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院大型设备的配置

时间:2022-07-04 10:27:51

浅谈基层医院大型设备的配置

[摘要] 该文将医疗单位中购买设备这一经常性业务作为一项工程项目来考虑处理,立意较新。实践证明可以大大减少购置设备的盲目性。使购置的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增加效益。使设备购置纳入正确化轨道提供了难得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 设备工程;项目后评价;预防性维修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一些高等医院和上层医院不断更新医疗设备,医疗设备也向大型化、数字化、高精密化发展。在医疗设备的配置上,高等医院、上层医院不同于基层医院,它们除了治疗高难病症以外,还有科学研究及教学等任务,而基层医院的业务以治疗一般常见疾病为主,兼少量教学任务,这就造成了基层医院在选购医疗设备时与大型医院的不同。大型医院在选购时一般资金都较为雄厚,首先考虑的不是价格及成本回收方面的问题,而是需要当今世界这个领域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尤其是用于科研方面的仪器设备,如果单纯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可能永远也回收不来成本,但由于特殊需要所以仍然选择技术最先进,知名度最高的产品,而基层医院的资金来源一般都比较困难,基本上都是专款专用,有些甚至是贷款或集资来的,所以要求必须做到精打细算,买回来后物尽其用,以尽快的速度收回成本,发挥应用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卫生部门对等级医院设备方面的要求,对基层医院大型设备的购置,提出了“设备工程”的概念,愿与同行共商碓。设备工程即现代设备管理,由设备规划工程及设备维修工程两部分组成。现将我们在工作中从事设备工程的程序提供给大家。

1 立项

基层医院在购置设备时应首先根据自己医院的情况,由使用科室、管理部门对该项目进行分行,结合周围医院情况,就诊患者情况、医疗水平、医务人员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看是否应该上该项目,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增加效益,应上多大规模。机房、操作人员及水、电等方面的设施能否达到要求。都应仔细调查研究,充分考虑,方可立项。

2 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包括的内容较多,除了以上各方面外,还要充分论证项目在本院是否真正可行。包括:科学性、实用性、通用性、必要性及资金回收率等。主要考虑该项目在本院是否确实可行,是否确有必要投资,附近周围医院有无此项目;效益如何,本院在上该项目时有哪些优越条件,资金来源如何解决,如何归还,多长时间可收回成本,最好做经济效益预测。根据上年度本院转外院该项目检查(治疗)人数预测年回收率:年回收率=上年转出人数×收费标准

总投资×100%其中,总投资应为各类投资包括利息的总和。收费标准可能由于检查医院不同而不同,也可能由于检查(治疗)项目不同有所差别,实际计算时分子应为按权相加的和。

3 设备选型

选型是购置设备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选型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3.1 可操作性 首先应派员进行调研与考察,参加大型的医疗设备展览会,到同等医院或已具有选型意向设备的医院进行考察。也可提前派员进修,选型时应充分听取进修人员的意见。因为他们毕竟真正操用过机器对所选设备的性能有较直观的了解,对该设备的可操作性有较多认识。

3.2 系列性 对于同一种设备,应选相同公司的相同品牌,以使形成系列化。有利于辅属设备的配套及备件更换。例如,内窥镜如果都选OLMPUS,选通用型冷光源。这样就可以共用电视系统、治疗系统(电刀)等设备,不会出现一台镜子必须配自己设备的割据局面,造成资源浪费。

3.3 通用性 选型时应选知名度较高的大家都熟悉的产品。这样既便于与其他医院的协作,又便于设备维修,有故障时可得到一次性解决,备件也易购得。

3.4 稳定性 应选择经临床使用反映较好的产品。最好亲自到已使用过该产品的上级医院(较一般基层医院使用得早)了解情况,摸清该产品的优秀性及使用稳定程度。

3.5 先进性 一般应选目前同类产品中较先进的型号为主,并给发展留有一定余地,不至于买回来不久就落后而被淘汰。

3.6 实用性 购买的设备必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必须突出目前医院急需的项目。避免进来设备主功能不行而附带一些华而不实的辅助功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 设备定购

定购意味着定立合同,实施到位。依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必须由法人代表签字、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技术问题,主要应仔细检查各项目是否齐全,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要求,还应考虑运输及设备到位,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问题。另外还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维修及零备件供应。有时还应考虑易耗品材料的供应。包括保修和维修。一般保修范围为1 a。1 a内厂家免去一切费用保修整机。主机及主要部件一般保修3 a或更长。保修期内出现故障,保修期自故障出现之时往后顺延。维修包括大修、中修及一般故障维修。各种价格、费用及零配件供应均应在合同中明确注明,以使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5 验收、使用

设备到位后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分为数量验收和质量验收。数量验收由库管人员看包装是否完好,设备外观是否破损,再依据装箱单及资料所提供的配套设施数据进行认真清点做到逐个对应,万无一失。质量验收由使用单位技术人员依据行业标准及临床要求进行实际操用验收,逐项检查各技术参数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必要时请技术监督部门或商检人员同时进行。使用前必须由厂家安装调试人员对使用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合格后由厂方签署上机操用合格证,方可上机操作。没有操作证的人员一律不允许上机操作。持有操作合格证的人员操作失误造成故障由厂方负责。使用人员在使用中应认真做好使用记录。对使用中设备的各项技术数据(如X光机中的mA值、kV值等)均应真实完整地记录。对使用记录应完好保存以便于查证。每开一次机及每调整一次技术参数均应认真填写,对使用过程中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做详细记录,并采取应急措施。设备发生故障时,应认真记录设备发生故障时的故障现象,以及发生过程(如冒烟、打火等)及目前状况均应一一书写清楚。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在维护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以避免故障扩大化。

6 项目后评价

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对该设备工程进行评价,以便检验该项目立项是否正确实际应用是否可行。

6.1 首先计算单项设备年经济效益 年经济效益=年总收费-年总支出

设备总额×100%;总支出包括:设备折旧费,各种材料消耗、人员工资,各种维修费用,备件费用及贷款或集资利息。

6.2 年资金回资率 年资金回收率=年纯收入

总投资×100%;计算后进行再分析:本年度盈在哪里,亏在哪里,应从哪方面降低成本,应从哪项提高效益,充分挖掘设备潜力。从以上讨论不难看出将购买设备这一经常性业务,作为一项较大工程项目来看待,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资金投入的盲目性和选型的主观性,也可以较大发挥设备的作用,提高使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裘定心,陈丕基,舒服.招投标采购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疗装备,2004(9):12?13.

[2] 钱英,张尤仁.招标文件中技术参数和配置要求的编制方法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3(3):148?149.

[3] 罗军.EAM在医院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5(1).

上一篇:关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区域物流资源整合 下一篇: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徐变应力仿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