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8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6-26 04:52:18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8例临床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发热、咳嗽、喘憋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据统计1岁以内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率为688%,1~2岁婴幼儿感染率为826%~100%[1]。本病病死率为1%,患儿反复发生咳喘,有报道随访2~7年发生哮喘的发病率约为50%[2]。中医中药在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应用多年,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以发热、咳嗽、喘憋为主要症状,肺部有细小湿音、喘鸣或哮鸣音,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常、结核感染等疾病,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3]。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0~3个月5例,4~6个月17例,7个月~15岁14例;病程2~10天。西医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0~3个月7例,4~6个月15例,7个月~15岁10例;病程2~8天。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西医组常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溶液,吸氧,退热,合并细菌感染的加用青霉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治疗,以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方药组成:细辛2g,蜜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6g,甘草3g,款冬花6g,黄芩5g,桔梗45g,枳壳6g,芦根10g,川贝母3g。日1剂,水煎2次,早中晚饭后各服1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0例(278%),有效24例(667%),无效2例(56%),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显效5例(138%),有效22例(611%),无效5例(138%),总有效率为749%。两组总有疗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常常在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常伴中、低度发热。病情以咳喘发生后的2~3天为最重。咳喘发作时呼吸浅而快,常伴有呼气性喘鸣音即呼气时可听到像拉风箱一样的声音,每分钟呼吸60~80次,甚至更快,心率快可达到每分钟160~200次,同时有明显的鼻翼扇动。严重的患儿可出现口周、口唇及指甲紫绀,可合并心力衰竭、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呼吸性酸中毒等酸碱平衡紊乱。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定期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学者称之为喘憋性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目前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4]。目前西医常采用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力及对症处理,治疗无特效的药物。而中医中药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标本兼治的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毛细支气管炎中医属“肺炎喘嗽”的范畴,以“热、咳、痰、喘”为主症,符合麻杏石甘汤证治。方由麻黄、杏仁、甘草、生石膏组成。其中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石膏用量多于麻黄一倍,随症加减后可适用于痰热闭肺之咳喘证。

本研究将收治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常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溶液,吸氧,退热,合并细菌感染的加用青霉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74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对抗炎、平喘疗效肯定,进一步为中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提供了客观依据;观察期间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辨证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占秋,徐宏.临床病毒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03-105.

2Sigurs N,Gagro A,Lokar-Kolbas R,et al.Asthma and immuno-globulin antibody after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onchiolitis:a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ith matched controls [J].Pediatrics,1995,95(4):500-505.

3李君君.中医药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2):1728-1730.

4Nakagawa NK,Macchion M,Petrolino HM.Effects of a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 and a heated humidifier on respiratory mucu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J].Crit Care Med,2000,28(2):312.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8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热毒宁治疗支气管肺炎7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