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权利不容忽视

时间:2022-07-03 09:32:36

记者权利不容忽视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闻活动对社会生活全方位的介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频频发生。记者常常在正常采访活动中受到被采访对象或有关当事人的百般阻挠,甚至遭受裸的暴力殴打。记者的权利该如何维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新闻记者 记者权利 保护

有关学者认为:“在世界范围内,新闻记者被认为是仅次于工兵、警察之后的最危险职业。”[1]从《重庆商报》女记者罗侠因拒绝陪酒而遭暴打,到《中国贸易报》山西记者站聘用记者兰成长被黑心矿主殴打致死,记者被打几乎算不上什么新闻。原因很简单,因为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也正是因为记者身负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对社会的批评监督意识,记者经常在采访过程中受阻,甚至是遭到人身攻击。记者被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恰恰说明记者这一职业的荣耀,因为与资本媾和、向权力献媚、与丑恶沆瀣一气的记者是不会被打的。凡是被打的,多是因舆论监督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曝光了一些人的丑恶行径。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暴露了新闻工作者采访工作的艰辛与苦涩。作为公众人物的记者该如何保护自身合法的采访权和人身安全,从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舆论监督权,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以下我就谈谈应如何保护记者权利。

一、呼吁新闻立法

所谓的新闻法,是指成文法,即通过人大审议在全国颁布施行的法律条文。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正式立法,即还没有哪一部法律是专门写出来规范我国的新闻传播活动的。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和人大代表多次呼吁制定新闻法,但实际上,我国已经有大量的新闻法规,在宪法、民法、行政法等中都有对新闻传播的相关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可见,言论自由与对政府的“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另外,在2009年2月10日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在新闻会上宣布:从2月25日起,全国范围内将统一换发新版记者证。与2003年版记者证不同,新版记者证除保障新闻记者在交通、通讯、住宿等方面的优先外,增加了“各级人民政府应为持本证进行采访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的内容,确保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权益得到保障。不可否认,对于记者证这一条内容的增加,确实是对媒体客观公正的采访报道和依法进行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保障,也是为适应《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为保障新闻机构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事件依法享有的知情权、采访权、报道权、批评权和监督权的。但是,从2009年2月至今,仍有许多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被打、被抓、被捕,甚至是被杀。2009年10月7日下午,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的齐海华、陈鹏飞两位记者到合肥肥东新城开发区双龙商务大酒店,采访前一日发生在该酒店的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齐海华遭到该酒店董事长、总经理陈发清等人严重殴打,致其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和右髌骨骨折,摄像机被狂徒们在锅炉房内烧毁。2010年3月11日,两名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新闻现场》的记者在陪同消费者向奶粉销售商“讨说法”的过程中,被销售商不问青红皂白,迎头便是一顿痛打,其中的女记者更是伤势严重。本来,记者合法正当的采访是希望为受害者讨回一个公道,为公众提供最起码的知情权,然而,不仅“无可奉告”之类的词频频出现,舆论监督和批评建议还未展开,就连自身的人身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记者“无冕之王”的地位屡遭动摇,无故被打实属冤枉。然而由于现行法律的缺陷,新闻记者被打后往往只能通过人身伤害等理由来诉诸法律,这就跟普通的人身伤害事件性质一致。其实记者在采访中被打的时候,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记者个人利益受到伤害,而是整个公众的利益――受众的知情权受到伤害。记者的采访权利得不到保障,记者就不能把真实客观的信息准确传达给读者、观众,公众就无法知道事情的真相。[2]所以,拒绝新闻采访或者是使用暴力拒绝记者合理采访的人,侵犯的不仅是记者作为自然人所理应拥有的生命权或健康权,而且侵犯了记者这个职业本身的采访权,也就是对于公众来说的知情权。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系统的新闻法以保障新闻媒体的采访权、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等,还没有适当的方法制裁侵害采访权的违法行为。实际上,这些权利也是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和批评建议权的延伸。保护记者的权益从一定角度来说,也就是保护了公众的合法权益。因此,呼吁新闻立法刻不容缓。相信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信息的公开与办公的透明化程度不断提高,保障新闻媒体合法采访权的法律法规将日趋完善。

二、宣传媒体采访权

采访权来源于宪法对于公民表达自由的保护,采访是指为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和访问活动,采访权则是指记者可以通过一切正当的手段自由地采访新闻的权利。这一权利意味着记者有权采访一切人,有权采访一切事,有权出入各种场所,有权运用各种采访技术和采访手段。[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有知情权,它是法律赋予公众的权利,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公众知情权主要依靠媒体来实现,而记者的采访权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知情权的。然而,由于人们对社会赋予新闻记者采访的某些特殊权利关系的不理解,记者采访权受到侵害的事件经常发生。因此,媒体要加大力度宣传媒体的采访权,增强公众对媒体采访权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三、合理运用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就是新闻记者不暴露身份、不讲明目的的采访方法,这是同公开采访相对而言的。这种采访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暗察私访,是掌握真实情况的一种特殊手段。[4]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记者对于通过正常渠道无法获得的新闻素材,常常运用隐性采访的方式来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它的优点在于:采访活动是自然的,采访到的材料是真实可信的,有的能成为确凿可靠的证据。[5]尤其是采访一些带有批评性、揭露性的或是涉及有争议的报道,利用隐性采访的方式,不仅可以使被采访对象说真话,防止对方有准备地伪造事实、弄虚作假,报道最真的事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记者的采访权和人身安全,维护公众对于真相的知情权。但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的同时应注意采访工具应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在采访过程中秉着公正、真实、善意、适度的原则,在不泄密、不侵权的前提下合理进行。

四、增强记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记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提高自己自身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及新闻业务的学习,能熟练运用各项法律法规。在报道中,要尽可能多地收集素材,增加报道的真实性。要巧妙运用中性词汇,尽量避免感彩太浓的词语,禁止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应时刻牢记新闻报道的是客观事实,真实才是新闻的生命,并且能在实际的新闻采访活动中做到游刃有余。这样既可以提高媒体的权威性,增强可信度,又可以避免因侵权而引起的新闻纠纷或新闻官司。其次,这种自我保护还表现在记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对于有争议或是批评性报道,在平时单独的采访活动中,记者在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和切身防范,以保证在顺利采访的同时,人身安全不受侵害。当然,一旦发现自己报道有失误,应及时主动地更正,以挽回不良影响。最后,记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还表现为对于职业的无私无畏精神。记者在进行社会舆论监督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阻挠、威胁、诬告、人身攻击或是事后的打击报复。这就需要记者在自身报道站得住脚的时候,勇于在公开报道中署上自己真实的姓名,表现出作为记者的无私无畏的职业精神。这对批评对象本身就是一种震慑作用,长此以往,媒体的公信力提升,受到更多公众的关注和信赖,这也是记者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3]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第二版:109,108.

[2]方昌林记者被打与新闻维权.新闻世界,2004.2.

[4][5]周胜林.高级新闻采访与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第三版:21,25.第三版:21,25.

上一篇:高考英语阅读解题策略思路整合 下一篇:口译资格认证考试与口译课程听说一体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