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时间:2022-07-05 12:59:00

浅析称谓语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摘 要: 称谓是在人类社会中用来对特定人际关系和身份角色的称呼,称谓是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化和思维及交际方式。而每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称谓上也就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称谓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本文将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的差异,并以此来探微两种语言各自承载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称谓语 中西文的差异 汉英对比

一、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一)血缘关系亲属称谓的差异

中国的亲属称谓词语中血亲(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与姻亲(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属)、宗族(父系亲属)与非宗族(母系亲属)之间有非常严格的区分。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是没有这样的划分。如下表:

从表格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比较繁多、驳杂,英语则相对简单、明了。

(二)非血缘关系亲属称谓的差异

非血缘关系亲属称谓具有模拟亲属称谓的性质,也是亲属称谓语的一种泛化现象,主要是称呼那些没有血缘和姻亲关系的人,表示对他人的亲切与尊敬,还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家国同构”、“集体主义”的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习惯把个人看做是集体的一个部分。因此,亲属称谓的泛化在汉语里非常普遍。根据年龄、身份、场合等不同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称谓词语,比如“阿姨”是用来敬称母亲辈且年纪比母亲小的女性年长者,我们可以称她为:阿姨(姓+阿姨,姓+姨)或者是职业类名+阿姨,如“售货员阿姨”等;另外,像“大爷”、“大叔”、“大姐”、“小妹”这样的词使用得也非常广泛,这些词都非常有助于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使接下去的谈话更加顺畅。

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泛化现象就远不及汉语的普遍,有些较为传统的家庭可能会将“uncle”和“aunt”来称呼非亲属成员,例如,“aunt Sarah”、“uncle Michael”等;有时一些被大家广泛熟知的称呼被泛指为一类群体,比如“Uncle Tom”就是由于《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一书的流传,在近些年已变成了那些被指责投靠白人的非裔美国人的绰号。但在英语中,非亲属成员之间还是很少使用亲属称谓来互相称呼对方,小孩子见到了认识的人多半是直呼其名,而遇到不认识的人一般都会说“女士”、“先生”。

(三)亲属称谓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封建制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封建家长制使父权成为家庭中的主导力量,并维系着整个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保护着家族的荣誉。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家族的和睦与繁荣做出适当的牺牲,是每一位成员的义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格的等级制度,长幼有序、内外有别,人们之间不存在平等。而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是国家的集中统治。此外,古老的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固定模式,男人成为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在称谓上父系与母系有着严格的区分;而且农耕生活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为了能让自己在年老之后可以从繁重的农耕劳作中解脱出来,“儿子”在家庭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是人们在面对衰老而产生恐惧时的巨大安慰。由于对家庭的看重,中国人非常期待“人丁兴旺”的庞大家族,几代人同住的大家庭长期以来都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四世或五世同堂也是中国人心中最理想的家庭模式。

而英语国家经历希腊的古典民主、法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启蒙运动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洗礼后,有着强烈的自由平等和法制的意识。再加上开放型的海洋文明,整个民族都非常强调张扬主体个性,追求人格独立,强调个人主义;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附着于某个集体,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要受到大家的尊重。英美国家较早进入工业社会,他们的血缘关系意识淡薄,工业革命后核心家庭观念盛行,更倾向于小家庭,大多数是以两代人组成的家庭为核心;不像中国人追求“人丁兴旺”,他们的家庭成员相对较少。因此,英语中的亲属称谓非常简单,也不像汉语区分得那么明细。

二、非亲属称谓的差异

(一)通用称谓语的差异

通用称谓语指的是指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同一个社会集团内成员的称谓语。汉语里的通用称谓语很多都经历过一系列的历史演变,且种类很多,比如现代汉语中“同志”一词,起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团体内部成员互称“同志”,后来共产党引用这一称呼并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同志”就广泛地应用在称呼陌生人的情境中,但随着香港人把“同性恋者”称为“同志”,使用的频率也就逐渐下降,现在人们已经很少用到这个词。再如“小姐”,过去是指大户人家还没出嫁的女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它浓厚的“封建资产阶级”色彩而逐渐消失,等到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小姐”,“小姐”也就成为“”的委婉称呼了,大家也就开始慎用这个称谓。另外,汉语中还有非常丰富的尊称和谦称,尊称如对父母称高堂;称别人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别人的兄妹为令郎、令爱等,谦称如称自己鄙人、不才、晚生等。

