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企业热衷赴美上市原因

时间:2022-07-02 08:56:23

浅析中国企业热衷赴美上市原因

【摘要】1992年,中国公司开始在美国上市,拉开了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大幕。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和高新技术公司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创新型公司涌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在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概念股之风。尝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企业热衷赴关上市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企业赴关上市融资

1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4波热潮

从1992年起,中国公司开始在美国上市,与中国企业在香港证券市场的变动周期类似,中国企业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市经历了极大的起伏,其大致经历4个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企业开始在美国上市,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在香港上市的国企H股和外资或中资公司以境外的公司收购中国国内的资产并在美国上市。这一时期,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几乎都是制造行业。

1997年,随着香港市场的复苏,第二次中国赴美上市的高潮随之而来。此轮上市的主体主要为两类,一类是航空及铁路、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的H股公司,另一类为红筹股公司,主要是从事垄断业务的公司。这些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同时,在美国以ADR方式上市或在OTC市场挂牌交易,出于对中国基础设施增长潜力及对上市公司政府背景和垄断业务的乐观预期,这些公司在美国市场受到投资者青睐。

1999年,互联网的兴起,中国概念又开始活跃起来。与前两次中国热不同,此轮受追捧的是在Nasdaq上市的科技股,这也是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地Nasdaq上市。

2003年底,从事网上宾馆机票预定业务的电子商务公司携程的上市,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业务公司在Nasdaq上市的第二次高潮的开始。2004年全年,有Tom在线、掌上灵通、盛大娱乐等9家公司在期间上市,在Nasdaq上市的中国互联网板块的总市值超过100亿美元。这一轮上市的公司,其涵盖的业务范围更为广泛,从电子商务、游戏运营到无线增值业务。2010年,中国公司赴美国IPO在数量上创出历史新高,全年共有34家中国公司到美国主要交易所上市。

2 中国企业热衷美国上市原因剖析

2.1宏观经济运行良好条件下企业内部扩张引发的对资本的渴望

从几个历史阶段分析来看,不难发现每个赴美上市的热潮都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良好外部环境也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发生的。在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的情况下,企业都有扩张的冲动,因而对资本的需求就会非常的强烈。在这种条件下,融资的便利性,融资平台的优越性就会迅速成为有资本需求的企业考虑的因素,并积极迅速地进入该平台进行融资。此时,相比较于国内的市场,美国资本市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美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包括以纽交所、美交所、纳斯达克构成的主板市场和OTCQB、OTCBB、PINK组成的创业板市场,层次非常完善。每个版块又分别有几种上市标准,对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都可以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交易所上市。由于比较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行之有效的市场运营,不仅是庞大的投资机构,就是零散的个人投资者也能通过很多方式将资金聚集起来,占据着资本市场的重要一隅,使美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和最有效的资本市场。

美国新股发行采取的是注册制,只要企业符合上市标准,办理相关合法手续,就能很快实现在美国上市。平均在美国创业板上市只要花4―6个月的准备时间,主板上市也不到1年。中国A股采取的是审批制。虽然A股创业板上市标准不高,符合主要指标(年净利润达到500万的企业,增长率高于30%)的国内企业也不少,但真正能实现上市的企业少之又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行政审批制体系太慢,企业从改制、辅导一年到通过发审会再到发行,往往需要三年左右。A股新股发行另外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和大盘行情显著正相关。近几个月A股走势明显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主要股指,新股发行更是普遍破发,严重打击投资者认购新股的信心。今年首季度12家公司上市被否,过会率80%落后于往年。在股指走势特别低迷的情况下(如2008年),中国证监会会采取停止新股发行的极端措施,行政化的干预手段明显是造成中国企业难以到本土上市的一个障碍。

2.2再融资的显著优势

在国内A股市场,绝大多数上市企业只能依赖新股发行,私募增发要经过证监会繁琐的审批,等待时间过长。A股银行、房地产、保险动辄上千亿元的增发也让市场谈增发就色变,严重分割市场有限的存量资金,市场波动太大难以接受。公司债在国内则根本很难以发行,在目前货币政策不断趋紧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从银行贷款也困难重重。而在美国资本市场,钱从来不会是问题,美国资本市场提供上市企业多种融资方式,权益性融资有新股增发、二级发售、远期凭证、资本私募等方式;债务性融资有银行贷款、债券发行等方式。在主板交易的公众公司以及在OTCBB上市的公司,都可进行PIPE(定向私募)。在OTCBB市场上私募融资不需要任何审批,融资次数和数量没有硬性规定,主要看企业的业绩和发展前景。PIPE融资对象主要为机构投资者。PIPE无前期费用,但需要承销商给予一定的折扣,而私募的股价只有公开市场价的8成左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优酷,上市半年上涨将近5倍,目前依旧处于亏损状态,其却可以二次增发继续融资。

2.3崇洋认为国际平台更能凸显公司的名气

公司良好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的价值,而通过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亮相,借助路演等方式以及媒体的曝光,取得类似促销的效应,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在全球的声誉。很多中国企业选择美国上市,也有出于战略性的考虑,实现全球策略性的增长,方便海外并购扩张。上市使公司的价值能通过具有很高的折现性的美国股市的股票得以体现,而在美国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往往被认可为购并的支付手段,买家往往更有可能接受股票作为支付工具。

上一篇:中国存贷利率思考 下一篇:浅谈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对动漫产业发展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