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违法行为的事数形态及法律适用

时间:2022-07-02 11:12:10

【前言】行政违法行为的事数形态及法律适用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三、“事数形态”的种类及法律适用 借鉴刑法关于犯罪行为的分类,如继续犯、连续犯、竞合犯、牵连犯等,笔者将行政违法行为分类如下: 1.继续性的行政违法行为 继续性的行政违法行为,也叫持续性的行政违法行为(简称“继续行为”),是指一个违法行为发生之后,行为以...

行政违法行为的事数形态及法律适用

在日常执法办案中。如何界定行政违法行为的个数及种类,是正确做出行政处罚的前提。由于我国现行行政法无相应的明文规定,这成为实际操作中的难点问题。本文试图借鉴刑法中“罪数形态”的理论,对此作一探讨,以期对工商部门执法办案有所帮助。

一、何谓“事数形态”

刑法中的“罪数形态”,是指犯罪行为的个数及其表现形态。同理,行政法中的“事数形态”。是指行政违法行为的个数及其表现形态。作此定义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性质而言。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保护的行政法律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二、确定“事数”的标准

在刑法中,确定犯罪行为的个数以犯罪构成为标准,符合四个要件(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构成一个犯罪行为。即凡是行为人以一个犯意。实施一个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的。就是一罪。凡是以数个犯意,实施数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就是数罪。如果数个犯罪构成是同一性质的,叫同种数罪;如果数个犯罪构成是不同性质的,叫不同种(异种)数罪。同理,如果行政违法当事人的行为同时具备四个要件,就可以认定为一个行为,也称为“一事”,符合数个构成要件的,就是“数事”。

三、“事数形态”的种类及法律适用

借鉴刑法关于犯罪行为的分类,如继续犯、连续犯、竞合犯、牵连犯等,笔者将行政违法行为分类如下:

1.继续性的行政违法行为

继续性的行政违法行为,也叫持续性的行政违法行为(简称“继续行为”),是指一个违法行为发生之后,行为以及由此造成的不法状态一直处于持续之中。虚假宣传广告是继续违法的典型形态,这一违法行为从行为人准备广告开始,一直到误导消费者为止,其具有时间上不间断性和侵害客体的同一性特点。该行为似乎可以以时间为标准分段,构成符合同一构成要件的数个违法。但是,主观上看,这一违法出于一个过错,尽管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动作表现,但行为具有延续性,在本质上是一事,而非多事,应按一事处罚。无照经营,从开始起至被查处,其违法行为也一直处于持续状态。

2.连续性的行政违法行为

连续违法是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实施同种行政违法行为的情形。从广义上说,连续违法包括以某种行政违法为常业或习性的违法。长期出售伪劣商品作为谋生手段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就是典型的连续性违法。单独看,此类行为人的每一次出售伪劣商品行为,均可构成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但因其进行的是同种类违法,所以法律上仍规定为一事,而不是以同类多事分别处罚。

连续违法中每次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属于同一违法形态,认定相对容易。困难在于选择性的连续违法是否为同一违法。根据《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个体工商户生产或者销售假冒商品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责令停止营业、扣缴或吊销营业执照(可以并处)的处罚。这一规定中的生产或销售假冒商品行为即为选择性违法。笔者认为,这类前一违法为后一违法作准备,并最终达成目的的具有因果连贯性的违法,也属于连续违法,行政主体应根据违法种类用选择性违法名称对违法者作综合处罚,而不是根据各个违法分别对违法者进行处罚。当几个行政主体分别查处的时段违法,原则上应由最接近终局目的的违法行为查处者综合处罚。如部分阶段的违法已经处罚,其他行政主体即不再考虑予以处罚。

3.竞合性的行政违法行为

(1)法条竞合

法条竞合的本质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构成要件的竞合。它的特征是:相对人只实施了一个违法行为(一事),但因法律错综复杂的规定,出现触犯数个违法行为(多事)的状态:数个违法行为之间在构成要件上存在交叉、从属的逻辑关系。与事数形态不同,法条竞合只存在一个违法行为。但像牵连违法、连续违法等事数形态,却均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违法行为,只是定性或处罚时作为一事处理。从理论上说,法条竞合可分为局部竞合、交互竞合两类。

局部竞合是指一事概念的外延是另一事概念外延的一部分,违法行为正好符合从属部分的情形。在局部竞合中,外延小的一事被包容在外延大的一事中,法律作这种规定意在使外延小的一事的客体受特别的保护。对局部竞合的违法行为,应该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适用普通法的行政主体先查处的,该行政主体有将案件移送适用特别法行政主体的义务。李某使用假冒商标,同时违反《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应适用外延小的《商标法》。张某无营业执照销售日用百货,同时违反《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应适用外延小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

交互竞合是指一事概念的外延与另一事概念的外延各有一部分相交,违法行为正好符合相交部分的情形。对于交互竞合的违法行为,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行政主体应适用谁先查处、谁制裁的原则。除非有必要运用具有独特性质(即在性质上不同于已使用的处罚种类)的制裁,后查处方不得再行处罚。对交互竞合的违法行为人,在可能的情况下,相关的行政主体应联合处罚。例如,出售过期变质食品,工商部门依据《产品质量法》,卫生部门依据《食品卫生法》均可以处理。

