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

时间:2022-07-02 01:12:55

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84-01

说话教学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加强说话训练,不仅能较快地发展儿童的语言,而且还能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从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讲,儿童时期的可塑性最大,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期。儿童一入学就有计划地进行说话训练,有利于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低年级学生说话材料来源大致有二方面:一是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二是语文教材中提供的说话凭借。农村小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的感知和认识比较直接。但是,他们接触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生活少,这贩感知和认识比较差,对新信息、新知识吸收也不足,见不多识不广。因此,他们心中的说话材料少,词语贫乏,语言表达能力较低。所以农村小学抓好说话课教学,搞好说话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尤为重要。

笔者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低年级说话训练的:

1 重视说话训练,上好说话课

低年级说话教材是把说好一句完整的话,作为训练的起点,逐步要求说几句话,一段话,几段话,一篇话。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加强口语训练。低年级说话教材以看图说话为主要形式,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看图,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有顺序地看图,理解图的内容。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司马光》这篇课文可设计下列问题:(1)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2)这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来?(3)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表情怎样?让学生根据提问,一步一步地仔细观察。在看图基础上,让学生按上边问题的顺序进行说话训练,一部分一部分地说,再连起来说。

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听别人的发言,听出哪个同学说得好,哪些地方说得好,哪些地方说得不完全或不具体,应该怎样说更好。这样既能训练听力和辨别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1示范是说话教学成败的关键

说话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能力培养课。任何技巧最初入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要在说话训练前进行示范教师的语言、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都要真实、自然,说话要做到语言亲切,语言规范,感情丰富,语调富于变化,使用权自己地示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当然示范不一定全由老师承担,可请优秀的学生示范,也可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通过声像资料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补充教师示范的不足。

1.2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是说话教学的基础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各种说话和听话的机会,激发他们听说的愿望。学生有了说话的积极性,再加上教师在方法技巧上的点拨和指导,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 课内训练要和课外语言实践相结合

说话训练一般都在课内进行。通过课内训练,学生学到了说话的方法和技巧,获取了较为丰富的内容材料,说话的针对性、实用性也得到了提高。不过,单单通过课内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通过其他途径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1进行交际性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说话技巧

如:在班队活动课中进行表演“打电话”活动中,让学生带部儿童玩具电话,每次让2名学生上台表演给老师看,给同学或其他人打电话。让他们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学会如何与人交谈等。这既是一项有趣的活动,又进行了说话训练。又如:结合思品课教学,让学生表演老师家访时,迎客、待客、送客三个步骤的语言、动作,学会待人时做到行为文明礼貌、语言亲切得体。

低年级儿童年龄小胆子也小,常常表现出对老师的畏惧。因此,教师要为他们创设氛围。如,把微笑带进课堂,用期待的目光、亲切的话语,使学生处于愉悦、轻松的心境之中,从而放开胆量,开动脑筋,想说就说,能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尽情地表演和表达。

2.2带学生接触大自然,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农村学生有接触大自然的有利条件,美丽的大自然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插秧割稻、收牛放鸭,田里捡螺、河里捉鱼……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学生投身大自然的怀抱:春来踏青、夏季戏水、秋天登高、冬日赏雪,以丰富自然知识,丰富语言材料。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各个季节的农事活动,让他们进行说话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定期进行朗诵比赛

鲁迅先生提出:“儿童总是在模仿中学习语言的。”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学习语言靠模仿,靠熟读,靠背诵。读是说的基础,读好课本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定期举行朗读比赛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读好课本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达到发展他们的口语能力的目的。

4 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12岁以前的孩子语言模仿尚未固定,处于语言的学习时期。这时候学什么,像什么,是人生学习语言的黄金时间。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说话时要正确运用语调、重音停顿以及姿态、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要求学生说话时自然挺胸,全身放松,眼神集中,态度亲切,表情自然,发音正确,语调适中,语句连贯。良好的说话习惯还要求学生要先想后说,边想边说。而不能不经脑子随意说,断断续续地说,说些让人听不明白或听起来很能吃力的话。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完整体系,说话能力的培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有了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后,其他各项语文技能也自然能相应得到提高。经过以上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了,对其升到中高年级后要学习的写作会产生极大的帮助。

4.1利用听话训练,进行说话训练

利用听话进行说话训练是教学中一个应该重视并加以利用的必要做法。只有听得清楚、细致、准确,才能说得全面、周到、深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听话习惯,说话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进行说话训练

在小学低段,有许多插图。教学这些图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画的内容,通过直观的、形象的画面,不知不觉地训练了说话。

上一篇:浅谈对小学生理想教育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南阳师范学院“卧龙文化艺术节”歌手大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