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时间:2022-07-04 01:55:56

浅析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摘 要:党的四代领导核心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的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党的领导人审时度势,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而做出的战略选择,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区域经济;四代领导核心;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许多国家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我国由于自然、历史和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尤为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积极探索,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

一、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均衡的发展战略

(一) 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提出并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时代背景。旧中国留下的工业70%以上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而占国土面积88%的中西部地区基本上没有真正的现代工业。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我国发展经济必须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中西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但白然资源禀赋丰厚,具有发展资源型产业的天然优势,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布局的重点优势区域。

(二) 政策与措施。

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均衡布局,重点发展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时,指出:“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也没有犯大的错误,只是最近几年,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对它的发展不那么十分注重了。这要改变一下。”①

(三) 政策效应。

近30年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中国的工业空间分布及其结构实现了相对平衡的发展,在西部内陆地区建立了一批各种门类的现代工业区和工业区配套的新兴城市,初步改变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为西部地区发展奠定了工业基础,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

二、邓小平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非均衡的发展战略

(一) 时代背景。

针对均衡发展战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并实施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时代背景。一是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准确把握。邓小思历史,认识到我国地域辽阔,总体经济实力不足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可能实现全国同时同步共同富裕。三是区位优势发生变化。东部地区拥有便利的对外开放条件以及历史形成的较好的经济基础,从而应该成为率先改革开放的重点区域。

(二) 政策与措施。

邓小平在《中央要有权威》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发展思想。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②改革开放具体政策措施体现在区域关系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开放政策向东部倾斜。国家率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到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创办了四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开辟了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沿海开放地带;二是优惠政策向东部倾斜。国家从财政、税收、信贷和投资等方面给予了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

(三) 政策效应。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30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寻求一条经济实力较弱、人口众多、发展差距较大的国家的超常规发展道路。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相当了不起的成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过努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资源配置由原来的行政分配逐步过渡到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2亿元上升到⒛10年的近40万亿元。三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1998年间,中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15.9倍。” ③

三、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一) 时代背景。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

(二) 政策与措施。

在充分总结以前区域经济政策与实践的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对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开始酝酿,在1999年国家提出并开始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主要内容有四个:一是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二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西部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四是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 政策效应。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实践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应该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仍然偏小,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些薄弱环节依然很突出,新暴露出来的民族问题等严重困扰着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东西部差距还在继续拉大。”④

四、对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演进:统筹区域发展

(一) 时代背景。

继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并涌现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以及中共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部地区成了“被遗忘的区域”,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

(二) 政策与措施。

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整体战略部署。实行符合各地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的区域发展战略,体现了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截至2009年,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五年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重点民生问题逐步解决,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实践证明,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决策是及时的、正确的。

(三)政策效应。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统筹区域发展,中央在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先后提出并实施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四大区域的重大战略举措,形成了一整套有机结合的统一的区域整体发展战略。但是,“四大区域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只是相对范围较大的地域框架,我国基于比较优势与市场关联的区域发展共同体远远没有形成,各个区域内部的发展亟待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再上新的台阶。”⑤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自然形态的国家,地区差异性比较大,导致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党的四代领导核心一直致力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策略。尽管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看到各项发展战略纷纷付诸实施,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缩小地区差距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不懈追求。可以说,我国区域经济正朝着均衡协调的方向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①《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79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8

③张永丽,李国政。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走向【J】改革与战咯。2012

年第1期

④⑤豆建民。区域经济理论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2期

上一篇:CFG复合地基褥垫层对地基作用影响研究 下一篇:简析建筑施工管理安全问题与绿色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