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作业教学,还学生一片自主学习的空间

时间:2022-07-05 08:43:48

实施有效作业教学,还学生一片自主学习的空间

摘要:实施有效作业教学,不仅要做到精选作业内容,以突出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而且要注重实施分层作业,适当调控作业难度,尊重学生差异,促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切实实施有效作业,使作业真正做到“精、细、实、效”,必将成为老师们教学的执着追求。

关键词:精选;分层;有效作业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有效教学,我们往往更多地着眼于课堂教学,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凡有经验的老师都懂得,学生的“作业”环节亦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在追求高升学率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负担在逐步加重,特别是作业量问题,尤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作业量大、教师布置作业一刀切、不能兼顾各类学生,等等,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学习压力,在社会上亦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如何做到有效作业的实施”作为一个微型课题进行了研究,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初步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

一、精选作业内容,突出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

1.1实施有效作业,在选题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教师对作业的选择和编制技能。

1.为达到精选试题的目的,我们将阶段与期末测试的试题汇编成《考试试题题库》,为老师们提供选题方向以及便利,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2.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在各年级实施“三篇”章节性训练活动。

2.1.1典型题篇:本篇涉及的题目主要考查每一章的重点题型,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精选作业的内容,必须突出典型性,从大量的练习内容中筛选出最本质、最富有代表性的习题布置给学生。这样的练习,量少质高,以一当十,可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2.1.2探究篇: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反映到作业设计和布置上,就是要赋予作业以多角度、多形式以及丰富的内容,使作业呈现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开放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充满智力挑战的愉悦中完成学习任务。

2.1.3创新开放篇:本篇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题目无法穷进,千变万化。我们认为,只有具有启发性的作业才有助于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1.2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作业的范围。

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既要符合要求,又要把握时机,真正做到跳进“题海”,精选作业,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系统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业效果。

1.实施习题、试题变式编制策略,多题归一,让学生走出题海。

为了让学生从“题海”中挣脱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教师自己跳进“题海”。所以我们的教师总是手中有四、五本参考材料以供参阅,从中探寻题型并予以改编,从而拓展了老师们的思维空间。同时,减少了老师们常年进行复制、粘贴的现象,为学生开拓了新的视野,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灵活,富有激情和创造力。

2.对易错题进行归纳、研究、诊断、分析,避免重复性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作为有经验的教师经过大量的实践,应该发现,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永远是其中的20%的错题,所以将错题进行集中收集,可以为学生消除长时间、拉锯式地做重复练习题的弊端,也是对题海战术的一种彻底颠覆。

2.1.1数学组建立一本《错题记录本》,记录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和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找出与错题相关的同类题,并针对同类题进行重点练习,做到一一解决。在错题的解决方面,我们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深入分析该题误解的原因,如果是该题所属的知识点没掌握,则找出与该知识点相关的习题,对该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如果因为该题型的解题方法没掌握,则找出与之同类的题型,对解题方法进行强化解读。

2.1.2学生建立“二本”,定期复习,使错误零库存。优生建立“好题本”,对好的题目及好的解题方法、思路进行积累;中等生、学困生则建立“纠错本”或“学习反思日记”,对出错题目进行错例分析并纠错,从而使其错误越来越少,最终树立信心,跨入优秀生、中等生行列。

二、实施分层作业,调控作业难度,尊重学生差异,促学生全面发展

设计和布置作业,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作业设计,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兼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从而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促进学生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2.1由易到难,注意知识层次。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做

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从模仿到再造,做到环环相扣,拾阶而上,逐步提升;作业的设计必须系统的考虑学期、单元和课时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切记心血来潮、随意点题。让学生系统地进行训练,可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新授课时:我们布置上交作业注重目的明确,识记与理解的单一练习。教师讲完某个数学概念,规律或例题后,仅对所讲内容选编一些较简单且针对性极强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内容,题量稍大,教师要全批全改,典型题目可以进行面批。作业的选择必须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实际,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布置。每次作业力求使学生练有所得、学有所悟。在周日作业中,要充分利用《错题记录本》把本周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实施巩固练习。并利用周一进行反馈,以求好的效果。

总复习时:实行《作业系列化》,坚持量适质高、结构优化的原则。根据《考试题库》进行专题训练和模块化训练,打乱章节进行。通过作业系列化训练,使学生联想并建构解题思路,设计解题程序,把握解题要点,为正确快速解题扫清障碍、奠定基础。同时模块化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体系更加明确,应用更加得心应手。

尽人皆知,期末复习时,学生特别累,所以我们要合理分配平日学习与期末复习阶段的课外作业量。要把功夫下在平日,而非最后几周短时间的突击复习。

2.2针对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只有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和练习,才能构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授课时,我们力求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确保班级45名学生中有30名学生成为高分生。起点高,必然要顾得多,丢的少。三个年级级均是如此,我们的目标是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2.3设置台阶,放缓坡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将难度较大的练习题进行分解或给予适当的提示,系统规划,分步骤练习。针对教材重点章节或知识点,成立2-3人的命题小组,对典型例题进行适当变式处理,把知识点进行纵向挖掘,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重点知识或解题技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将每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网络或知识树,并适时将知识进行分解,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通过不断地实践,我们深切体悟到:虽然中考升学的压力愈来愈重,教学质量的追求度愈来愈高,不少老师、同学不免坠入题海,但老师们目前却已达成共识:题海战术长期实施下去,最大的恶果就是学生对教师、对学科的学习逐渐厌烦,最终导致学习的放弃,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将来的发展,因而杜绝题海战术,势在必行。我们坚信,实施有效作业,使作业真正做到“精、细、实、效”,必将成为老师们教学的执着追求。

文献参考:

1.孟娟;新课程下的作业布置 ----一种新的学习观;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4期;

2.罗赛清;科学设计学生作业 提高学生作业效率;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2001年S2期;

3.王静娴;我国中小学家庭作业价值观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上一篇:珍惜时间 绽放生命 下一篇:对外汉字笔画教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