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快乐作文

时间:2022-07-05 01:46:08

授之以渔,快乐作文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因比低年级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对作文存在害怕心理,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该如何写,无从下手。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自发地经常练笔,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教师要启发学生作文的愿望。”也就是说,学生既要学得开心,又要学有收获;既要学得轻松,又要学有方法。

一、联系生活,用心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渠水,泉源丰盈而不竭。”生活本身就是绚丽多彩的万花筒,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鼻子和耳朵。作文就是对生活的再现、反映和创造。孩子们的生活内涵其实是很丰富的,学校家庭中每天会发生许多事,有让他们高兴的,也有让他们难忘的,但由于他们年纪小,知识水平有限,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不懂得从生活中收集作文的材料。

为了让学生写好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特意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做游戏。学生在做《丢手绢》、《吹泡泡》这些有亲身经历的游戏中,用心体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于是“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然后松开手,像小鸟一样蹲在地上”;“大家鼓掌为他喝彩”;“我只好红着脸学了几声狗叫,大家顿时乐得哈哈大笑”;“在阳光的照射下,一个个小泡泡真像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彩球在空中飘浮着”;“同学们跑啊,追啊,笑啊,高兴极了”就在孩子们的笔下出现了。因此,我经常引导学生用眼睛“摄像”,用耳朵“录音”,用双手“复印”,用大脑想象,用心灵感受,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体验生活,让他们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的同时激发写作兴趣。

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镜头,适时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2013年冬天的一次语文课上,天气特别寒冷,孩子们在教室里瑟瑟发抖。我灵机一动,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冷,但不能出现“冷”字。一开始,学生搜肠刮肚,但只会用“寒冬腊月”、“冰天雪地”、“冻僵”等词语,并没有把他们切身的体验表达出来。于是,我耐心地启发他们:“只要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就行了。”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的耳朵冻僵了。大家笑话我:‘你的耳朵快成猪耳朵了。’”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连平时害怕写作文的学生也深有感触地说:“走在上学的路上,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这些朴实的语句,融入了学生真切的生活感受,显得格外生动。

二、学会观察,掌握方法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是对认知对象自觉的、有目的的感知,是作文的基础。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头戏,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做勤于观察、敢于发现的有心人。

首先,观察要有顺序。要教会学生常见的观察顺序,否则,写出的文章将杂乱无章。顺序观察可分为四种:一种按空间转换的顺序,从远到近,从上到下,取一个观察点观察,有时也可变化立足点;二是按内容顺序,如从整体到局部,景物到人物,主要到次要等;三是按时间顺序;四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比如指导写一种植物,我除了重视句子的表达外,还十分重视观察的顺序。我在讲台上放一盆含羞草,问:“这盆植物给你什么印象?”“很美丽。”“非常好看。”等是学生的答案,这就是“整体”。接着我问:“它美在哪里呢?你想按什么顺序观察呢?”让学生思考后分组上台观察,然后指名说出。经过这样的观察和指导,大部分学生写的段落都很有条理。

其次,观察要抓住特点,要细致。每件事物、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这就要引导学生观察时努力发现那与众不同的一点,抓住特点进行重点观察。例如写一个人的肖像时,学生总喜欢用上“弯弯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苹果似的脸蛋”等,把所有人都美化了。因此,在写《我的同学》时,我特意请一男一女两位学生站在前面,通过对比,找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点再认真观察、描述,一次观察不够再观察,直到“细致”为止。

三、凭借教材,借鉴仿写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感情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语言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课文作为学习作文的范例,懂得这“范例”是写什么?用什么方法写?按什么顺序写?边读边想,边议边练,读写结合,掌握技能。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结尾点明全文的中心。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求学习作者怎样观察?用什么方法描写,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议、写”训练,比如仿照课文的描写方法,写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它们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语言表达各不相同。老师要充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凭借教材,借鉴仿写,指导学生作文,既让他们学习了习作的方法,又明白了仿写的奥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算是及时雨。

四、注重讲评,学会欣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起步作文。“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很明显,大纲把小学生的作文定位在“练习”上。因此,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多表扬、少批评。我们应该尽量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一个精彩的片段、一句优美的句子,哪怕一个好词,都可以成为促进学生写作成功的契机和动力。老师把某些写得较好的学生作文,在班上宣读讲评,然后让学生进行评议。这样既可以使这些学生得到鼓励,又可以让其他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必须设计能激发表达欲望的写作话题,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写作。“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快乐作文。也许今天学生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片叶子,但总有一天他们会透过叶子看到繁茂的大树,甚至是森林。

上一篇: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MATLAB仿真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