而英语中的通用称谓语就要简单得多主要有Mr.(先生),Miss(小姐),Mrs(夫人或太太,主要指已经结婚的妇女),Ms(在不确定对方婚姻状况时替换Mrs使用)等,在这些尊称后面直接加姓,不论对方的地位和职业都可以用。此外,还有“Sir”(先生)和“Madam”(女士)一般是不加姓氏单独使用。现代英语中几乎没有谦称,而尊称也主要是在跟王室、贵族说话用到,如Majesty(陛下)与His,Her或者Your连用作为对君主的尊称;Highness(殿下)与His,Her或Your连用,用来称呼王子(亲王)或公主(王妃)。

(二)姓名称谓语的差异

汉语中姓名称谓往往根据说话双方亲疏程度及地位、年龄等的不同,对于同一个人可能会有好几种称呼,比如人们可以说“老/小张”或“张老”。另外,可直接称呼“姓+名”,或只称“名”,还可以“姓/名/姓名+称谓词”,这三种不同的称法带有不同的感彩,可以看出对话双方是怎样的社会关系。

英语与汉语姓名称谓最大的不同是汉语是“姓+名”而英语是“名+姓”,除此之外,英语中“名”的使用相当广泛,除了平辈之间可以使用,婆媳之间、师生之间,甚至孩子对长辈也可以称“名”,以此来表现对对方的亲切感情。一般初次见面或表示尊敬也会用姓来称呼,称呼全名的情况较少,如在生气或者是很严肃的场合才会使用全称。与称谓词搭配时,也只能是“称谓词+姓”,没有“称谓词+名”这样的模式。

(三)职位头衔称谓的差异

这类的称谓在汉英两种语言里差异显著。汉语中关于头衔的称谓种类繁多、使用普遍且用法很有讲究。在古代,职衔称谓主要集中在官职上,职官的称谓几乎与字、号等称谓同样通行,如“杜工部(杜甫)”、“韩吏部(韩愈)”、“柳柳州(柳宗元)”,在诗文中也屡见不鲜,如“始见张京兆,宜居汉近臣”里“张京兆”就是职衔称谓。而在现代汉语中,涉及的职位更加广泛,职衔称谓大致可分为三种:(1)姓+职称(学衔、职衔)如:“李教授”、“王经理”等;(2)姓+头衔,如:“赵博士”、“张将军”等;(3)姓+职务,如:“胡主席”、“钱所长”等;(4)姓+职业:如:“徐医生”、“江老师”等。这些职衔还可以单独使用,甚至在一定环境中可以泛称,比如,在学校里若不知道对方职位的时候,即使是行政人员也可以称为老师;在医院,即使对方不是大夫,称其为大夫也行得通。

而在说英语的国家中,头衔性的称谓使用范围非常有限,一般只用于皇族、宗教人士、政府上层、法律界或军界。而且与汉语相反,它是衔称+姓氏/教名,如President Obama(奥巴马总统),Queen Elizabeth(伊丽莎白女王)等。除此之外,在学术界,Doctor(博士)和Professor(教授)的头衔称谓使用比较普遍,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姓氏相结合使用,同样也是放在姓氏的前面,而其他一般的职务都直接称姓名,或加上“先生/女士”。

(四)非亲属称谓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把恢复周礼视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为仁,而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在约束人们行为举止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卑尊人”是评价他人礼貌与否的重要准则,这就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习惯刻意地贬抑自己,抬高他人,这也造成了汉语中尊称和谦称特别繁多的原因。另外,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国家组织就有了高度的发展,官职设置名目繁多且周密,而随着封建社会高度的发展,官职系统也就更加成熟。在高度集中的君权统治下,严格的等级制度,盛行,职衔就显得尤为重要,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

而在英语国家对自由、平等的追求由来已久,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个人主义风行,法律制度完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体,所以英语里几乎没有尊称和谦称。依照欧洲的历史传统,封建时代对国家的统治占主导地位的是宗教政治,教皇相比较国王有更至高无上的权威,而且很多欧洲国家,比如英国仍旧保留王室贵族,因此英语中的头衔称谓多集中在宗教和皇族成员身上。

三、结语

称谓词是社会发展人与人交际过程中的产物,汉英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的社会性质,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思维模式、宗法观念、伦理道德,自然也就会有称谓词上的巨大差异。而且中国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汉语中的称谓词也出现了很多变化,我们更应该去粗存精,帮助整个汉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夏.称谓与文化――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汉语称谓词语[J].清华大学学报,2005.

[2]肖丽梅.文化角度下汉英亲属称谓语差异对比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3.

[3]胡明扬.汉语礼仪用语及其文化内涵[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4]汪克慧.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文化透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查实践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对学生作文立意问题的分析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