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新找到改革的基本思路

时间:2022-07-05 07:34:13

中国重新找到改革的基本思路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新一轮改革值得期许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会有哪些影响?

第一,这一轮改革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中国经济经过了多轮改革,经济运行的很多矛盾到今天仍然没有解决,这些矛盾恐怕已经超越了经济领域。比如:很多经济纠纷需要司法体系来解决,但是现在司法体系过多依赖于地方行政。这轮改革将是全面改革,从法治、司法体系到医疗、文化、教育,甚至到互联网,各种领域的改革会全面铺开。

第二,这轮改革的力度值得我们期待。聚集了10年的改革力量,一直都没有迸发出来。非常客观地讲,全社会的焦点过去10年并没有放在改革上面,过去10年改革的步伐是有所放缓的。现在各种改革的能量聚集,共识已经达成,三中全会全部用来讨论改革这个议题,决心是非常大的。

第三,改革的方式本身就在改革。过去10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顶层设计,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从实践上讲,顶层设计往往变成顶层争论,顶层争论变成顶层搁置、议而不决,丧失了改革的机遇。改革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不可能想得很清楚,只能是因地制宜,只能发挥基层的创造性,一点点去做。新一轮改革特点,将会是重新找到改革的基本思路,发挥基层创造力,让基层去探索,让企业去探索。

具体改革的方面,我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值得期待。国有企业改革,我预期会有一些重要的改革原则、一些大的方针推出来。金融领域的改革相对而言讨论比较成熟,利率市场化,在各个银行已经搞了。汇率的市场化也逐步形成。

值得期待的还有财政上的改革,如何能够给地方政府形成一系列、可长期维系的财源,而不是靠土地出让,不是靠临时性的收入,这也值得期待。所以新一轮改革非常值得我们企业家朋友们不断关注,尤其要关注各个地方政府,各个部门如何落实改革的原则。

未来经济走势如何

未来两到三年的增长速度,可能比起2013年还会有一定的放缓,而不是像以往的改革那样,一说改革马上就经济过热。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历史上超高速增长,所形成的一些淤积的问题,这些淤积的问题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而经济体制改革又跟这个调整过程是完全同步的、完全同向的。

中国经济结构变迁已经形成,在未来两三年将会加快。现在蓝领工人的工资增长速度已经比GDP增长速度要快,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成本已经提高,这个趋势还会发展。其原因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基本上转移殆尽。所以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劳动用工成本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会比GDP增长速度快,可支配收入主要来自于工资,占GDP的比重会提高。因此,从2007年开始,整个社会消费的比重上升,同时出口企业运营会越来越困难,做进口的企业相对而言日子好过些。

部分产业将会有重组的压力。基于目前的研究,从2013年开始,资金紧张的局面可能会延续下去,因为金融体制出现变化。现在银行不搞贷款了,搞理财了。理财是银行体系外的存款,把一部分存款转成理财产品的话,银行存款马上会少一截。所以银行产生货币的机制在放缓,整个社会货币存量增长速度2012年出现了一定下滑,2013年还会下滑,这不是坏事。呼吁多年的金融结构改革已经拉开序幕。金融体系结构调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金从超级宽松变成一定紧张的过程。有存款的老百姓很幸福,终于迎来了一个实际利率;对企业而言,对银行而言将会面临挑战。

国际形势将会比较复杂。发达国家经济确实有一定的恢复。欧洲现在已经是贸易逆差了,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在这个恢复的过程中,也会带来欧元升值的压力。新兴市场国家碰到困难,经济将会出现一个比较痛苦的、较长的调整期。美国经济情况是私人企业非常好,实体经济非常棒,有能源的革命,有生物医疗产品的创新,很厉害。但是美国的问题是政治已然高度分化,政治上的争斗会给正常的宏观经济运作造成冲击,势必影响美国金融市场,对汇率也有影响。中国人民币汇率,从本质上讲,我们已经基本调整到位,但是国际形势依然复杂,美元和美国的债券在波动,使得人民币总体汇率还会升值。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是对方的问题。

给中国企业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一定要关注中国经济自身的区域性。中国经济在不同区域的相对比重正在变迁,中国的人口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布局正在变迁,而这种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驱动的,是老百姓自己选择的,而不是政府规划选出来的。所以企业家要去研究哪些地方经济还会涨得比较快,哪些地方经济会相对萎缩,企业一定要按这个趋势走,才能够获得未来的商机。

第二个建议,一定要高度关注国际市场。我高度认同到欧洲投资的建议,欧洲尤其是目前被认为不好的地区,比如:意大利,它情况其实很好,意大利北部企业很有竞争力,意大利公共财政的情况没有那么糟糕。印度、巴西等地方,未来几年经济增长会有困难,金融上也有一定困难,这本身也蕴藏着一些投资的机遇。

第三个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请大家关注新产业。有一大批实际上利润率很高、技术含量很高、大家不太了解的产业,这些产业是下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金库。比如:维生素、汽车的很多关键部件、柴油机的高压供轨等。你稍微突破一点,回报就非常高。

老企业“去世”不是坏事,关键是新企业能不能兴起;技术落后不是坏事,关键是能不能一点点往下改。未来几年经济结构会调整,改革会深化,但是商业机会一定还是存在的,它们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不断探索的、积极乐观的企业家朋友们。

上一篇:制造业新格局的全球智慧 下一篇:城镇化振兴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