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俄罗斯电影《乡愁》钢琴音乐的诗情画意

时间:2022-07-03 01:22:25

解读俄罗斯电影《乡愁》钢琴音乐的诗情画意

[摘 要] 俄罗斯著名导演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充满阳光,充满温暖,不仅画面质感十足,而且电影引起的对生命、对时间的哲思也令人惊叹不已。对真理、对人性的执著追求是他电影的一大特色。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迸发出强烈的哲学意味和随处可见的淡淡忧愁,是同期的其他导演所不具备的。塔可夫斯基有七部作品,但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乡愁》。这部拍摄于1983年的电影,将悲情情怀达到了极致。值得注意的是,电影里的钢琴音乐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在电影中,音乐与电影完美结合,浑然天成。本文将深刻分析《乡愁》里的钢琴音乐,一起进入《乡愁》里的别样的诗情画意。

[关键词] 《乡愁》;俄罗斯;钢琴音乐

音乐是电影里的重要元素,在电影里起到加分的作用。俄罗斯的电影很多人都不熟悉,但塔可夫斯基的《乡愁》,很多人都不陌生。这部电影很有名,除了电影本身的高水准,电影中的钢琴音乐也很有特色。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电影本质的追求的导演不多,塔可夫斯基不仅是这不多中的一个,还将这种追求做到了极致。这样的电影也最容易让观众在情感上与导演进行交流,产生精神上的强烈共鸣。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是厚重神秘的,他的电影里的音乐是充满哲理意味的,每个音符每一段旋律都有特别的意义,也有着特殊的使命。《乡愁》里的音乐不是一般的动听,也不是一般的美,音乐是讲述者电影之外的故事,十分奇妙。本文将深刻分析《乡愁》里的钢琴音乐,一起进入《乡愁》里的别样的诗情画意。

一、塔可夫斯基与《乡愁》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俄罗斯电影史上非常有名的导演,他也被认为是继爱森斯坦之后的天才导演,同时也被称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作为一名电影导演,只有七部作品,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求质不求量,七部电影作品,《安德烈・卢布廖夫》《镜子》等。虽然数量上是很少,但是部部都是精品,都被奉为经典之作。塔可夫斯基的电影,着眼于追求生命的真谛以及作为个人在社会上的精神寄托。塔可夫斯基曾经在专业的电影学校学习过,有非常丰富的电影理论知识。在正式拍电影之前,塔可夫斯基曾经拍过一些短片,最著名的就是《压路机与小提琴》,这部作品在1960年还获得了纽约学生影展中的一个奖项。短片的成功算是小试牛刀,真正让塔可夫斯基名声大振的是他导演的处女作――《伊万的童年》,这部作品在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折桂,让人见识到了他的才华。

成名之后,塔可夫斯基并没有在各种名利中放弃自己对电影本质和生命本质的探索和追求。在他接下来的作品中,他将更多的心血和精力放在了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挖掘上,入木三分。不得不说,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是厚重的,带着对生命的敬意和执著的专业精神,让人可敬可叹。某种意义上,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追求的更多的是电影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商业成分几乎是没有。在这点上,塔可夫斯基坚定不移,也做出了很多牺牲。这种坚持是对电影本质的尊重,也是对祖国的一份挚爱和家乡的拳拳之情。他除了自己拍电影,还曾经与外国电影导演合作,在异国的天地中,让他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更多的灵感。《乡愁》是塔可夫斯基电影生涯里非常重要的作品,这部电影的艺术品位和质量水准都非常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电影本身的价值,在忧伤氛围下表现出电影最大的美感。这部电影承载了塔可夫斯基最为最基本的人对道德的责任和感悟,闪耀着最光辉的人性之光。

二、影片《乡愁》的钢琴音乐

提到电影《乡愁》,就不能不提到电影里的钢琴音乐。音乐越来越成为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渲染电影的气氛和烘托情节都具有巨大作用。《乡愁》这部电影的基调是悲伤,悲伤的情绪最适合用音乐来营造了。音乐融入电影里,不仅能增加电影的可看性,也能升华电影主题,也能表达出导演的诉求。塔可夫斯基虽然是导演,但在音乐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自己的电影十分严格,但这也保证了电影音乐的质量。《乡愁》里的电影音乐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种是显而易见的钢琴音乐,选用的钢琴曲也是著名钢琴家如贝多芬的古典钢琴音乐。除此之外,电影里还洋溢着另外一种音乐,那就是有着俄罗斯特色的民谣两种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很好衬托出电影的风格和主题。音乐很好的烘托出了电影男主人公表戈尔恰可夫的人生各种际遇,他是一名诗人,诗人总是多愁善感,对生命有诸多感悟,对生活十分敏感。他孤身一人在意大利游荡,郁郁不得志,在游荡中舒放着自己的灵魂。在电影的很多场景中,电影音乐都会突出强调出来。很多人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都不陌生,在《乡愁》电影中,这部钢琴篇章中的“欢乐颂”的调子不止一次响起过,让电影中的人物,也让银屏之外的观众感受到丝丝安慰。男主人公本来有一颗破碎疲惫的心能感受到一点温度,对人生和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和认识。这是电影的魅力,更是电影音乐的魅力。

(一)威尔第《安魂曲》

电影里有很多表现俄罗斯旖旎的平原风光的画面,静谧恬淡,让电影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这样美好的画面之下,配上悠扬独特的俄罗斯民谣,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的完美。俄罗斯的民族韵味自然而生,一点都不突兀。除了俄罗斯民谣之外,在电影中,还有非常有名的钢琴曲参与其中。《安魂曲》是威尔第的作品,威尔第是意大利有名的作曲家。这首曲子带有意大利风味,但与电影很贴切,也与主题相互呼应。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用意大利人的曲子作为电影音乐,也十分应景。

