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时间:2022-07-04 08:27:31

浅析我国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摘要:信息权是金融消费者进行金融消费的前提,也是金融消费者其他权益实现的基础。然而,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金融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其信息权也时常受到侵害。因此,必须加强对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的保护。当前,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通过确立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强化金融服务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加强政府和消费者组织的信息披露责任;建立便捷的投诉与受理机制等措施来完善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 金融消费者信息权 信息披露义务

一、金融消费者信息权概述

金融消费者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大主体了,并且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体系中,并无专门的法律对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在金融消费者的众多权益中,信息权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关于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的法律保护问题惊醒探讨。

在金融市场领域,金融消费者的信息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享有获知与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相关信息的权利,包括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的内容、相关的金融法规、金融消费风险等。金融服务者必须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金融信息,不得隐瞒、误导、欺诈消费者。

在金融消费市场中,由于金融商品与服务的专业化、技术化和复杂化的特质日趋明显,金融消费者越来越难以了解相关信息的确切含义,无法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使得金融市场上的信息出现了不对称。因此,有必要对金融消费者的信息权予以法律保护。

二、我国关于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的保护现状

(一) 法律制度缺失

我国目前有关金融消费者信息相关的法律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等基本法律, 也有相关部委制定的一些规章。总的来说, 我国目前尚无明确规定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的法律,也没有明确的保护制度。唯一的例外是《刑法修正案(七)》将金融机构非法对外提供信息的行为列为犯罪。但刑法作为一种利益保护的最后手段,能保护的只是少数受到极其恶劣的侵犯的金融消费者的信息权,绝大多数尚不足以处以刑罚的侵犯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的行为就处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可依的状态。

(二) 金融消费者信息权被侵害严重

目前, 由于缺乏法律制约, 存在着大量的金融消费者信息权被侵犯的情形。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是发卡银行把金融消费者的信息擅自提供给其他经营者。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擅自把金融消费者信息提供给他人。三是金融机构的服务系统不完善而导致的金融消费者信息被扩散的情形。四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失误而使金融消费者信息权被侵犯。

(三) 金融消费者信息权救济手段缺乏

金融机构系统内部鲜见为消费者设置程序完备的投诉、维权、解决争议机制。或者即使设有,也存在其层次不高、影响不够、服务意识不强的现实弊病,不得已,消费者多数借助媒体、等外部途径加以解决。如2002年发生于上海的《提前还贷取消违约金案》一案,消费者最后成为赢家是借助于媒体的力量。 长期以来,我国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依赖的是行业监管,即“一行三会”的分业模式。可是,随着金融业务的交叉与创新、综合化经营发展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界限日益模糊,以机构作为监管区分的做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实践中极易导致相同性质、相同类型的金融商品,在不同的金融行业内适用的法律规范宽严不一的结果。 并且,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往往与被监管对象是上下级或者通过多年的业务往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关系,这是造成监管不力的真正症结所在,如果监管措施过严,力度过大,那么,最后的结果只是政府各部门的利益之争。这样就导致了监管缺位、监管逃逸的现象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监督功能的实现。如在证监会,多年以来,一直有一套非透明制度,但是,其目的在于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并非是一个为了消费者利益而受理投诉、调查和纠纷的应对机制,根本不能全方位实现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所以,金融消费者发生纠纷后,只得转而走向诉讼道路。但据法院人士透露,源于专业性和取证难度过大等原因,金融消费者胜诉比例并不高,并且,诉讼时消费者要承担取证、举证的成本远远高于诉讼后的收益。如上,我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形成的的现状是“消法不保、诉讼难赢、金融消费者成弱势群体”。

三、我国金融消费者信息权法律保护制度的构建

(一)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赋予金融消费者信息权

我国应当顺应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潮流,转变立法理念,确立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强化对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的保护。首先,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法律地位,赋予金融消费者以信息权。这样有助于在基本法律层面给予金融消费者信息权以相应的法律保障,有利于金融消费者获知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的真实情况,消除金融服务者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次,金融监管立法应当树立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理念,借鉴英美等国家的做法,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作为金融监管的目标,明确金融监管机构在保护金融消费者信息权方面的法律职责。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业的透明度

拓宽信息披露的途径,采用多种方式,网上、报纸等,使消费者能够及时获得;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做到全面、准确和持续。对必须公开的信息,予以强制性的规定,特别是对消费者不利的可能承担风险的应做到说明、告知义务。对信息披露的格式进行规范,便于消费者进行比较、选择。

(三)建立便捷的投诉与受理机制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和金融行业自律体制都未对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的投诉设置相应的受理机制,这往往导致金融消费者将信息权纠纷直接诉诸法院,使得金融服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激化,不利于纠纷的解决。为有效的解决纠纷,笔者认为,我国应构建以下投诉与受理机制: 第一,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程序,为信息权受到损害的金融消费者提供协商机制; 第二,在金融行业协会中设立专门的处理消费者投诉机构,依照相应的处理程序,解决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权纠纷;第三,在金融监管机构内部设立专门的受理消费者投诉的部门。

注释:

[1]邢会强 :《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新思路》,《现代法学》2009年第9期。案情:2002 年,在央行连续加息、个人提前还贷骤增的背景下,住房贷款的借款人纷纷开始提前还款。对此,上海八家银行经协商决定:提前还贷须交违约金。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媒体、律师、消费者协会、学者纷纷指责这一决定;商业银行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有人指出 :这是银行强加于客户的“霸王条款”。在各方面的压力下,银行方面最后放弃了违约金。

[2]何颖:《金融消费者刍议》,《金融法苑》2008年第2期。

[3]陈颖婷:《消法不保、诉讼难赢 、金融消费者成弱势群体》,《上海法治报》2010年12月7日。

[4]李瑞娟,燕慧娟:《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法律思考》,载《法治社会》2011年01期,第105页

参考文献:

[1]邢会强.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新思路[J] .现代法学,2009年第9期

[2]何颖.金融消费者刍议[J] .金融法苑,2008年第2期

[3]陈颖婷.消法不保、诉讼难赢 、金融消费者成弱势群体[J] .上海法治报,2010年12月7日

[4]李瑞娟,燕慧娟.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法律思考[J].法治社会,2011年01期

上一篇:浅析国际法院在处理国际争端中存在的问题及完... 下一篇:浅议扒窃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