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评价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2-07-04 06:35:26

浅谈教学评价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激励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功能、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落实。高效地利用教学评价的前提是能够深度地认识教学评价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课堂变化快会出现很多不可预测的事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存在很大差异,教学上容易出现不好控制的局面,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评价,对以后的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后面的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下面作者就从教学评价的分类、教学评价理念的转变、教学评价的作用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评价的分类

1.诊断性评价

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2.形成性评价

指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一个单元或新概念、新技能的教学初步完成后进行。这类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每个学生在本阶段学习中已经掌握和为顺利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应当掌握的内容,并帮助每个学生学会那些本应掌握而尚未掌握的要点。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侧重于教学的改进和不断完善。

3.总结性评价

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都属于这种评价,总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作出全面鉴定,区分出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作出评定。

二、教学评价理念的转变

1.重视形成性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可以围绕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多方面展开,着眼于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根据任务要求分析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工具有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合理应用工具有效表达信息的能力,对活动过程中相关信息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协作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

2.灵活应用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自评与互评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要侧重肯定每个人的进步,善意地指出不足,避免人身攻击和泄私愤。忌讨论不透急于开评、煮夹生饭;忌把教师的意见、少数人的意见强加于全体学生,对特别落后的,要强调其跟以前比有哪些进步,以增强其自信心;表现突出的,要鼓励他们自找不足、超越自我。学生自评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等的评价。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自评的水平,在教学中,介绍一些有关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进行一些学习风格、思维习惯等知识的介绍,让学生确认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思维方式,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行为,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在互评中,我认为评价的目的是指出对方的优缺点,促进对方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时,不能只要求学生简单说个等级,更要要求他们说说为什么,要让被评的人心服口服。其次,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应只看他有没有掌握,还要看到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败的勇气,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评价的内容。最后,教育学生互评时要公正、公平。

三、教学评价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

1.对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计划规定的学校培养目标,各科《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是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它们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具体活动实现的。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性与指挥性,通过评价目标的引导,指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目标和应达到的程度。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教师随时了解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同时也可以发现教师在教中所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的教不断调整与改进,学生的学不断强化与提高。教师利用评价的结果可以明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方式是否有效、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状况,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馈

通过教学评价,学生可以有机会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学习的程度如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好,还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差。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评价是多元化的,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及教学结果进行有效评价的判断,通过评价来比较与区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学习能力,从而鉴定学生水平,以便于教师与学生制订教与学的计划,有效落实教学。

3.强化激励作用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教师和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共评,被评价者通过评价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通过评价使师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扬长避短,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促使师生共同发展。

4.有利于端正教学思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进行全面检查,并予以价值上的判断。它的目的不在于区分学生学业成绩的等级差别,而在于测评每个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除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判断外,还要评价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因而有利于社会、家庭、学校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克服目前存在的只重智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课堂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评价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地制定评价标准和恰当地使用评价方式,能积极地发挥评价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上一篇:谈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下一篇:全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教研室(教研中心、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