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的意义

时间:2022-07-02 09:01:27

独立电影的意义

“为奴十二载!”这是理查德・林克莱特在《少年时代》拍摄结束的那天发出的一声感叹。绝无仅有的是,这部影片整整拍了十二年―每年夏天林克莱特都会带着他小小的摄制团队,集合过去每一年容貌都在悄悄变化着的同一批演员,在得克萨斯奥斯汀拍摄几个星期。这12个夏天的影像最终汇成了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时间流逝在每个演员的外表和内心留下的痕迹,被林克莱特牢牢固定在摄影机中,成为了影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让我更钦佩的是林克莱特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信心。在这样一个商业电影吞噬整个电影工业的大气候下,每部电影的拍摄周期恨不得可以短得不能再短,每个演员都努力出现在尽可能多的电影中混个脸熟。我们通常被认作是脱离主流商业电影的独立电影,更被看作是想当然地要遵守“短平快”原则,用最短的周期、最简单的手法和最快速的节奏制作出一部能与高成本商业大片抗衡市场的电影。是否有人有耐心用十二年拍或演一个电影?环顾周围我们就知道了,像《少年时代》这样脱离商业电影制作模式潜心于“雕刻时光”的作品寥若晨星,几乎如沧海一粟。

独立电影的概念最早从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被导演约翰・卡萨维茨作为崭新的制作模式带入电影工业,通过1969年丹尼斯・霍珀的《逍遥骑士》而攀上第一个巅峰,在70年代横扫整个美国。它最初所带来的并不是另一个以小博大以低成本赚取丰厚利润的商业模式,而是提供了一个新的电影实践方法,让电影制作者们得以摆脱浸透着金钱逻辑的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控制,自由地表达不为主流话语所接受的崭新思维和情感,为电影填充充满叛逆色彩的内容。在这样的模式下,很多来自于工业体系之外才华横溢的电影人如大卫・林奇、马丁・思科西斯、斯派克・李才等才有机会脱颖而出,用他们的天赋给电影的形式注入新鲜的血液甚至以此改变美国电影的风格。

美国独立电影“庸俗化”的起点很大程度上始于1999年那部《女巫布莱尔》。那部片子有个新奇的想法,第一次利用互联网做了廉价但极为有效的营销,使用了几万美金的成本赚回了全球2.5亿美元的巨额票房。这让电影商人们看到了独立电影的商业潜力,相比起转向缓慢成本高筑的好莱坞主流电影,独立片可能只需要一个耗费低廉的新鲜主意就可以让制片商和发行商坐在一个呈持续喷发状态的金矿上。这是逐利者们最愿意看到的。《女巫布莱尔》以后的美国独立电影界,逐渐充斥了这样的外来“淘金者”:作为制片商,他们希望找到那块未开垦的“处女矿脉”然后大捞一笔,作为独立电影人则希望能有一部吸引眼球的作品好尽快可以跻身主流好莱坞名利双收,有代表性的如克里斯托弗・诺兰或者林诣彬无不是在走这样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而以此为出发点,在每年圣丹斯小城所举行的那个著名电影节上,我们能看到的则是越来越多的打着独立旗号出现的惊悚、恐怖、科幻、喜剧搞笑类型片,所谓的“独立电影人们”在向前来看片的制片人们频频摇尾,迫不及待地告诉他们:我有你需要的赚钱能力。而六七十年代那个前卫、先锋、严肃而充满创新精神的美国独立电影则逐渐地消失不见了。

也正是差不多在独立电影开始转向的时候,2002年,林克莱特悄悄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拍摄《少年时代》。他是9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独立导演之一,昆汀・塔伦蒂诺形容林克莱特的《年少轻狂》是他最喜欢的90年代电影,而《爱在黎明破晓前》成了陶醉整整一代人的浪漫爱情神话。但林克莱特并没有因此而自动走入主流,他继续住在自己的家乡奥斯汀延续着关于电影的实验,用他标志性的弱化情节却偏向意识流的电影结构把人生哲理探讨搬上银幕,把《半梦半醒的人生》和《黑暗扫描仪》等有着知名演员参演的电影制作成效果惊人的真人动画片让观众几乎分辨不出演员的原貌……最终,当这部以完全违反商业操作模式花费十二年磨成一剑的《少年时代》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我们终于再次在林克莱特的身上见证了那股属于独立电影的气质:它朴实无华,没有精心设置的噱头和招摇新奇的形式,却需要创作者以对电影的热诚和对人生的热爱为起点,为观众献上一段真诚而沁人心肺的情感。

这才是独立电影存在的意义。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信息内容安全技术体系探究 下一篇:轮边电力驱动系统再生制动控制技术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