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意见

时间:2022-07-05 05:12:09

【前言】校园文化建设意见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普及、深化、巩固、提高”。普及就是要解决当前个别学校思想麻木、行动迟缓的问题,让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亮点;巩固就是在...

校园文化建设意见

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各学校: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的目标,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当前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自“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初步构建起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格局。二是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在绿化美化的基础上注重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初步实现了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三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让课程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四是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发挥教师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五是大力开展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用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六是重视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搭建舞台。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呈现出典型引领、整体推进、由显性文化向隐性文化深化的良好发展态势。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我市教育工作的一个亮点,得到了教育部、教育厅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但是从全市范围来看,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全市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发展还不平衡,部分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研究规划和实施力度还不够;还存在盲目模仿、形式雷同的现象,城乡学校之间,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学校之间,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明显;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仍停留在物质层面和活动层面,还没有深入到精神文化建设的层面。

二、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普及、深化、巩固、提高”。普及就是要解决当前个别学校思想麻木、行动迟缓的问题,让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亮点;巩固就是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遵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规律,工作要有计划性和持续性;深化就是不能满足于校园环境等显性文化建设,要将重点转移到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隐性文化建设上来;提高就是在普及、深化、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用优秀校园文化凝聚人、塑造人、激励人、启迪人。

三、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坚持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建设和谐、优美、富有教育意义和校本特色的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学校要让校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成为学生怡情砺志的乐园。在环境文化建设中,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突出环境文化的特色。各学校应该从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历史传统出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科学规划并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环境文化,达到环境与学生、环境与教育的和谐统一;二是提升环境文化的思想内涵。学校的环境文化应该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核心理念和主体价值观,学校要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将学校抽象的核心精神与理念转化为具体的、个性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视觉形象,展现学校的良好的形象,激发师生的活力,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

(二)坚持人本思想和严格管理相结合,建设科学规范、民主高效的制度文化

制度本身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好的教育制度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教育思想得以贯彻、人格健全发展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做到严格管理,规范有序。二是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运行机制,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赞赏、激励、沟通、引导、支持等人性化的管理手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从教的幸福。三是要坚持正面引导、教育为主的原则。学校是教育人塑造人的地方,要把管理和思想认知、激发动机、情感内化、有效激励结合起来,使制度文化为教育人、培养人服务。四是学校管理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自律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养成自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的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建设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张扬学生个性为核心。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要重点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建立有效课堂。要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让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舞台,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是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要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开拓思路,开发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探究兴趣的校本课程,使其成为促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有效载体,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三是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全面实施“六个一工程”: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要让学生分别学会一门艺术技能、擅长一项体育活动、获得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留下一件值得回忆的作品、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一项社区公益活动。开展“六个一工程”要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并在阶段性学业结束时,由学校对每一名学生做出评价,评价要将过程性评价和标志性发展绩效相结合,评价结果要记入学生升学档案。四是继续开展先进文化“六进校园”活动。在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党的“十七大”精神宣传教育,同时,要注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对多元文化的融合,要把先进思想理念、现代科技知识、先进人物(事迹)、优秀影像刊物、优秀剧目、国际交流引进校园活动。让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坚持师德与师能相结合,建设健康高雅、务实进取的教师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文化起着引领作用。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因此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文化:一是要强化师德教育。各单位要按照总书记“四点希望”的要求,广泛开展有利于促进师德认知、激发师德情感、培养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强化师德教育的生动性、实效性。二是将师德培训作为新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引导教师感悟教师职业的使命和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升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三是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实施教师健康工程。要通过开展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调整工作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健康的体魄、愉悦的心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五)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凝练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深层次的文化,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坚持和弘扬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提炼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并由此透射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憾力,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的校风、老师以敬业为乐的教风、学生以成才为志的学风。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校园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校长的责任意识。校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成为校园文化的研究者、发现者、培植者和引领者,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对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每一名校长都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自己重大的科研课题认真研究,要善于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自己的教育理想相结合,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引导广大师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不断凝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昂扬向上的学风、教风、校风和学校精神。

(二)进一步健全由校长牵头的工作责任制。学校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岗位,落实到每一个师生员工,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做到组织领导真正到位,计划安排和各项措施真正到位,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要把文化建设,放到教育工作的整体格局中,作为优化育人工作的重点加以认识,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校园文化建设基础比较好的学校,要重点帮助他们总结提高,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认真整改。

(四)建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定期表彰和观摩交流制度。市教育局每两年将评选表彰一次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并将每年十月份确定为*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观摩交流月,届时将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现场观摩和交流学习活动,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上一篇:电磁驱动现象教案 下一篇:牛顿第二定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