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胎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复发性流产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05 10:40:15

寿胎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复发性流产临床观察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寿胎丸;地屈孕酮;黄体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疗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11.028

中图分类号:R271.942.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11-0068-02

复发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者。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除遗传因素及环境、有害物质、病毒感染、滥用药物等因素外,内分泌疾病致黄体功能不全也是造成复发性早期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已成为生殖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近3年来,笔者采用寿胎丸联合地屈孕酮对复发性早期流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妇产科门诊有复发性流产史而再次妊娠患者108例,停经时间为33~42 d。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中西药组36例,23~40岁,平均年龄28.2岁,自然流产次数2~5次;地屈孕酮组36例,21~38岁,平均年龄26.9岁,自然流产次数2~4次;黄体酮组36例,22~40岁,平均年龄27.5岁,自然流产次数2~6次。经统计学处理,3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流产次数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复发性流产诊断标准[1];②停经33~42 d;③查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证实为妊娠;④有或无先兆流产征象,妊娠后有或未出现阴道出血,或(和)腰酸、腹痛等症状和体征,检查子宫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彩超提示宫内早孕可能或见心管搏动;⑤黄体功能不全[2];⑥患者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遗传、血型不合、染色体及免疫性因素、解剖因素、感染因素、全身性疾病所致患者;②月经周期不正常、B超及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发育不良和子宫颈功能异常;③B超提示异位妊娠可能性;④丈夫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异常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中西药组 予寿胎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寿胎丸药物组

成:菟丝子12 g,桑寄生12 g,续断10 g,阿胶(烊化)10 g,黄芪15 g,党参15 g。阴虚血热合女贞子12 g、墨旱莲15 g、白芍10 g;实热加黄芩9 g、芦根12 g;气虚加山药12 g、白术10 g、升麻10 g等。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至超过以往流产时间半个月后停药。同时服用地屈孕酮片10 mg, 1次/12 h。有流产征象者地屈孕酮片单次加量至40 mg,随后10 mg,1次/8 h;症状缓解后10 mg,1次/12 h至孕14周。

1.4.2 地屈孕酮组 口服地屈孕酮片10 mg,1次/12 h。如有明显先兆流产征象单次加量至40 mg,随后10~20 mg,1次/8 h;症状缓解后再维持10 mg,1次/12 h至孕14周。

1.4.3 黄体酮组 每日肌肉注射黄体酮20 mg,出现先兆流产征象加量至60 mg,每日1次;症状缓解后再每周减量20 mg至每日20 mg维持至孕14周。

观察期间嘱患者卧床休息,禁性生活,并给予心理疏导治疗。

1.5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期间于停经6、8、10周取血查血清HCG、孕酮(P);孕8周彩超查胚芽、心管搏动情况,孕14周再次彩超胎儿发育情况。

1.6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治愈:阴道流血停止,临床症状消失,孕8周复查彩超复查胚胎存活,发育与月份相符,孕14周后继续妊娠;无效:治疗后阴道流血增多,伴下腹疼痛,宫口渐开,或孕8周复查彩超提示无胎心搏动胚胎死亡、停止发育。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各组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两两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中西药组患者中有2例孕8周前自然流产,其余均治愈;地屈孕酮组7例在孕8周前流产;黄体酮组有7例在孕8周前流产,6例在孕8~12周时胚胎停育。中西药组与黄体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于黄体功能不全造成的复发性流产,现代医学治疗主要采用黄体酮制剂,有口服、注射、阴道给药等剂型,最常用的是黄体酮注射液。用黄体酮肌肉注射或HCG辅以黄体酮肌肉注射保胎,成功率较低[4],且黄体酮肌肉注射易出现皮疹、红肿、硬结等使患者难以接受。

地屈孕酮是一种口服孕激素,是一种“逆转”孕酮,结构最近似天然孕酮,在拥有良好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口服后生物利用度高,通过改善子宫容受性抑制子宫收缩和维持宫颈机能,利于维持妊娠[5]。地屈孕酮可纠正黄体功能不足,降低妊娠头3个月流产的发病率,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地屈孕酮刺激孕酮介导的封闭因子形成,通过调节母体的免疫反应来增强其拮抗妊娠期流产的效应,增强妊娠的免疫保护作用,临床检查发现保胎成功者孕早期HCG、P水平随孕期增加呈上升趋势,而保胎失败者HCG、P水平随孕期增加无明显变化或下降[6]。

复发性流产属中医学“滑胎”范畴。中医学认为,肾主生殖,胞络者系于肾,冲任之本在肾。滑胎多因肾虚、气血虚弱、血瘀致冲任受损,胎元不固而发。其中尤以肾虚为本,故治疗应以补肾为主,应用寿胎丸加党参、黄芪为主方随症加减。其中菟丝子为君,其味辛、甘,性平,可平补肾中阴阳,补而不燥,滋而不腻,为安胎首选药物[7];党参补脾养胃、健脾益气,益后天之本以养胎;桑寄生、续断、阿胶补肾养血安胎;白术健脾和中,乃安胎圣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肾健脾益气类中药具有兴奋增强下丘脑-垂体促黄体功能,促使妊娠黄体、胎盘绒毛发育,分泌足够妊娠激素以维持妊娠[6]。

本观察结果显示,以寿胎丸为主方随症加减联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复发性流产,可以协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增强黄体功能,使治疗效果累加,显著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9.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5-357.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5-46.

[4] 王玉双,刘艳君.HCG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1):57-58.

[5] 应建波,吴国华.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1,20(15):74.

[6] 李晓琴.中西医结合治疗46例反复自然流产[J].中国临床医学,2005, 12(6):1033.

[7] 罗颂平,张玉珍.罗元恺妇科经验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92.

(收稿日期:2012-06-13,编辑:蔡德英)

上一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蟾皮中蟾蜍噻咛的含... 下一篇: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