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时间:2022-07-02 02:56:44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践,学生分化的情况日益严重,差生问题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个高中化学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教研课题。

一、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立足于研究班级授课制中学生个别差异和教学全过程,其指导思想基于以下理论依据。

1.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和个别差异理论

班集体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组成的,个体的能力差异及其他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否认个体差异,千人一面,是不合实际的,只有承认个体差异,才能组织起有意义的集体教学。

2.依据掌握学习理论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大多数学生能掌握我们必须教授的事物,传统教学中之所以有较大数量的学生不及格或学得不好,其原因多是由于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不当。若制定出科学、可测、便于操作、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达标教学和独立学习,能使大多数学生掌握所教内容。

3.依据心理科学的情感理论

每个学生都有意志和需要两种心理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若多层次创设问题情境,刺激全体学生求知的欲望,促使其神经系统呈最佳兴奋状态,让每个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信心,享受成功的需求感和喜悦感,就能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实施的途径

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出达纲目标和提高目标

根据达纲目标和提高目标设计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辅导材料:包括知识结构,基本性材料(供达到大纲基本要求使用),提高性材料(供中层以上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后进一步学习使用),高水平材料(供优等生使用)。

2.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选择参加优、中、差组的教学活动

所谓优、中、差组没有严格的界限。因为对于不同的知识,部分学生的认识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是动态变化的,且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一些智慧和才能有待开发。为了防止优生产生自傲,差生产生自卑的心理,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不定组的隐性分层方法。如A组(必做)、B组(选做一)、C组(选做二),使分层做到既便于教学,又保护差生的自尊心,同时加强了针对性,使各层次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3.在教学中,要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师以激情去感染基础较差的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从高一开始,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好基础,是可以获得好成绩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化学实验,选好问题切入角度,有效设置问题情境,突出激趣、激疑。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可变的,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4.由于是班级授课制,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授课形式

为了便于教学,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合的环节是:按中等生的水平进行启发性的集体讲授和归纳;分的环节是: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分层质疑,分层指导,分层练习。在集体讲授和归纳时也要注意顾及优、差生。对一些复杂和抽象性的概念、原理、计算,估计差生难以接受时要及时铺路搭桥,而对优生即适当留下思考题、埋下伏笔,促进优生认识的深化。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差生,以中等生为主,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着重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查漏补缺,及时帮助他们掌握和巩固知识。这样,较好地解决了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

5.对学习有困惑的学生和差生在教育上采取的策略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学习效果与认识、动作技能和态度这三个方面密切相关,这部分学生一般是这三个方面或其中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对不同方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针对性的策略,可以收到明显的成效。

三、实践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可接受性原则

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分层教学从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教学目标,使各类学生得到的帮助与他们的个别需要相适应。

2.递进性原则

学习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只有遵循两个序列:一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序列,二是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序列。这样,教学才能由低到高循序发展。

3.反馈性原则

分层教学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及时获得教学的信息反馈。采取小步反馈,及时评价可以防止问题积累,激励自信心,使学习效果的提高更为迅速。

四、实践分层教学的体会

1.分层教学所运用的理论和实施途径具有一定科学性

实施分层教学,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需要。

2.实施分层教学是学情的需要

只有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的学生有效地学习,学有所得。

3.实施分层教学,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教师需要钻研大纲、教材,制定合适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编选相应的课堂辅导材料,合理设计课堂结构,优选教法,并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矫正补救。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驾驭课堂能力,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

(作者单位:湖南省洞口县第三中学)

上一篇:调动学习积极性让我们更加喜欢政治课 下一篇: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倡导生生互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