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绘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运用探讨

时间:2022-07-03 09:43:32

数字化测绘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运用探讨

摘要:数字化测绘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测量方式,其技术本身也日渐成熟。本文阐述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优点及趋势,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地籍测量;应用;城镇

1地籍数字化测绘的有关概念

地籍,主要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用途(如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文件、表册和图件等形式表示出来,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地籍测绘则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一系列测绘活动地籍测绘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测量技术与土地法学的综合应用,即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权利的测绘,是一种法定的行为,区别于普通测绘,其包括:地籍控制、地籍要素测绘、地籍调查、动态监测与更新等,而要素测绘往往包括界址点等细部测量和地物点的碎部测量,并绘制地籍图和土地的面积量算。城镇地籍数字化测绘技术无非就是通过数字化测绘从事一系列关于城镇地籍测绘活动的技术,其工作流程可以概括为:技术设计[1、地籍调查属性信息录入;2、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图根加密]地籍碎部测量编绘地籍图计算机数据处理建立宗地信息库[1、生成宗地图;2、街坊街道面积汇总;]建立地籍库根据需要输出成果。

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2.1地籍调查

城镇地籍调查包括初始调查和变更调查,涉及权属、房产、税收和管线地籍等方面。以宗地为单位,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宗地占地界线(界址线)位置、占地面积及四者关系等基本情况的调查属于土地权属调查的范畴,也是地籍调查的核心。进行权属调查时要清晰地填写地籍表,保证相邻宗地符合指界条件的指界人现场指界,而且签名盖章后双方无争议。同时利用属性软件工具录入属性信息到具有完整的土地权属信息表格的数字测绘系统等数据库软件,形成土地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为后续工作保留珍贵的资料,可根据需要以街道、街坊为单位进行文件的储存。地籍调查时要绘制宗地关系图,此时需要注意尽量选择大比例尺,或局部放大比例尺,增加注记的空间,之后按从北向南,从西向东或按“弓”型原则预编地籍号。

2.2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

2.2.1城镇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开展地籍碎(细)部测量首先要建立具有精确平面坐标值的平面控制网点,而建立控制网主要用GPS RTK和配套的随机数据处理软件,加上快速动态定位的方式来完成。

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一般是建立在基本控制测量基础上,在委托方许可而没有已知首级控制网或受设备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则可采用假设坐标。地籍控制测量分一、二级,根据《城市测量规范》分5″、8″、1 2″三级,5″级必须在四等点以上点进行控制,精度高的点可建立精度低的控制网。

平面控制点埋石点密度要求:1:500分幅图≥3个,1:1000、1:2000分幅图≥4个,各埋石点等级控制点均应作好点之记,并绘制控制网略图。

布设一、二级控制点后,必须根据需要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和各种交会测量等方法利用测距符合导线(困难地区可布设二级图根导线或支导线)加密一定数量的图根控制点(12″)作为地籍测量图的控制点。但必须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布设图根导线全长一般≤1.5km,12条边,二级一般≤1km,支导线≤3条边,长度<1/3倍符合导线长,并需测左右角、距离往返测,圆周角闭合差≤40″,平差采用计算机来完成,诸如南方CASS系列测绘成图软件均备有相应的平差工具,而且可以显示导线精度,将成果汇总到数据库,完成后可以街坊为单位进行储存,供成图展绘控制点调用。

2.2.2城镇地籍碎(细)部量

城镇地籍的碎(细)部测量一般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或配合南方CASS系列软件直接进行测图。采用草图方式时:可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绘制记录界址点之间的关系和编号,然后回到内业展绘所测量的数据,利用CASS所附带的地形地物符号,对照草图连接测点点号绘制成图。当然也可用电子手簿现场记录或内业编辑地形地物编码和编号,通过CASS软件自动绘制地籍图。界址点、碎部测量要考虑测点所处的位置,开阔空旷等通视条件好的测点,可直接用全站仪或GPS RTK进行测量记录,而那些隐蔽不易测量的点,可用结合解析法、交会法或RTK的方式来获取测量数据,当然也可采用全站仪无棱镜激光对边测量的方法来获取两点间的距离。但需要强调的是,内业数据处理或成图时,要仔细检查对照宗地关系图、宗地草图有无错漏之处,并及时加以修改或补测,比如房屋的层数与结构、单位名称、道路与河流名称等等的错漏,必要时可将图临时打印一份,拿着该图用钢尺等简易工具跟现场进行比对审核。

另外一个就是原有白纸城镇地籍图的扫描跟踪矢量数字化问题,其主要是从图形文件中抓出各界址点、地物点的坐标数据,并编辑对应的宗地号,读取各宗地信息,形成以街坊为单位,并生成宗地图的实体文件进行存储,建立完整的地籍数据库。

2.3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

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工作之后就可以建立一个包含有宗地属性、界址点坐标地物点坐标、宗地数据、宗地面积、街坊、街道分类面积数据统计等数据信息库内容的完整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宗地数据信息库是每一个宗地的界址线信息及各种地物的数据信息,即界址线及各种地物是由哪些点构成的信息库;宗地面积数据库则包含宗地占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其通过坐标解析法,实地量距计算法和图上量算法进行计算,坐标解析法是常用的方法,其主要是对任意多边形利用三角面积求算法求取精确的面积值。当前很多数字测绘系统等数据库软件一般都是运用坐标解析法对宗地面积数据库中各项面积进行计算,求得宗地内各种面积值,进而建立精确的宗地面积数据库的。街坊、街道分类面积数据统计一般是通过坐标计算,进而通过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街坊面积的计算汇总,最后按街道对街坊面积进行分类统计获取街道面积统计表的,为确保精度,常可运用公式:进行精度分析。通过信息系统相应的模块,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按面积平差的原则进行面积量算、面积平差、面积汇总等工作;在检核无误的情况下利用JSGISI.O软件的功能生成所需的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汇总表、土地面积分类表等图表文件等等。

至此,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已经建立。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地籍测绘的数字化、现代化,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测绘成本高、环节多、精度低、重复工作量大等不利因素。但是,城镇地籍信息的土地数量、地类、地权、及房产情况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为保持城镇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常常需要对城镇地籍资料进行修正,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动态监测与更新,更新后的宗地号按原街坊内最大号续编,原号作废,而界址点编号采用同样方式。但要注意对同一区域界线范围内的宗地分割或合并前后的面积之和要相等。

3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优点

3.1自动化程度高

采用全站仪在野外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存储,并可直接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绘图,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后续信息管理工作。

3.2精度高

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对界址点或地物点的数据采集精度,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微机数据处理、面积统计、自动绘图等,其误差对地籍测量成果的影响都很小。

3.3整体性强

采用解析法测定点位坐标依据的是测量控制点。当测区整体控制网一旦建立,就可以在整个测区内的任何位置进行实测和分组作业,成果可靠性强,精度均匀一致,并且便于检查和及时恢复被损坏的界址点。

4数字化地籍测量应用方向

数字化测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其地籍信息完整地覆盖每一个区域,在所形成的数字图形上详细记载每块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基本情况,包括权属、数量、质量、权利、用途、性质等基本信息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它不但为实现土地的经济价值、保护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服务,还为政府部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土地管理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宏观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结语

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于城镇地籍测量,主要是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提高了外业工作的效率,使内业工作时间大大缩短,软件合理地把测量内外业结合起来,使测绘工作变得更加轻松,满足了城镇建设的要求,同时也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1]詹长根.地籍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

[2]杨长江.地形数字化测绘中的几点思考[J].北京:测绘通报.2004(4)

上一篇:关于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硅铁煤气洗涤水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