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做、考”,提升汽车整形技术教学水平

时间:2022-07-03 02:41:21

基于“教、学、做、考”,提升汽车整形技术教学水平

摘 要: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也遇到了挑战。“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弊端和不足,“教、学、做、考”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激励与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 教学做考 一体化 教学水平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30-01

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也遇到了挑战。各院校必须深入思考,加大改革,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基于“教、学、做、考”一体化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就是在汽车整形技术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于从业人员的综合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原有相对单一的课程体系(学科式的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社会综合性人才培养需求。

1 教学模式创新

近年来,国内众多高职院校相继采取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下,提高了实践课时的比例,将课堂由教学楼搬进了实训室、实习工厂。使原有的精力不再单纯地放在原理的分析上,更加强调了实用性。不但避免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而且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使他们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实用技能。但就目前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

(1)仪器设备数量和质量上的局限。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尽管教育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这些经费是有限的。学生的实践教育不够充分,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整体质量,阻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2)地点和时间上的局限。“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足够的实习时间。尽管目前我们可以边上课边练习,但仪器设备是固定的,地点是明确的,只能在指定的地点时间进行操作练习,很不方便。

(3)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的局限。操作练习的内容是教师统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学生练习的内容和侧重点。可能有的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方面的技能,而需要其他技能的提高,却不能在这宝贵且有效的时间内进行练习。

(4)安全方面的问题。若操作疏忽,不但容易损坏设备,更重要的是易对操作者产生伤害。由于学生年龄尚轻,好奇心较强,又无经验,遇事易慌,教师又不能一对一地监督指导,一旦发生误操作,产生的伤害是巨大且无可挽回的。

因此,结合我国国情的、实用的、与就业深度融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做、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建立于完善。

2 教、学、做、考一体化

为满足实践要求,整形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按照“教、学、做、考”一体化进行各个项目的设计,教学场所、教学组织、实施方法,能满足教、学、做、考”一体化的教学需要,建立了适合“教、学、做、考”一体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机制。

依托企业的资源与优势,淡化教室和实验实训室的界限,推行“教、学、做、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训室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完全打破教室和车间的界限,一切教学行为均可以根据导师的教学需要灵活安排空间并转换空间,教室可以是车间,车间也可以是教室。

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转换为“师徒”之间的关系,教师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和了解每位学生,并能和他们展开专业及专业以外的沟通与交流,能更好地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彻底改变了以往师生疏离的现象,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就预先进入企业员工角色。由此做到了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近距离,能够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能够有效激励与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做、考”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

通过基于“教、学、做、考”一体化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1)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的特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业务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做、考”一体化进行教学,对师资要求较高,需要同时具备较强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分类提取,前期准备工作较多。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虚拟、仿真及真实的钣金、喷涂的单项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呈现出一种螺旋阶梯上升状态,从而提升知识、技能水平,达到了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深度融合。

3 结语

高职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点,基于“教、学、做、考”一体化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就是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实践,我院汽车整形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的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法得以改进,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做、考”一体化的课程项目,并在汽车整形技术专业上推广、实施,教学效果提升明显,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 徐岩.“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学模式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1,10(13):35-38.

[2] 宋苗苗,杨坤平.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1(7):197-199.

[3] 刘海凤.高职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189.

[4] 曹岚.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探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2(6):73-76.

[5] 杨帆.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2013,4(12):31-32.

上一篇:综合设计性实验 下一篇:连锁企业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