这首世界闻名的《安魂曲》,威尔第创作于19世纪中叶,曲子具有浓郁的怀旧风味,这是威尔第专门为自己的好朋友同时也是诗人曼佐创作的。这首钢琴曲除了作曲者本身的故事之外,曲子同时还有其他的意味。曲子取名为《安魂曲》,是希冀所有的亡灵都能得到上帝的宽恕,既然已经失去了生命,那就不要再受到来自心灵的折磨。由此可见,这首曲子还带有强烈的宗教烙印,但是威尔第并没有落入宗教曲的窠臼,而是在宗教曲的基础上进行有限的创新。曲子的调子难免世俗,但也脱俗,在悲壮中能细腻地感动聆听者。

俄罗斯民谣和威尔第的钢琴曲不止一次在电影中响起,可见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有多大。《安魂曲》在电影结尾处还特别突出的出现,这是为了与男主人的故事相得益彰,让音乐的故事性更好地融入电影里。《安魂曲》充满了悲剧意味,但这也是让观众能在巨大的悲恸中感悟到生命的无常,更能珍惜生命,也能在现实生活的艰辛万苦中依旧有生活的勇气和希望。这也是电影传达出的深刻主题。在电影的结尾,导演有意无意地重现了电影开头的意大利美景和俄罗斯的原野风光,配上俄罗斯极大难度的女声吟唱,让电影有了新的意味,也有了新的高度。

(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除了威尔第的《安魂曲》,《乡愁》这部电影中,还有一首不得不提的钢琴名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这首钢琴曲是电影中最重要的钢琴音乐,奠定了电影的基调。巧合的是,这首曲子也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都与男主人公身边的故事有关。音乐出现的场景刚好也是电影的重中之重,也是电影的高潮部分。在《第九交响曲》第二次出现时,导演采用的办法是让这首曲子重复响起。很多人都感到匪夷所思,甚至难以理解。事实上,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也是电影技巧最突出的地方。《乡愁》,从电影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电影的主题和电影大致的走向,这也是导演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基本理念。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大部分都是受着各种各样的苦难,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解脱和释然,导演通过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如泣如诉地表达了这一观点和理念。除此之外,电影里的男主人公和所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一样,相对于这个冷漠的社会,谁都是弱者,《第九交响曲》很好地表现出了这一主题。

贝多芬是世界有名的钢琴家,除了贝多芬的作品感动人之外,贝多芬自身的故事也同样十分励志。众所周知,贝多芬耳朵是有问题的,但是他为了理想,为了心中的信念,坚持不懈地音乐创作。他的作品或激昂,或悲伤,都表达出强烈的对生命的不屈服和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在这点上,事实上,与电影所要反映的主题是十分吻合的。我们都喜欢听有故事的音乐,贝多芬自身的故事已经足够动人,运用进电影中,更具有看头,也让电影中的音乐充满了味道。导演塔可夫斯基挑选了这首《第九交响曲》,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男主人公戈尔恰可夫刚认识多米尼克的时候,进入他的房间,导演采用的是这首钢琴曲的前半部分,音乐充满激情,高昂激劲,表现出音乐独特的生命力。但是当《第九交响曲》第二次响起的时候,电影中呈现出来的确是这首曲子的后半部分,与男主人公自焚这一悲惨境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是生命的礼赞,更是电影主题的凸显和升华。

电影音乐除了展现电影的主题风格之外,对电影故事主人公的心理塑造同时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第九交响曲》是充满力量,充满活力的钢琴曲,不得不说,贝多芬将英雄身上具有的抗争性和热情都挥洒在了自己的音乐中,这是难能可贵的。影片中的人物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总是在被动中跟着命运沉浮,受尽了人生的磨难。电影中人物的言行,事实上也是导演塔可夫斯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这样的感情寄托可以通过电影画面和电影叙事展现,同时也可以运用电影音乐来烘托。《第九交响曲》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仅很好地展现了电影的可看之处,也为电影自身的风格增添了色彩。

三、结 语

人性的思考和生命的感悟一向是许多导演在追求电影艺术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涉及的内容。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迸发出强烈的哲学意味和随处可见的淡淡忧愁,塔可夫斯基有七部作品,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乡愁》,将悲情情怀达到了极致。塔可夫斯基除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探讨,同时还对社会道德和时间的流逝都十分关注,运用巧妙梦幻的镜头传达着自己的情感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电影本身的价值,在忧伤氛围下表现出电影最大的美感。这部电影的艺术品位和质量水准都非常高,这部电影承载了塔可夫斯基思想中最基本的人对道德的责任和感悟,闪耀着最光辉的人性之光。电影的钢琴音乐很显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音乐与电影达到了高度的融合,电影成就了音乐,音乐也成就了电影。

[参考文献]

[1] 黄文达.诗意何为――塔尔科夫斯基电影观[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

[2] 郭威.电影《潜行者》中的声音――兼及塔尔科夫斯基的音乐与音响美学 [J].四川戏剧,2009(04).

[3] 刘宣杞.《乡愁》――仿佛梦境,仿佛倒影[J].东方艺术,2011(07).

[4] 廖鸿飞.乡愁的时间和疯子的遗愿――塔尔科夫斯基《乡愁》解读[J].艺苑,2010(01).

[作者简介] 罗娟娟(1978― ),女,湖南岳阳人,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音乐。

上一篇:韩庚 新发型 忙不停 下一篇:浅谈张艺谋电影音乐中的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