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每日三问”活动的实践

时间:2022-07-05 07:50:03

关于班级“每日三问”活动的实践

班级活动是在班级内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集体教育的经常性形式。活动和人的发展关系已为心理学所证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对促进学生发展、加强班集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班级活动班集体建设活动效果一、活动之初存在的问题

活动之初总是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我们班的“每日三问”活动也是如此。刚开始,孩子们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把“每日三问”进行到底,可是,当最初的激情退去,孩子们便如霜打的茄子一般渐渐地蔫了。从他们稀稀落落交给我的“每日三问”中,我明显地感觉到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开始遭遇困难。

1.书面表达不够清晰自如

从二年级升到三年级,孩子们才刚刚会写一段比较完整的话,现在要他们每天拿起笔来和自己的内心交谈,对于一些孩子来讲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孩子往往只会写“今天,我努力了”“今天,我有收获”“今天,我很快乐”等肯定或否定的语句,有些甚至还写得含糊不清。

2.反思能力普遍较弱

十岁左右的孩子处于社会自我的后期与心理自我的前期,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但他们对于究竟要反思些什么以及如何反思都很含糊。比如,有个孩子在他的“每日三问”里这样写道:“今天很快就过去了,我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努力和收获,也不知道快乐还是不快乐……”有相当的一部分孩子跟这个孩子一样,对自己每天的学习、生活显得有些麻木和茫然。

3.自我评价的意识和尺度比较模糊

孩子们每天都要扪心自问:“我努力了吗?我有收获吗?我快乐吗?”这就意味着他们每天都要从这三个方面反观、反省自我,他们要对自我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然而正因为他们的反思能力还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所以他们自我评价的意识也相对比较弱。他们大都生活在老师或家长的评价中,他们还不能完全自主地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此时尽管绝大多数的孩子心中已经模模糊糊有了自己的尺度,但是当他们拿起这把本来就模模糊糊的“尺子”去衡量自己的时候,相对一部分孩子就感到了困惑和茫然。而缺乏合理的、激励性的自我评价,个体也就很难从自身汲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内在的精神动力。

二、改进措施

1.帮助孩子们清晰自如地表达

孩子们一时写不清楚的,我就先听他们说一说,然后再指导他们把所说的写下了;孩子们暂时写得不够好的,我就帮助他们改一改。

2.引导孩子们在反思中学会反思

孩子们写“每日三问”时是在反观反省自我,而事实上,反思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点点滴滴。因此,我结合着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不断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去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例如,一堂课结束时,我会问问孩子们,这节课有没有管好自己的脑子?有没有一些收获或疑问?一道题做完后,问问他们有没有别的解题方法?那种方法最好?我积极引导孩子们在反思中学会反思,而且还努力使反思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和自觉行动。

3.用心灵对话的方式提升和完善孩子们自我评价的尺度

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同样,我们也不能以成人的“尺子”去代替孩子的“尺子”、对孩子们内心的那把“尺子”而言,我们要做的不是刻意的锻造和打磨,而应是一种心灵的呼唤,一种合乎人性的触动。因此,自从我们班的“每日三问”活动开展以来,每天我都在用心阅读并且回应着孩子们内心的声音。

三、具体活动

困难,我们顶住了。前面似乎已经豁然开朗。可是一段时间以后,我的内心又隐隐约约地升腾起这样的一种担忧:任何一种活动,特别是为期较长的活动,当一切都已经成为习惯,当最初的活动精神渐渐淡去,活动就很容易退化成一种形式,甚至异化成一种负担。我们班的“每日三问”会不会遭遇此类的结果?我忧心忡忡。古人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班的“每日三问”的“活水”又在哪里?我开始苦苦思索。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更重要的是为不断激活活动本身的精神,围绕着“每日三问”,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给“每日三问”取名,并试着说说取名的理由

一听说要给“每日三问”取名,孩子们都非常兴奋。他们兴致勃勃地以前的“每日三问”,沉浸在一种甜美的回忆和思索当中。他们给“每日三问”取的名字五花八门,而取名的理由也各不相同。

孩子们取名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对“每日三问”的一种反思和期盼,这再次激起了他们心里兴奋的火花。这以后,很多孩子每换一个本子就会把“每日三问”的名字郑重其事地写在封面上,有的还在旁边配上精美的插图。

2.全班友好交流“每日三问”

“我把心敞开,你把心敞开,我们都把心敞开,我们是快乐的一家人。痛苦,我们共同承担;快乐我们一起分享……”活动伊始,我有意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场白。于是,孩子们在我的情感渲染引导下,纷纷拿着自己的“每日三问”开始互相传阅。孩子们互相传阅“每日三问”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他们之间的一次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那一句真心的赞美,那一声由衷的羡慕,那一次善意的批评等都是孩子们来自内心的波澜和震撼。而这些来自同伴的声音是亲切的、温馨的,因而也是深入人心的。

3.读名人传记,写一则自己的格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管我们已经远离了英雄主义教育的年代,我们已经无需再用那些英雄或名人的生活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度,但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些伟大的人物身上汲取丰富的营养,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心中原有的那些尺度。接着我又趁热打铁地组织他们创写一则勉励自己的格言,孩子们欣然允诺。孩子们自己创写的格言,尽管有些略带粗糙,但也同样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敲响的鼓点,也是他们内心自己燃起的火把,因而这必将深深地、长久地激励着孩子的心灵。

四、结语

我和孩子们用努力和不懈兑现了当初要将“每日三问”进行到底的诺言。现在,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反思,习惯了在一天的学习即将结束时,静下心来和自己的内心交谈。而我也习惯了每日和他们平等、真诚的心灵对话,并且我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只想着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长者、智者。我是他们的同路人,我们一起昂首走向生命的高处。因此,“每日三问”既是孩子们自己选择、自己评价、自己记录的“成长记录”,同时又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精神之旅。

在每天的扪心自问中,孩子们的心灵一点点地苏醒、成长。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自己,他们用自己的“尺子”衡量自己,他们在对自己的反观和反省中一次次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他们不断创造且享受着自身生命的价值。而在这过程中,他们的书面表达日益准确、流畅,他们内心的“尺子”日益清晰、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日益丰富、高尚。

上一篇:科学设定班级奋斗目标 下一篇:不可轻视阅读教学中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