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及评价方法概况

时间:2022-07-05 06:24:22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及评价方法概况

摘 要:本文经检索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文献,排除医案和专家经验,从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疗效指标方面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并作了简要评述。分析目前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现状,为坐骨神经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针灸治疗;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74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1-0067-02

针刺已被证实有利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甚至在药物治疗、卧床休息、硬膜外注射、理疗及外科治疗失败后,针刺仍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1]。现将近十年来关于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文献综述如下。

1 单纯体针法

陈枫等[2]用中渚、后溪治疗坐骨神经痛,以速效坐骨神经痛丸作为对照。分别于治疗前后、随访3个月后,用10分法评分量化分级评定疼痛;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评定腰椎功能状态,并计算改善指数;随访后据M-JOA评分及疼痛评分评估长期疗效。治疗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2 单纯灸法

宁[6]设治疗组:跗阳穴温和灸;对照组:常规电针治疗。用VAS疼痛评分法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评定2组治疗前后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98%、84%,2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 电针

孙畅等[7]治疗组电针加基础治疗;基础治疗:佩戴腰围,卧平板床,追风透骨丸为对照。最后,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MPQ)中的PRI量化评价疼痛;参照陆裕朴《实用骨科学》疗效标准评价疗效。2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针灸并用

陈美仁等[11]将患者分为3组:温针灸组;西药(尼美舒利片)组;穴位注射(654-2注射)组。用EP601C痛阈测定仪,3组均分别于治疗前、第1、2、3疗程后各测定1次痛阈值。据痛阈值的变化、临床症状体征、复况评价疗效,发现温针灸组痛阈值平均上升幅度优于西药组、穴位注射组(P

5 针刺加中药

刘兰[14]将患者分为:针药组、五物汤组、针刺组。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评价疗效,针药组在症状缓解及总有效率方面优于五物汤组、针刺组。姚卫海等[15]用火针加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芬必得为对照,疗效比较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6 刺血治疗

贺春山[19]和谢衡辉等[20]用三棱针点刺委中为主,酌情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均采用《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评定疗效,贺氏治疗总有效率为99.02%,第一个疗程疗效最好;谢氏对即刻、短期、长期三阶段疗效比较,刺血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7 耳针加体征

舒丽伟等[21]和王儆[22]耳针配体针为治疗组;单纯体针作对照,体针:沿膀胱经常规取穴。耳穴取:坐骨神经痛敏感点、穴位压痛点、臀等。舒氏据疼痛缓解程度评定疗效;王氏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复况评定疗效。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0%。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8 穴位注射

杨常青[23]用黄芪注射液等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参照《中医常见风湿病(痹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筋痹”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总有效率为91.11%。谢亿芝等[24]用针刺配合当归注射液等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用《中医诊疗常规》的痊愈好转标准评定疗效,总有效率为94.3%。

9 腹针疗法

孙方伟[25]据薄氏腹针理论取穴,进行腹针治疗;常规针刺作对照。治疗后,用简式Mcgill疼痛量表评定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T,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RI评分。2组均能明显减轻坐骨神经痛患者疼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0 讨论

综观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针灸作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①缺乏客观、统一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和标准;②生存质量评价量表的应用在本病的临床研究中未引起足够重视;③研究课题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目前课题设计缺乏严谨性,样本少,对远期疗效观察少;④预防性治疗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前进的步伐。因此,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需要加强以上几方面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使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法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喇杰平.关于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4,14(22):110~111.

[2]陈枫,蔡向红,高荣幸,等.针刺中渚、后溪治疗坐骨神经痛1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4):315~317.

[3]陈美仁,王萍,成钢,等.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546~2547.

[4]刘军,曾蓉,赵煜.运动针刺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四川中医,2006,24(1):103~104.

[5]王焕梅.针刺坐骨神经干治疗坐骨神经痛22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38~39.

[6]宁.跗阳穴灸疗治疗坐骨神经痛[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49.

[7]孙畅,黄东勉.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47.

[8]陈秀慧,黄坚红,刘健红.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6):81~82.

[9]周光辉,梁桂生,钟球生.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疗效评价[J].光明中医,2009,24(2):297~299.

[10]孟凡颖.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11,8(6):78.

[11]陈美仁,王萍,成钢,等.温针灸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痛阈值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5,25(12):831~833.

[12]薛连峰,孟学峰,范晔.三步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及对TNF-α和IL-6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1795~1796.

[13]张雪琳.温针灸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8):2929.

[14]刘兰.针刺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3):65~66.

[15]姚卫海,洪永波.结合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37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2):131~132.

[16]徐晶萍.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31(12):98~99.

[17]刘清华.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43例[J].陕西中医,2007,28(8):1064~1065.

[18]罗颖.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J].中外医疗,2009,28(10):70~71.

[19]贺春山.“强通法”治疗坐骨神经痛202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杂志,2003,22(5):52~53.

[20]谢衡辉,郑斌.刺血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3):19~20.

[21]舒丽伟,王禹.耳针配合体针治疗坐骨神经痛[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8):47~48.

[22]王儆.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1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9):24.

[23]杨常青.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45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2):121~122.

[24]谢亿芝,熊,周志红.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35例[J].四川中医,2003,21(11):95.

[25]孙方伟.腹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9):533~534.

(收稿日期:2011-07-18)

上一篇:中药热奄包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 下一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