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梨树县发展棚膜蔬菜产业的有效措施

时间:2022-07-03 03:53:37

浅谈梨树县发展棚膜蔬菜产业的有效措施

摘 要:本文立足梨树县棚膜蔬菜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在深入走访农户调查研究的前提下,对梨树县棚膜蔬菜产业发展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同时根据蔬菜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客观地提出了发展棚膜蔬菜产业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梨树;棚膜蔬菜产业;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1 梨树县棚膜蔬菜产业基础

梨树县棚膜蔬菜产业,主要分布在梨树镇、喇嘛甸镇、十家堡镇、小城子镇等中部乡镇,主要种植品种以九月青豆角、黄瓜、西红柿、青椒、韭菜、芹菜为主。为了使我县棚膜蔬菜产业再登上新台阶,我们走访了以上部分乡镇及从事棚膜蔬菜产业的农户,调查了目前我县棚膜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产业效益和市场前景。据我们调查统计,扣除种子、肥料、农药、人工等成本费用,1000m2大棚蔬菜平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1000m2温室蔬菜年收入3万元左右。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加之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民的积极性非常高,棚膜蔬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到2012年末,全县棚膜蔬菜产业面积达到2467hm2,产量35.2t,产值10.4亿元。其中,高标准棚膜蔬菜园区达到150个。

2 梨树县发展棚膜蔬菜产业优势

梨树县发展棚膜蔬菜产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雄厚的物资基础、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和可靠的组织保证。

2.1 地理区位优势

102线国道、铁路、高速公路都在梨树县境内穿越,为生产、销售、运输等创造了有利条件;梨树县近依四平市,东邻公主岭和长春市,西连辽宁省,市场空间广阔;全县有16万农户,房前屋后是建温室大棚的好场所,可以变闲散地为生产用地;如果每户在院落都建1栋棚室,那么全县就又增加了2hm2的生产面积;梨树县地下水源充足,水井设备齐全,为发展棚膜蔬菜产业奠定了浇灌基础。

2.2 生产实践优势

梨树县棚膜蔬菜生产起步早,规模大,基础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涌现出大批棚膜蔬菜生产专业村、屯、户。到2012年底,全县棚膜蔬菜生产专业村达到13个,棚膜蔬菜生产专业屯38个,棚膜生产专业户3500个;全县已建棚膜园区150个,这些先进力量和生产典型必将引领和推动棚膜蔬菜产业的发展。

2.3 管理机构优势

我们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园艺特产管理体系,县里有专职机构,即县园艺特产管理总站;乡镇有多种经营办公室;全县有园艺特产管理人员215名,在这些管理人员中有正高级研究员5人,高级农艺师10人,农艺师30人,农民技术员110人。

3 梨树县发展棚膜蔬菜产业的有效措施

3.1 围绕“四个建立”,开辟棚膜蔬菜产业发展新领域

3.1.1 围绕交通要道,建立沿路棚膜蔬菜产业带

在102线两侧的蔡家镇、郭家店镇和十家堡镇的村屯,在“四孤线”两侧的梨树镇、白山乡和榆树台镇的村屯,在“梨喇线”两侧的梨树镇、喇嘛甸镇的村屯开发建设棚膜蔬菜优势产业带。

3.1.2 围绕中心城镇,建立环城棚膜蔬菜产业圈

利用中心城镇人口集中和企事业单位多、消费量大的拉力,紧紧围绕四平市区和梨树、小城子、榆树台、郭家店等中心城镇开发建设环城绿色棚膜蔬菜产业示范园。

3.1.3 围绕千家万户,建立庭院棚膜蔬菜产业群

大力挖掘千家万户房前屋后的潜力,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在全县村屯院落全面开发建设庭院高效棚膜蔬菜产业群。

3.1.4 围绕水利设施,建立井旁棚膜蔬菜产业区

在水资源充足、灌溉设施多的梨树、蔡家、泉眼岭、四棵树、喇嘛甸等乡镇,建立井旁棚膜蔬菜产业区。

3.2 强化“三个突出”,构筑棚膜蔬菜产业发展新优势

3.2.1 突出规模化,全面抓好高标准棚膜蔬菜产业园区建设

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生产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兴建各具特色的高效棚膜蔬菜产业园区。

3.2.2 突出标准化,大力搞好棚膜无公害蔬菜生产

继续实施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在梨树、十家堡、喇嘛甸、泉眼岭、郭家店、小城子等六个乡镇建设棚膜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不断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扩大无公害蔬菜产业规模,提高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

3.2.3 突出品牌化,积极做好棚膜蔬菜新品种的引进

打造蔬菜品牌,创新产品名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以质取胜;积极优化品种结构,引进新品种,推陈出新,以新取胜;大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实行产品包装上市、净菜上市、加工上市,促进产品转化增值,以效取胜。

3.3 做好“四个服务”,营造棚膜蔬菜产业发展新氛围

3.3.1 强化组织服务,推动棚膜蔬菜产业发展

建立机构进行推动,各乡镇都要配备专业人员,强化职能,为棚膜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召开会议进行发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发展棚膜蔬菜产业;宣传引导进行鼓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发展棚膜蔬菜产业的重要意义,让农民早知道,早发展,早受益;培育典型进行带动,善于发现典型,积极扶持典型,充分发挥典型“辐射源”的作用,带动全县棚膜蔬菜产业的发展。

3.3.2 强化政策服务,扶持棚膜蔬菜产业发展

资金倾斜,通过银行贷款、项目投资、社会融资、股份集资和招商引资等形式,广开财源,筹措资金,满足棚膜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物资倾斜,确保棚膜蔬菜生产用电、用水和所需物质。

3.3.3 强化技术服务,指导棚膜蔬菜产业发展

科技培训到位,采取办班培训领着学,现场培训把手教,分段培训常指导,资料培训早知道等形式进行培训;技术指导到田,一方面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及时答疑解难,另一方面进村入户,走棚串地,长期巡“诊”就“医”;再次,技术推广到户,向农户推广棚膜蔬菜生产新技术,引进蔬菜新品种。

3.3.4 强化销售服务,促进棚膜蔬菜产业发展

建立绿色通道,对从事运输车辆,在营运中,公安、交通、工商等有关部门,不准拦截和收费;扩大订单面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发信息,找客商,扩大订单生产面积,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菜农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强网络销售,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促进销售。

作者简介:吴淑红(1968-),女,农艺师,专科。主要从事园艺特产业的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等工作。

上一篇:外来有害生物黄顶菊的种群覆盖度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芒果春季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