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神经妥乐平治疗急性期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05 07:18:09

推拿配合神经妥乐平治疗急性期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神经妥乐平治疗急性期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期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神经妥乐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神经妥乐平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变化。结果:两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期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时照组。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T6.80+1.62,对照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了5.47+0.72,两组vAs评分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推拿神经妥乐平

2008年6月-2008年12月,我们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静脉滴注神经妥乐平治疗急性期颈椎间盘突出症8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病人,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8例,男45例,女43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8.63~9.56岁。病程最短者2d,最长者1个月。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8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的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推拿学》颈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诊断标准进行诊断。①有轻重不等的颈部外伤史或颈部肌肉受凉等病史;②颈部、肩部、上背部剧烈疼痛,颈背肌肉痉挛,颈部呈强迫,颈部运动和睡眠时疼痛加重。棘旁及横突前间隙颈神经出口处显著压痛并向后背、上肢放射,局部叩击痛;严重者甚至不能卧床,夜间被迫以坐位入睡。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可引起放射性痛加重。颈椎拔伸试验阳性或反阳性。④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破裂或突出而无颈椎骨折或脱位。

1.3纳入标准①符合颈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诊断标准。②CT或MRI有相应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影像学表现。③旁中央型突出和外侧型突出及中央型突出中突出组织小于椎管前后径30%、脊髓无明显变性的患者。

1.4排除标准①有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病患者;②不能配合治疗患者;③旁中央型突出和外侧型突出及中央型突出中突出组织大于椎管前后径30%、脊髓明显变性的患者。④伴脊椎结核、肿瘤者;⑤椎问盘突出太大,已造成肢体瘫痪或引起大小便失禁者;⑥脊柱椎体骨折、椎体滑脱、颈椎手术者。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推拿操作:患者取舒适,医者以轻柔的滚、拿、揉等放松类手法作用于颈项及肩背部,在颈夹脊、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天宗、风门等穴位处重点按摩,每次治疗15min。每日治疗1次。15天为1个疗程。

同时配合神经妥乐平注射液7.2U加入100n1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15天。2.2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7.2U加入100m1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1次/日,连续15天。

3 观测指标

3.1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颈椎间盘突出症主症颈肩背痛及上肢放射痛治疗前后及组间进行比较。0分:0cm,无痛,无任何疼痛感觉;2分:1~3cm,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生活;4分:4~6cm,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6分:7~10cm,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及生活。病人根据自己的痛觉在一长为10cm线上画在数字上,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有病人画明疼痛所在的位置,最后由医生患者评分。

3.2疗效评定依据主观症状和临床体征分别作显效、有效、无效3级评定。显效:疼痛麻木及神经根、脊髓压迫体征消失,恢复发病前的劳动水平;有效:疼痛麻木症状减轻,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提高;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

5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变化。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治疗后按上述标准评定疗效,结果如表2所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为69.7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

6 讨论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或外伤等原因,导致颈椎椎间盘变性、压缩、纤维环断裂或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脊髓等,从而引起颈部酸胀疼痛、活动受限;肩背部疼痛、上肢麻木胀痛;步态失稳、四肢无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中医“痹证”范畴,其发病多因颈项部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而致。治疗原则主要以舒经通脉、活血化瘀为主。推拿作为非药物保守疗法,广泛地应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其手法的应用应根据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期不同而有所差异。如何结合影像学和临床体征,判定突出物对神经根和颈髓周围(硬膜、蛛网膜、软膜)的压迫程度,而适时应用不同类推拿手法一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急性期为椎管内压迫、炎症水肿期,尽量慎用整复类手法,而以颈椎软组织放松手法为主,可消除颈肌痉挛,松解关节囊的挛缩和神经根的粘连,调节椎间孔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配合神经妥乐平静脉滴注以减轻神经根和脊髓的应力,消除神经根水肿。由此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根水肿的吸收.避免因手法不当而加重病变局部炎症渗出。

神经妥乐平作为一种新型治疗神经根炎的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神经妥乐平可恢复下行性抑制系统的5-羟色胺神经元起始部(延髓正中缝核)功能,从而激活疼痛下行抑制系统,尤其是促进延髓中缝核对5-HT的释放;在外周,神经妥乐平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激肽酶活性而减少缓激肽的释放,减轻化学性刺激引起的局部组织及神经根水肿,从而发挥其独特的镇痛效果。另外还具有改善末梢血液循环,修复营养神经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推拿配合静滴神经妥乐平的治疗方法,既能松懈肌肉、复位错位关节、椎管内减压等作用,还能使药物有效浓度作用于受压迫神经根周围,达到神经营养、缓解神经受压及炎性刺激的功效,从而能明显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症状。

上一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0例诊治体会 下一篇:内八卦穴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