(2)想象竞合

想象竞合是指行政违法当事人实施一个违法行为,同时在表面上触犯数个法律规范的情况。由于想象竞合只有一行为,以一行为而犯数事,不是实际的数事,而是观念上的或想象的数事,含有貌似数事实为一事的意味。实务操作中。对其采取“从一重事处罚”的原则。比如,制售,既是一种无照经营的违法行为,又触犯《品和管理条例》。对于想象竞合性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应作为一种特殊情况,移送法律特别授权的部门“从重”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纯粹是由于立法技术的原因造成的,而后者根本不存在法律重合、交叉的情况。

4.牵连性的行政违法行为

牵连违法是指相对人以实施某一违法为目的。但其手段或结果又构成其他违法形式的情形。冒用他人名义销售伪劣商品,该销售伪劣商品行为构成售假违法,售假的方式构成假冒违法,这两种违法是牵连违法。牵连违法的特征是:存在数个符合违法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数个违法行为间具有手段与目的或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并共同构成有机整体:行为人只追求一个违法意图,但可以将数个行为分别确定为目的或原因、手段或结果:直接实施违法

目的的是主行为,为实现这一目的创造条件或进行辅助的是从行为。在行政法领域,对于牵连违法的处理,法律上无统一规定。实践中,对牵连违法的处理,依据吸收原则,遵循“从一重事从重处罚”的原则。

5.共同性的行政违法行为

共同性的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法行为的主体不止一个,而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进行行政处罚时,应综合考虑,分别处罚,即通盘考虑整个违法行为,同时明确每个主体在其中的作用(性质、情节、后果等),而后分别下达处罚决定。

6.聚合性的行政违法行为

聚合性的行政违法行为,是指不同的行政违法行为,出于同一目的,同时聚集于同一载体之上的现象。例如,在商品的标签上既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又仿冒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或装潢,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甚至还伪造质量标志、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等等。

聚合性的行政违法行为,各行为之间不存在法律上的牵连,是相互独立的法律行为,只存在事实上的法律关系,都是一个当事人所为,违法行为附载于同一张标签上。对于聚合性的行政违法行为,由于各种违法行为分别有各自独立的法律责任,相互之间互不影响、互不重叠,追究一种行为的责任不影响追究另一种行为的责任,因此,在处理时,实行“数事并罚”。

7.选择性的行政违法行为

选择性的行政违法行为是指实施多个不同的行政违法行为,触犯同一法条的情形。《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二项所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就属此种情形。

选择性的行政违法行为的特征是:(1)多个相关违法行为规定在同一法条中;(2)一个选择性法条包含并可以分解为多个独立的行为。如上述选择性违法行为可以分解为擅自或近似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名称、包装;名称、装潢;包装、装潢;名称、包装、装潢”7种情形;(3)其所包含的各个独立的违法行为的严重性程度相同;(4)各个独立的违法行为均适用同一罚则;(5)一人实施的数个违法行为被一个选择性法条涵盖时,不作数事并罚,而以该选择性违法行为从重或加重处罚。

8.多次性的行政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不止一次地发生,而是两次甚至屡次发生。对于多次性的行政违法行为,应区别以下两种情况处理:(1)性质相同的,作为同一种违法行为,累计处理;(2)性质不同的,分别定性,数事并罚。

在此需要注意,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如何理解?按照《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如王某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均出售过一次假货,是从2001年开始追究还是从2004年开始追究?笔者认为应该从违法行为被发现之日起上推两年,两年以前的不予追究。“法律不咎既往”。此乃《行政处罚法》设立“追究时效”的真正目的。但是,在进行处理时,对于超出追究期限的违法行为,可以作为情节予以考虑。如果是继续性的行政违法行为。如无照经营,则应从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9.复合性的行政违法行为

复合性的行政违法行为是指多个违法主体多次实施多个违法行为。如张王二人在未办理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多次共同生产销售假冒他人商标、包装、装潢的劣质产品。根据以上分析,这一案例研判如下:从总体上看,当事人的行为构成共同性的多次并且是复合性的行政违法行为。总体来说,构成:(1)无照经营;(2)假冒商标;(3)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4)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对于(1)而言,构成继续行为;对于(2)和(3)而言,构成聚合行为;对于(3)而言,构成选择行为;对于(2)、(3)、(4)而言,又构成牵连行为,其中(2)和(3)是手段,(4)是结果。依据牵连行为的处理原则,应对其商标侵权进行从重处罚。总之,应先对其多次的违法经营额进行累计,并责令改正,同时对张王分别处罚如下:1.依据《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罚款若干元;2.依据《商标法》的规定,罚款若干元。两项合并,罚款若干元。

总之,行政法与刑法在法理上是相通的,可以运用刑法的一些基本原理指导行政执法。同时,也应该看到,刑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比较成熟。而行政法在我国乃是门新兴的学科,许多问题还处于研究探讨之中,二者并不等同。加强行政法的研讨,准确执法办案,从而“依法行政”,此乃笔者撰写此文的目的所在。

上一篇:论市场规制权的行使与问责制的落实 下一篇:试论工商执法办案中物证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