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68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04 11:14:20

中西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68例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355-02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病例68例,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为中西药结合组,34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消渴丸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西药治疗组,34例,常规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情况并进行比较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91.2%,显效率7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显效率6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字】中西药结合;糖尿病;临床观察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免疫、微生物感染等因素导致机体内的糖、蛋白质、脂肪等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特点,典型病例可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病情控制不好可有肾、眼、足、微血管等病变的严重并发症[1]。因此,为探究新的治疗和预防方法,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的研究,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T2DM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所有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即中西药结合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5年;对照组即西医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1-8年,平均年龄为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二甲双胍治疗,3次/d,每次0.25~0.5 g,三餐后口服;加上中医药结合治疗:服用消渴丸,主要成分为黄芪、地黄、天花粉和格列本脲,于餐前半小时口服,每次 5 ~ 10丸,3 次/d。

对照组仅采用单纯西药二甲双胍治疗,3次/d,每次0.25~0.5 g,三餐后口服。二组均给予一致的常规运动、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指导、护理常规。

2.2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治疗糖尿病临床指导原则》疗效标准[2]。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率采用百分比表示,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3 结果

两组间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情况,见下表。

表: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情况比较

上一篇:中药治疗月经量少 下一篇:高频彩超诊断12例女婴卵巢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