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饥饿营销时代

时间:2022-07-03 03:21:30

后饥饿营销时代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后饥饿时代,饿肚子的方法还能勾起多少人的食欲,的确值得画上问号。

在乔帮主和雷军之后,微软也试图把持“粮仓”,导演了一出饥饿营销的“一九四二”。

2012年10月26日凌晨,微软中国与苏宁电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七城市同步进行Surface全球首发。购机第一人可以获得微软大中华区总裁贺乐赋与苏宁总裁金明在首台销售产品上的共同签名。

来自北京的陈先生成为全球首个拥有Surface产品的顾客。据了解,这位抢购快手在苏宁门前排了30个小时的队。

微软在产品上市之初的火热造势和保密态度,让人不禁联想到曾经苹果的饥饿营销范儿。但实际上,Surface在第四季度的销售业绩,并未突破其预期的130万台的销售目标,所谓的“限购政策”也坚持了不到1个月就废止了。

在后饥饿营销时代,让粉丝饿肚子的营销招数还有价值吗?

“饥饿营销是一个伪命题。”惯用“饥荒”和“限量”造势的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这样解释饥饿营销的怪圈。“有货压着不卖意味着什么?频繁断货会给消费者带来坏的体验,对哪个公司来说都是违反商业逻辑的。一般来说,小米手机的供货周期是3~4个月。也就是说,在一台手机制造好的前4个月,就要把货款支付给零件供应商。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货流通得越快越好。”

尽管雷军如是说,“小米从来都缺货”似乎已经成为了“米粉”的固有印象。在2012年11月19日开放的第二轮抢购中,10万台手机在2分29秒内便被抢购一空,平均1秒售出671台。2012年12月10日上午,雷军在微博上表示:“我打算固定下来:每周五中午12点,小米手机开放购买,那天有多少货就出多少货。小米2产能提升中,这个月估计会超过50万台,下个月争取过百万。”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小米2的“艰难”面世,让消费者颇为动心并且虐心,饥饿营销的阴影仍然若隐若现。

与小米同期叫板的还有10月29日高调亮相的华为“神秘手机”。一经上市,华为商城官方微博便打出了“真正的发烧从不等待”的口号,不过购买了这款手机的网友们很快发现,华为虽然没有像小米一样限制购买数量,但发货速度却异常迟缓。这让华为也陷入饥饿营销的怀疑与猜测中,销量却未见爆棚。

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饥饿营销的本质是利用“物以稀为贵”与消费者实现心理共鸣,拉长整个销售周期。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后饥饿时代,饿肚子的方法能勾起多少人的食欲,的确值得画上问号。

上一篇:殊途同归 不涨都难 下一篇:“像太外公丰子恺一样心怀小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