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07-02 06:45:56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越来越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寻求一种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其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作者结合自己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体会,总结了几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希望能够对物理学科的素质化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物理学科 教学情境 素质教育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和能力的习得并不是由他人的直接传授而形成的,它需要学习者通过主动地建构才能够获得。这一理念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思想,如今我们开展教学活动更加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建构。而要想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就一定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情境的感染下主动地实现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物理学科是高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新课改的契机,努力在物理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的感染之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那么针对物理这门学科的特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一、利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有可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学生在思考和回答教师预先创设的问题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一定的学习情境,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我在给学生讲授与“平抛运动”相关的知识时,就提了这样几个问题:“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的时候,由于道路堵塞,只能用运输机采取空中投掷救援物资的方式来进行救援活动,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架水平飞行的运输机怎样才能够把救援物资准确地投到指定地点呢?是应该在指定地点的正上方还是在离指定地点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进行投放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展开了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了本节课的知识上,这时,我再开始新课的讲解,学生就不再处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的状态,而是更加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

二、利用物理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相较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利用实验讲解知识往往更加生动直观,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手段也是教师经常用到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单摆”这节内容时,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演示小实验:首先我拿出一个系着细线的小球,然后把小球拉开一定的角度,使得小球开始摆动,让学生观察,这时的小球在做什么运动?由于之前学过有关机械振动的知识,因此,学生很肯定地知道小球是在进行机械振动。这时,我又提出问题:“这个小球现在是不是在做简谐运动呢?”这时候,答案不再像上次那样统一了,有的学生说是,有的则说不是。我说:“要想知道是否为简谐运动,学完今天的知识我们就会明白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演示小实验,就使得学生迅速地集中了注意力,并且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对于单摆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在直观的实验现象的驱使之下,学生自然对单摆产生了好奇之心,这样就给接下来的新课讲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利用对比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学科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很多物理概念、规律之间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物理概念、规律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相似性通过对比学习引入新知识。例如,在给学生讲解“电势差”的概念时,由于电势差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找一些之前学习过的与之具有一定类似性的概念进行比较,如“高度差”,让学生回忆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向低处移动时,重力要对物体做功,高度差越大,所做的功就会越多这一规律。然后让学生把电势差的概念套进去,得出“在电场的两点间存在着电势差,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移动时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且电势差越大,所做的功越多”这一规律。在对比教学情境之下,学生能够借助于之前已有的经验来理解新的知识,这样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会更加轻松、更加深刻。

四、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了物理知识以后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存在着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相较于课本上古板的理论知识,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这些活生生的物理现象往往更加感兴趣。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解“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就让学生回忆一下,平时我们在打篮球传球的过程中,篮球与接到球的人之间会形成一条连线,而这条连线的方向就是篮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这样联系生活实际的讲课方式,使得学生对于原本较为抽象的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在瞬间就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了,并且这种知识会长久地存在于学生的脑中而不会忘记。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这种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工作的方式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其中一个优势就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而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所带来的最大益处就是学生在思维方面会变得更加主动和开阔。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眼光就不再局限在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上,而是能够通过调动主观能动性来主动地获取更多的知识,而这一点也是我们开展新课改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带动之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卜振鑫.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师范大学,2010.

[2]康响秦.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方法的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1,(07).

[3]唐飞.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上一篇:关于物理学习中的问题处理 下一篇: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的选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