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型学习的优化研究

时间:2022-07-02 12:20:28

高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型学习的优化研究

【摘 要】高中英语新课改规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能力,结合自身特点与学生学业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在强调学生综合发展基础之上,更要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觉学生的学习潜力,多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与表达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拓宽视野,健全自身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方式;自主学习

现下中国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原有素质水平基础之上得到更全面的提升,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成为关键,是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能力,为以后更好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所谓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自身为主体,让学生独力分析、探索、实践,来实现学习目标。然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是通过让学生听、记、背诵的方式,来将所学只是传授给学生,这种灌输性教育的效率其实是很低的,学生长期属于被动的学习位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要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效率,在教师研究教学方式的同时,更注重研究学生本身,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高中所使用的教材较过去已有很大的改进,增加了很多实用性,趣味性,有了更好的视听效果,但同时也给教师们提出的更大的挑战。

(1)老师授课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对自己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不够明确,只是采用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机械教学模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所教内容便草草了事,老师只是起到了知识的“传递”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教育。

(2)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主体性没有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其实不会学习,缺乏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只是一味的应付考试而去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培养起学习英语的兴趣,缺乏自主性学习的现象严重。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

1.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单一的站在讲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自主学习更注重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英语,从而更好的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更应该提高对自己占据主体地位的认知性,成为知识的探索器而不是接收器,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之间能够相互讨论,从而发展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的开放性与合作性

学生学习的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注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内容,学习计划,都有自己制定,学习更加开放,自主学习的开放性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性与交流性,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与学习特点,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相互探讨、交流,不存在个人学习的封闭性,能更好吸取他人的长处,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

4.学习的创造性与创新性

自主学习是在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基础之上实现再创新,完成所学知识之上再创造。教师教学要讲究“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不单只是知识的简单灌输与复制,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与措施

(1)改变教师授课的主导地位,采用多样化授课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的独占讲台,而是要提倡“以学生为主”,学生占主体地位,在教学方式上也要更贴合实际,英语学习讲究视听,教学方式可以活泼多样,学习内容上循序渐进,在形式上能够创新,能够创造相对应的情景,来呈现教学内容,尽可能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大大提高。

(2)开展学生之间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学习情景。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应该更好的引入小组探讨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多一些学习内容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结合实际,在实际交流中促进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

(3)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培养阅读能力,注重思维发展训练。会阅读只是学习的基础,而会思考则是学习的关键与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自身才能,教师设置情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更好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高中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必要,培养的途径也有很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与来源,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才是其出发点与归宿,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自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与理解其知识与技能,在生活中也能充分结合实际,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提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p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4月第 1版

[2]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p67.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年3月第1 版

[3]吕书章.《英语阅读理解》p3.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1月第2版

本文为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GGD12023612

上一篇:如何有效指导高考体育生进行训练 下一篇: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