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5 01:57:36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患儿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按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成氯胺酮复合咪唑(A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B组)。观察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丙泊酚复合芬太尼(B组)麻醉用于小儿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并发症少,效果优于氯胺酮复合咪唑(A组)的麻醉。

【关键词】氯胺酮;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效果

1.1一般资料选择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年龄1-8岁,体重10-30kg。术前签署麻醉同意书,将病人随机分成2组。氯胺酮复合咪唑(A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B组)各30例,两组患儿年龄,身高,体重AS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手术当日晨禁食6min,禁饮4min,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02mg/kg。患儿在手术室等待区肌注氯胺酮5mg/kg,基础麻醉后开放静脉通道。入室后即监测基础血压,心率,麻醉全程常规吸氧,用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前垫高肩背,保持头后仰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面罩吸氧(3-5)L/min,备负压吸引器。A组手术开始缓慢静注氯胺酮1.5mg/kg,咪唑0.15mg/kg,每间隔10-15min追加氯胺酮1.5mg/kg,手术结束10min停止给药。B组手术开始缓慢静注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5mg/kg,继之用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注速(6-9)ml/kg・h-1,术中根据心率血压及时调整注药速度并及时进行有效的上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再次给予芬太尼。手术结束3min停止给药。

1.3观察项目术中观察血压MBP,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抑制情况及苏醒情况。同时观察术中有无体动反应及及时出现反应,以及苏醒期有无呼吸抑制,躁动,恶心,呕吐。

2结果

一般资料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肌注氯胺酮5所有患儿均在5后入睡。两组患儿术中全程面罩吸氧,氧饱和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A组平均动脉压MBP在术中升高,心率HR增快,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氯胺酮对中枢系统有特异的抑制和兴奋双重选择作用 ,是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1]。由于氯胺酮给药方便,镇痛作用强,副作用少,因而常用于小儿手术[2]。但是氯胺酮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精神上的躁动不安的不良反应,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很大,表现为高血压,心率快,导致出血多,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兴奋躁动瞻望等。单纯用氯胺酮往往达不到手术要求,需多次给药。需联合用药增加麻醉效果,咪达唑仑具有良好的抗焦虑,镇静遗忘作用但与丙泊酚相比,对循环的影响小,诱导起效慢,个别小儿用药后有精神症状[3]。丙泊酚以其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清醒,易于控制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用于麻醉的诱导和维持。芬太尼是强的阿片类镇痛药,其循环稳定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对小儿手术的麻醉要求;要求品具有诱导快,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尽量缩短小儿脱离监护人的时间特点。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患儿在5分钟内进入满意的麻醉状态,均能在30分钟内苏醒。在小儿手术麻醉中具有起效快,术中麻醉稳定,苏醒快,苏醒期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符合小儿手术麻醉要求,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柏銮,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75-481.

[2]王若松,主编,静脉麻醉与药物输注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05-112.

[3]刘鲲鹏,廖旭,薛富善.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J].药物临床研究与应用,2005,(7):454-457.

上一篇:西比灵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下一篇: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