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时间:2022-07-02 11:03: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研究成果,也指出了研究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 研究生培养模式 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46

根据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简称“通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被确定,2007年开始招生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几年来,学科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就。但由于学科建设时间短,研究生培养还处于积累经验与探索模式的阶段,因此学科研究多侧重于学科的内涵与特点、研究方向等方面,而对于人才培养问题,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研究则不多。因此,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状况,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关于人才培养目标问题

宋进认为,人才培养不能仅限于二级学科的视野,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视野进行研究生培养,拓宽人才培养口径。学者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包括坚定的信念、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健全的人格,应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应培养出专业宽、基础厚、能力强的理论人才,使之具有研究、阐发、发展创新、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具体来说,“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应是,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知识和研究基础,能够从事中高等学校政治教育,能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与宣传,从事党务政务工作的合格人才。”[1]梅荣政认为,“对培养对象的素质要求是全面的,包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2],研究生不仅要有共产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2 关于人才培养内容问题

马志荣、李莹认为,在人才培养内容上,课程设置存在着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等问题。因此,需要科学设置课程。宋进认为,“在人才培养内容上,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要求,形成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中心,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有机拓展、注重思维方法的学科课程体系。”[3]课程设置应包括学位课、非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等几个层次。从专业课角度而言,专业学位课应定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开设,非专业学位课应定位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共党史、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等课程的开设,同时经济学、历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也应成为学生专业选修的内容。姚宏志认为,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遵循‘通知’中的有关原则性规定,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科学指南;另一方面,各学科点要充分考虑到本地区、本单位、本学科的实际状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4]这样才能体现各学校的培养特色。

3 关于人才培养制度问题

制度建设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因此各学校必须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顾钰民认为,无论是对研究生的专业学习、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还是对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职责、学术规范等环节,还是对研究生的、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激励保障环节,都应有制度要求。因此,人才培养制度应包括研究生学业与能力、导师工作及人才培养保障制度等,这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5]

4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生大多都是跨专业学习,缺少应有的学科基础,因此,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在此条件下,在传授他们基础知识与培养他们专业素养的同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根本落脚点。冯秋季、杨冠英认为,应以疑引趣、以难引趣、以创引趣的方式,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应指导研究生阅读经典作家著作、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决议文本、学者研究成果、学术前沿动态等,指导研究生懂得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为其夯实理论功底;应指导研究生关注、探寻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社会实践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打造激励创新平台,构建符合创新规律的评价机制。[6]

5 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不足

虽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但由于学科建设时间短,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具有不完善之处。第一,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特色;第二,课程设置缺乏规范性;第三,教材建设滞后;第四,导师素质参差不齐;第五,人才质量评价机制尚需建立;第六,学科建设局限于各学科点的自身发展,缺乏学科建设的力量整合。这些方面都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制约了学科建设的发展。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维度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赵付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205.

[2]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6,(6):28.

[3]宋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多维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8.

[4]姚宏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基本问题述论[J].教学与研究,2010,(5):85.

[5]顾钰民.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J].理论学刊,2009,(8):9.

[6]冯秋季,杨冠英.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4):113-116.

作者简介:杨松(1964-),辽宁丹东人,沈阳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辽宁沈阳 110159

上一篇:一道课本习题的开放性探究 下一篇:《动画分镜设计》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