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7-04 08:57:32

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目前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普遍存在求气派,弃自然,求形式,弃内容的误区。幼儿园只有充分挖掘资源,科学合理地准备丰富、适宜的物质材料,注重幼儿参与创设环境过程的体验,创设适宜幼儿,让其主动参与创设具有创造性和教育性的物质环境,才能真正做到环境为幼儿服务,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主动创设;物质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各种活动。然而在具体的环境创设过程中,由于创设目的的盲目性,创设内容缺乏整体性,忽视幼儿主体性等因素,导致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存在种种误区。

一、目前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存在的误区

1.一流的设施是衡量幼儿园好坏的标准。幼儿园之间存在竞相攀比的趋势,一味追求高档的进口玩具、器具或装饰品来吸引家长,一些幼儿园以豪华装修来显示财力,所以在创设环境时将大量的人力、财力花在如何装修得豪华和购买高档的设施上,幼儿园向宾馆化发展。

2.破坏原有的一些自然资源。如将缓坡推为平地铺上塑胶地砖,将树砍了放置高档的大型玩具,清理了所有的石头等等,将幼儿园创设得一尘不染。

3.教师是环境创设的主体。教师忽略幼儿的特点及教育意义,一般采用照抄照搬、东拼西凑等方式来选择创设环境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随意创设,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是给家长和孩子们欣赏的,不需要结合孩子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蕴含教育意义。环境创设甚至成为一部分教师之间互相竞争的载体。所以造成环境内容单一、形式多变,没有主体性,给人一种不系统、不协调的感觉。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是“使幼儿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身心获得和谐发展”。为孩子创设舒适、优良的物质环境无可厚非,但过分地注重外在的精致、美观和安全,让幼儿远离自然,这就间接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忽略了幼儿主体性,与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相违背。

二、让幼儿成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人

1.师幼合作,共同创设。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利用各种教育契机为幼儿提供环境创设的机会,将教育内容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与幼儿密切合作,共同创设富有创造性和教育意义的物质环境。通过幼儿集体构思、游戏、调查、制作使其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意识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人人出谋划策,人人都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真正增强了任务意识和有目的地学习知识的意识,增强分工、合作、讨论、决策的能力和创造、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过程,体验成功。长期以来,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虽然经过教师按照自己的喜好精心打造,但因为环境的创设没有幼儿的自主参与,缺乏幼儿的特点,所以这样的环境常常难以引起幼儿共鸣。要让孩子们喜欢幼儿园的环境,教师首先要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激发幼儿创设环境的欲望,积极参与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让幼儿学会自主创造,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进行《快乐的夏天》教学之前,教师先让幼儿了解夏天的特征,引导幼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怎样创设具有夏天特征的教育环境,教师再从幼儿的讨论中梳理出思路,最后根据幼儿的思路按小组布置任务。于是师、幼齐动手,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动手动脑,在操作过程中,幼儿之间互相配合,相互探讨,创造出充满夏季色彩、富有创造性且多姿多彩的绘画和手工作品。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之后会对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成功感,有利于激发幼儿充分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会更加爱护珍惜环境。

3.家园共建,丰富材料。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一个师幼互动、生生互动、家园互动的过程,丰富环境创设的材料,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是很重要的。教师应经常引导幼儿和家长结合每个不同的教育主题,在家长自愿的情况下出谋划策,并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来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教育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操作材料,使幼儿能随时随地地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物质环境的创设决不是自然、自发或教师随意设置的,而是创设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结合教育目标让幼儿主动参与,师幼共同精心创设有利于他们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和综合教育的物质环境,从而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艺术 下一篇:通过“四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