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真谛是接受

时间:2022-07-05 09:11:22

【 真实案例 】

王笑梅是一所乡村中学的女生。她的学习成绩很优秀,最近几次考试,成绩每次都是全年级十个班的第一名。

可是,这样好的成绩也不能令王笑梅眉头舒展。在花枝招展的女生堆里,她整日显得落寞、自卑。原来,王笑梅曾经得过小儿麻痹症,致使她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略短些,走起路来便一瘸一拐的。为此,她暗自伤心落泪,感叹上苍为何如此不公。于是,她拼命学习,想让突出的学习成绩为自己赢得一些尊严。

在学校里,王笑梅最讨厌的课程就是体育课。因为在操场上,体育活动总是让她的缺陷暴露无遗,令她尴尬不已。为此,体育课王笑梅就常常擅自不去。一次上体育课,班主任老师发现了在教室学习的王笑梅,和蔼地对她说:“王笑梅,别的同学能上体育课,你也能,以后要走出教室加入他们的行列,那是不一样的生活。”

王笑梅没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下次上体育课时,照旧呆在教室里。这次,班主任老师很严肃地说:“王笑梅,其他同学能做的,你也能做到,只不过,可能比他们费劲点。但即便费劲,你也应该试着去做。”

在老师的“强逼”下,王笑梅极不情愿地一瘸一拐地走向操场。讨厌的是,班主任老师竟然呆在操场上“监视”着王笑梅的一举一动。

更为“可恶”的是,体育老师好像和班主任老师串通好了似的,竟然要王笑梅在操场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走步子,还假装表扬说她走得很不错。那一刻,她恨死了不讲任何情面的班主任老师和体育老师,如此不懂得呵护女孩子柔弱敏感的心!

随后,开始女生800米考试。体育老师发出起跑令后,其他女同学都撒开腿,起劲地跑了起来。王笑梅瞅瞅严厉的老师,也只好跟在后面,一瘸一拐地慢跑起来。800米的考试别人不过用了三四分钟,她却用了足足14分钟。

在王笑梅跑到终点时,两位老师和同学们齐刷刷地为她鼓起掌来,他们眼里满含着敬意,完全没有她想象中歧视的眼神。班主任老师走向她,给了她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并悄声对她说:“你看,他们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了吧!”王笑梅忍耐多时的委屈的眼泪终于化作自信的泪水,肆意地流淌下来……

从此,王笑梅变得开朗起来,体育课也不再缺课。跑步、打篮球、打排球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公共场所,也不再畏畏缩缩,而是大方地往前走。尽管还会碰上好奇的眼光,但她已经可以坦然面对,有时甚至主动打招呼:“嗨,你好!我得过小儿麻痹症,所以走起路来才这个样子。”那好奇的目光在她的问候声中只好落荒而逃。

【 心灵导航 】

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有一些伤痕或缺陷存在着,显性的也好,隐形的也罢。很多人习惯了躲进伤痕的保护壳里,缩着头,或逃避,或躲闪,不愿正视。于是,久而久之,这种逃避心理会蒙住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失去前进的动力。

可贵的是,王笑梅在老师的帮助下,有了直面伤痕和缺陷的勇气,接受“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现实,从而获得独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才有了她后来蝉蜕的可能。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奇怪的心理,那就是往往容易站在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遭受的挫折、磨难的立场上去揣想别人,觉得别人都比自己优越、快乐、幸福,相比之下,自己则成了世界上最差劲、最晦气、最不幸的人了。

不少中学生总快乐不起来,为自己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伤痕或缺陷。其实,有些伤痕或缺陷的存在,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事情,但是,我们能左右的事情是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伤痕或缺陷由不得人,喜欢不喜欢都存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坦然接受,接受眼前的一切,然后再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对不如意的长相,试一试做这样的训练:站在镜子前,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眼睛、鼻子、嘴巴,你会发现自己有那么多地方不招人喜欢,你就把眼光留在最让你不满意的地方,这让你不安或者不快,哪怕是心中充盈着痛苦,你也不要把目光移开。同时你在心中默念:这就是我,不折不扣的我,就是再难看也是我!深呼吸,重复这句话,坚持两分钟。这是接受自我形象的训练,每天做这种训练,持续两周。慢慢地,你会不太在意自己的相貌,也许有一天,你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就算长得这个样子也就凑合了, 只是鼻子大了一点点,刘德华的鼻子比我还大!也许,我所有的好运就在这鼻子上呢!”

请记住:接受的意思不一定是喜欢!接受的意思也不是我们不能想象或者盼望着有所提高。接受的意思完全是不加以否认,不回避现实,坚信事实就是事实。只有在承认和接受之后,才会有一个立足点,才会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位私营企业主腿有残疾,然而,他经过自己十几年的奋力拼搏,终于成了闻名遐迩的雕塑家和经营雕塑精品的大老板。当有人对他说:“你如果不是残疾,恐怕会更有成就。”不料,他却淡然一笑,说:“你说得也许有道理,但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我如果没得过小儿麻痹症,我肯定早就下地当了农民,哪有时间坚持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应该感谢命运给了我残缺的身体,同时也给了我坚强的生活信念和立志成才的勇气。”

有句话说得好:“上帝散布给人间的苦难与月光一样地均等。”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活得容易,更没有一个人整日被鲜花与掌声所包围。知道了这一点,就无需再抱怨命运的乖蹇和不济了。

有位盲人,一生中从事着一件工作:种花。因为他父亲是远近闻名的花匠,子承父业,他别无选择。他天生是个盲者,从不知道花是什么样子。别人告诉他花是美丽的,他使用自己的手指细细地触摸,从心灵到颤抖的指尖,真切地体会美丽的含义。有人告诉他花是香的,他便俯下身去用鼻尖小心地嗅出另一种芳香来。几十年过去了,盲者像对待亲人那样侍奉着花儿,他种出的花,据说是小城里最为美丽的。

盲人种了一辈子花,却从来没有见过花是什么样子,然而盲人是快乐的,因为盲人实实在在接受了自己,他深深懂得了自己制造美丽比欣赏美丽更为有趣。

确实,快乐的真谛是接受。学会了接受,再加上努力奋斗,你就迈上了成功与幸福的台阶!

上一篇:天边外的契诃夫 下一篇:宋代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