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时间:2022-07-02 08:24:26

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学生人格塑造的主导力量,因此要大力加强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前提是要了解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张扬、叛逆、心理素质差、自我为中心等个性特征,基于这些特征有的放矢的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民办高校;个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1(C)-0184-02

引言:近年来,“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中的主导力量,他们成长的年代正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备受娇惯和溺爱,加之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大量的网络信息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日益增加的社会竞争压力,也潜移默化地转加到了他们的身上,使其形成了开放、张扬、个性、叛逆等个性鲜明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更好地探索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模式的特殊,以及学费较高而导致生源面向性相对狭窄等因素,民办高校学生似乎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欠缺

民办高校大学生有一个明显的弱势,那就是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欠缺。由于民办高校生源的特殊性,导致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比较复杂。但是高校教育既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仅有知识不能称为素质,而仅有能力也不能称为素质,素质应该是知识加能力,再加上使知识和能力发挥作用的动力――做人的品格。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足,也就必然导致能力不强,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欠缺。

(二)个性张扬但依赖性较强

从2008年起,“90后”大学生迈入了大学校园。他们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敏感好奇,追求时尚。极力想摆脱外界的束缚和干扰,有着较强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期待被了解和认同的内在需要,但是由于从小父母对他们生活溺爱,包办过多,相当一部分孩子养成了人性依赖骄横的心理,适应生活能力差,社会交际能力弱。

(三)情绪、情感极其丰富

民办高校学生感情奔放,争强好胜、好冲动,追求时尚。独立、自尊,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大多疾恶如仇、善恶分明、有正义感,有一定的调节和克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使情绪的表现具有内隐的和曲折的特点。但由于其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成熟性,使得他们的情绪具有不稳定因素,表现在情绪与情感的波动性大,动荡多变。

(四)民办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基本稳定,但满意度低

民办高校大学生多数人的学习情绪能够促进学习行为的改善、学业的提高,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业表现满意程度较低,大多数人曾不同程度地出现厌倦、焦虑等心理问题,缺少计划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在时间管理上比较笼统,缺乏精准的时间安排,缺乏创造性地使用实践的方法等。往往在低年级时荒废学业和时间,而在高年级时表现出后悔和彷徨。也有少数同学对时间的管理很有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时间,从而在学业和综合能力上表现突出。

(五)缺乏自信,对求职就业感到困惑

当下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大学生心中也常会产生一些矛盾、疑虑和困惑。其中最大的是疑虑和困惑,还是来自求职、就业的压力。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人数大大增加,就业问题比较严峻,已成为每一个大学生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机制的改革,多数毕业生都要进入人才市场,按双向选择来自主择业,这既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面对这种现象,许多大学生感到迷惘、缺乏自信,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茫然和无奈。而造成茫然和缺乏自信的最根本原因是在校期间没有使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水平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求职过程中屡次碰壁,自信心大打折扣。这也是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就要针对这些特征改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更多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社会上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提高其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就是说,民办高校同样肩负着培养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要本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积极探索符合民办高校工作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机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理论指导实践,因此在改进工作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要改变工作的理念。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来统领全局,要用战略性的眼光来全面思考。做好高校工作,就要以教育大学生为根本,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别是要以德育教育为先,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因素放在首位考虑,把学生发展作为首要目标追求,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高等院校要把促进学生们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以增强学生文体活动动力为核心,要从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树立和尊重学生的意识、主体地位。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大学生活中,辅导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是密切联系的,辅导员的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因此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学生共同成长。辅导员在教育引导和服务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知识,参加培训,充实自己,提高素质。要善于通过实地观摩,专题交流,网络查询等手段和途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以自身为榜样,来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和自我创新。

(三)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方面,同时要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学生内部、了解下面情况主要靠学生干部,许多具体工作要靠学生干部去付诸实施。学生干部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助手。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有共同的语言和背景,普通学生也更愿意向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通过学生干部,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正如学校设置的心理委员一职,就是为了在学生中间寻觅心灵捕手,更好的将个别学生的情感状态和遇到的问题传达给辅导员。同时,学生干部也是联系学校各部门的纽带,传达各项任务的桥梁,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的骨干。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联系、团结、教育大学生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

(四)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辅导员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世界观和人生观比较偏激的学生,如果不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将对其人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思维方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式,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从某个学科的狭窄视野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辩证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在民办高校中表现也比较集中,由此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寝室矛盾现象较多。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良好的社会关系不是先天获得,而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人的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面临新的社会关系,有时会让人无所适从。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从思想认识上加以引导,指导学生正确对待与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互关系等。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既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群体局面,又成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在动力。

同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学生虽然在素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但是我们要坚信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正确的思想教育,严格的日常管理,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同样能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作者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帮助青年干部迈好四个“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