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残卡在哪里?

时间:2022-07-05 04:16:31

信息化助残卡在哪里?

对于身处信息社会的广大残疾人来说,善用IT产品和技术可以帮他们探知新的一方天地。然而,各种障碍总会跳出来,横亘在他们与信息社会之间。

在今年的助残日上,一位年轻的残疾朋友小胡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在2002年由于车祸造成右腿残疾,从此意志消沉、自我封闭,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次偶然的机会,小胡开始上网并结识了一些有着类似遭遇的朋友。在网上,大家相互激励、相互关怀,小胡的生活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不再一蹶不振,甚至还与其中的几位谋划着成立一家面向残疾人的交流网站。

可见,信息化可以改变残疾人的生活。

新技术崭露头角

前段时间,专为视障人士寻找车站和确定车次的“盲人语音导乘”系统通过检测,盲人只要手握导盲接收机,当盲人进入公交车站区域的时候,手持终端就会自动获得站点的语音提示,能够知道附近车站以及公交车几分钟内进站等信息。

通过读屏软件以及语音合成技术,盲人还可以获取电脑屏幕以及互联网上的信息。同时,依靠语音输入方式,能够与朋友在互联网上交流。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盲用点字显示器,又名触感屏。这是一种先进的盲人读书工具,将它联接在电脑上,可以将汉字文本逐行地以盲文的凸字形式表现出来,盲人用它可以自由地“摸读”任何电脑里存的文字材料。

对于聋哑人而言,他们可以看到互联网的信息,但是却没有办法收听广播电视。不过,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一套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聋哑人广播电视同步字幕系统,只要装上这套软件,聋哑人就可以看到电视中的字幕。

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我们总能了解到一些用于残疾人的IT技术和产品的消息,但是很多残疾人却感到,他们从中得到的实惠并不多。

软硬件开发不合理

虽然市面上有一些残疾人IT辅助设备,但是致力于开发生产残疾人IT辅助设备的企业却是屈指可数,市场难以产业化,产品种类也较少。记者走访中发现,在北京的很多大型商场和超市里,残疾人专用的鼠标、键盘都无法买到,更不用说一些具备高级功能的IT辅助设备。

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许多残疾人反映,即便是一些残疾人专用的IT产品,其设计也不够合理,给他们的使用带来极大困扰。譬如,读屏软件的语音清晰度不高,很难听清楚;有的语音反应速度太慢,跟不上屏幕变化;如果将清晰度提高,反应速度又会大大下降。另外,一些盲用软件缺乏盲化设计,必须要靠键盘操作,这给盲人朋友带来了极大不便,而且快捷键也太多,用起来非常繁琐。在兼容性方面,一些盲用软件和计算机常用软件也经常存在冲突。

除此之外,很多常用的IT产品没有考虑残疾人是否适用。有位盲人朋友表示,她的MP3按键很小,位置也很接近,如果功能键上有突出的盲点就好了;有位手部残疾的朋友告诉记者,他喜欢照相,但是数码相机的按键很分散,用两只手捧着操作非常困难;一位弱视力者表示,一些软件功能很好,但是界面花花绿绿的根本看不清。

与此同时,专家指出,残疾人专用IT软硬件设备除了要考虑实用性,更应考虑性价比:残疾人是弱势群体,经济条件有限。很多残疾人都渴望通过一些辅助设备,跟正常人一样上网、看电视、听音乐、阅读书籍,但是这些产品往往过于昂贵,他们根本买不起。以点字显示器为例,我国某著名品牌的点字显示器售价就高达1万多元。

网页设计成为障碍

据中国残联信息中心主任崔慧萍介绍:2006年11月,中国残联正式开通了无障碍语音网。网站选用适合盲人专用的网站服务器端自动语音发声系统,通过定制盲人朋友感兴趣的部分社会网站栏目内容,使登录网站的盲人无需购买软件,就能轻松选听网站定制的信息。

同时,盲人协会也在其网站上为熟练使用读屏软件的盲人提供标准化设计,为弱视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大小字体转换等功能。

但是很多残疾人都告诉记者:我们想上更多的网站,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

业内人士指出,几乎所有网站都在大量使用图形、动画以及视频,网页中嵌入大量的广告,特别是弹出式广告、验证码,这些信息都不能被盲人读屏软件所读取。此外,网页的前景颜色和背景颜色之间对比不强烈,并且使用了绚丽的背景图案,这样的网站对于弱视人群来说是非常难以阅读的,

应该如何解决呢?这需要在其中加配与之对应的文本文件,才能使他们通过读屏软件听到这些图形、动画、视频的声音。除此之外,网站应该允许残疾人选择以大字体显示文字,以便视力不佳或者弱视者观看。

聋哑人与盲人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在许多有声音传送的网站,比如网络电台、语音聊天室、视频等,都没有嵌入可以将声音转变成文字的技术或软件,无形中也将他们拒之门外。

此外,一些盲人表示,各种门户信息网站能否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一下各种不同的操作输入设备,让他们也可以淋漓酣畅地上网。

IT技能有待提高

数据显示,我国有视力残疾人1233万人,其中只有1万多人能够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比例不足千分之一。一方面,是面向残疾人的IT辅助设备还不太完善;另一方面,我国残疾人的IT知识也亟需提高。虽然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中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但是很多残疾人依然缺乏必要的IT培训,对于我国8000多万残疾人来说,曾经的“十万盲人学电脑”活动仍显得太小众了些。

不仅如此,我国残联系统的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瓶颈。据崔慧萍主任介绍,大部分省级残联仍处于缺人少编状态,没有专职的人才队伍,普遍存在技术人才匮乏问题。因此,在技术支持方面往往捉襟见肘,工作难以维持和正常开展,这个问题在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

作为中国残联信息化项目的主要实施者,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福君告诉记者,当初为全国省级残联进行统计软件培训时,很多人都是从开关电脑学起,这些学员中有些是残疾人,确实存在很多的困难。

采访手记:政府应成为IT助残的榜样

不可否认,建设信息无障碍网站需要设计者花费更多的心思,需要应用更多的技术,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卖残疾人IT辅助产品可能也不太赚钱,我们可以理解部分IT企业对此反应冷淡。但是,政府绝对应该成为IT助残的榜样,并加大对残疾人信息化事业的投入。

诚然,我国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通过已建成的公众信息网和残疾人事业数据库,中国残联和各级残疾人组织对残疾人的管理和服务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政府更应做出表率。

据悉,我国信息无障碍标准体系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对残疾人保障法的修改也正在进行中,其中将加入信息无障碍等条款。

采访行将结束时,一位盲人朋友突然说:“我们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什么时候能实现信息无障碍?我很想去看看。”

那一刻,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吴穹)

上一篇:CEO来华安抚Google中国 下一篇:RFID愈挫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