用目前先进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景观材料进行设计使用。而这种所谓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也被称为“绿色生态高分子材料”,其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微生物分泌酶的作用下分解。可以利用其生物可降解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有机高分子材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以保证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观景路线布置与方式上应根据具体环境与地势的情况采取循序渐进高低错落的观景方式,在充分让市民和游客感受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中得到身心的放松,真正让人们感受到“城市之肾”的魅力。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制定一定的政策以加强对城市湿地和进入景区游客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市民与游客对湿地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使其景观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同时也能得到充分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孔春芳,王静,张毅,徐凯,吴冲龙,刘刚. 武汉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时空结构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

[2] 吴威,尚晓倩. GIS在不同尺度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2).

[3] 刘姗姗,王爱英.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与景观恢复——以寿光市滨河湿地公园规划为例[J]. 科技视界, 2012(22).

[4] 庞珺,王秀峰. 基于生态理念的人工湿地景观设计原则[J]. 水利经济, 2012(05).

上一篇:《建筑施工工艺实训》课程的教学思考 下一篇:简述草本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