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用辨证分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时间:2022-07-05 08:02:29

中药内服外用辨证分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炎症,西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有学者对中药治疗UC的研究进行了许多。大量文献报道肯定了中医药治疗UC的疗效[1]。笔者临床上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UC患者9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96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例,男40例,女56例;年龄27~70岁,平均41.5岁;病程3个月~10年。

诊断标准:按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纳入[2],96例患者均经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粪便检查等项检查,排除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放射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等疾病。

辨证分型: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将溃疡性结肠炎(UC)分为湿热下注、寒湿凝滞、肝郁脾虚、脾肾阳虚4个证型。①湿热下注型:24例,症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反复发作,大便夹有黏冻脓血,灼热,尿黄赤,口苦口臭,身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②寒湿凝滞型:20例,症见大便稀溏,久泄不止,夹有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白黏冻,里急后重,腹痛拘急,神疲乏力,口淡乏味,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③肝郁脾虚型:36例,症见大便稀溏,次数多,黏液便或带少量血液,腹痛则泄,泄后痛减,胸胁胀闷,每因情志变化而发病,苔薄白,脉弦。④脾肾阳虚型:16例:症见久泻不愈,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腹痛隐隐,喜暖喜按,泻下清稀或赤白黏冻,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内治法:①湿热下注型:治则为清热利湿,行气导滞。方药应用芍药汤合白头翁汤加减。方药组成:炒白芍30g,马齿苋20g,金银花20g,当归15g,槟榔12g,黄芩9g,黄连9g,大黄9g,秦皮9g,肉桂(后下)3g,仙鹤草30g,白及20g,地榆炭20g,槐花炭20g,炙甘草6g。辨证加减:湿重于热,去大黄,加白蔻仁12g,苍术10g,薏苡仁20g;出血多者,加三七粉(冲服)6g,蒲黄(另包)6g。②寒湿凝滞型:治则为温化寒湿,调和气血。方药应用藿香正气散合附子理中汤。藿香10g,苏梗10g,大腹皮10g,陈皮9g,党参30g,炒白术30g,附子9g,干姜6g,吴茱萸6g,五味子15g,三七粉(冲服)3g,仙鹤草30g,白及20g,炙甘草6g。③肝郁脾虚:治则为舒肝健脾,涩肠止泄。方药应用痛泄要方合逍遥散加减,方药组成:陈皮12g,炒白术20g,炒白芍30g,防风12g,当归15g,柴胡15g,茯苓12g,薄荷(后下)6g,木香6g,黄连6g,砂仁12g,元胡10g,生姜10g,炙甘草6g。辨证加减:大便溏薄如水者,加猪苓15g,车前子(另包)30g。④脾肾阳虚型:治则为温肾壮阳,健脾止泻。方药应用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制附子10g,炒白术20g,党参30g,干姜10g,黄芪30g,补骨脂30g,吴茱萸6g,煨肉豆蔻10g,五味子15g,生怀山药30g,炒扁豆30g,肉桂3g(后下),山萸肉30g,菟丝子30g,仙灵脾30g,枸杞子30g,仙鹤草30g,白及20g,炙甘草6g。辨证加减:出血多者加地榆炭30g,槐花炭15g,三七粉6g(冲服),蒲黄6g(另包)。

外治方法:①灌肠法方药:金银花20g,地榆20g,马齿苋20g,白头翁20g,苍术10g,秦皮15g,槐花炭15g,仙鹤草30g,白及20g。②外敷法: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服方药口服,药渣趁热拌入樟脑10g热敷下腹部,以左下腹为主,至药渣变凉为止,一般热敷30分钟左右。

观察指标:内服中药15天为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统计疗效。①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舌苔脉象恢复正常,结肠镜复查肠黏膜恢复正常,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②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明显改善,舌苔脉象恢复正常,肠镜检查肠黏膜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停药后1~3个月很快复发者。

结果

96例患者,随访05~2年,治愈78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7%。2例无效患者为不注意饮食,喜饮酒嗜辛,未能坚持服药。

讨论

临床治疗上中医药治疗已显示了稳定可靠的疗效,要辨证施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扶正治疗与祛邪治疗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在具体病例的处理上应灵活多变,从实际出发,进行及时的随症加减,方能获得满意疗效,很难一方通治。笔者在临床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症状将本病分型治疗,分别采用不同治疗作用的方剂,求同存异,充分发挥中药的治疗优势,减少和避免了西药的不良反应。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使方尽其能,药尽其效。需特殊说明的是:仙鹤草味苦性凉,凉血止血,据现代研究报道,仙鹤草含有仙鹤草素、维生素K,能使血小板增加,使凝血时间缩短,其功效特殊,是中药的“激素”,此药扶正力宏而不留邪,绝无西药激素的不良反应。应用于各型溃疡性结肠炎,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白及味苦、甘、涩,性寒微寒,主要功能为止血、消肿、祛腐生肌,并有收敛作用。与仙鹤草配伍,对促进溃疡性结肠炎溃疡面的愈合能起到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灌肠方中的金银花、马齿苋、白头翁、苍术、秦皮,清热解毒,祛湿;地榆、槐花炭,仙鹤草、白及,凉血止血,祛腐生肌。锡类散中含有珍珠、青黛、牛黄、象牙屑与冰片等,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作用。以上药物配伍,采用保留灌肠方法使药物直达病所,使中药有效成份直接作用于直肠及低位结肠黏膜,有利于结肠局部炎症的吸收清退,改善结肠黏膜血运,促进溃疡愈合。加速组织修复,从而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其他诸如心理治疗,饮食与营养治疗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始终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本病的治疗起到疗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任毅,张振忠,赵宏波.溃结灌肠液治疗慢性结肠炎45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7):30-31.

上一篇:西药结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下一篇: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桂哌齐特治疗脑梗死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