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散四十余年 弟弟对血缘亲情却步

时间:2022-07-01 10:49:40

失散四十余年 弟弟对血缘亲情却步

父亲去世,母亲无奈送走了小弟弟

祝秀娟和祝秀华姐妹永远都不会忘记1968年的那个夏天,弟弟皓龙在这个家的最后一天。那天,弟弟穿了一条新的背带裤,非常的好看。那时候能穿一件新衣服是件不得了的事情,一般只有过年才可能会有。母亲把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煮了,给他吃,皓龙吃得特别开心。12岁的祝秀娟有点疑惑,问母亲是不是要带弟弟出门。母亲说,弟弟等会要去上海的亲戚家玩。7岁的祝秀华听了吵着也要一起去,被母亲呵斥住,“你已经长大了,不能去了。”过了一会,就有两个上海来的亲戚,带走了弟弟……她们怎么也想不到,母亲就这样将4岁的弟弟送了人。

曾经,他们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有兄弟姐妹7人。祝秀娟是老四,祝秀华是老六,因为父亲是个沪剧演员,收入比普通人高很多,所以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在村里一直是数一数二的。

如果不是父亲的突然去世,他们家一直都会这么生活下去。然而,46岁的父亲说走就走了,留下了他们孤儿寡母的一大家子。顶梁柱就这样没了,母亲是一个农民,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法支撑起养家的重担。过年的时候,别人家都能想办法烧出一桌子的菜,热闹一番,他们家的桌上什么也没有,母亲还老是哭哭啼啼……直到今日,兄弟姐妹都没忘记当年的凄惨景象。

坚持了一段时间,母亲也累得生病了。无奈之下,她接受了一个亲戚的建议,把最小的孩子皓龙送人。对方是一个工人家庭,住在市区,小夫妻无法生育很多年,所以在看到皓龙的时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那个年代,只有市区才被称为“上海”,有一个上海户口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工人的身份意味着经济稳定,这些条件都让母亲很满意,她想皓龙去了这家人家后就成了上海人,日子肯定会比在乡下农村好过得多。母亲没有要对方的经济补偿,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两家以后能像亲戚一样来往,能让我经常去看看他。”

皓龙此时已经4岁了,哥哥姐姐们都很喜欢这个天真活泼机灵可爱的小弟弟,手足情谊很深。母亲知道,送走皓龙肯定会受到家里几个大孩子的阻拦,所以一直瞒着大家。那天,哥哥姐姐们都上班上学了,祝秀娟和祝秀华留在家里,她们并不知道母亲的这些安排……

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当吃饭的时候,看到那个空着的座位,大家就会想起皓龙,最小的祝秀华总是忍不住会呜呜地哭。但是谁也不敢去责备母亲,因为他们知道,母亲的心情比谁都难受。

此后,母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城一次,大家都知道她是去看望皓龙。说是看望,其实只不过是偷偷地看一两眼。那个年代,收养孩子是没什么法律手续的,那些收养家庭最怕的就是孩子长大后回到亲生的家庭里,所以总是千方百计的阻断孩子和亲生家庭的往来。母亲也很体谅那对夫妻的想法,一直没有上门去看。祝秀娟和祝秀华当时年纪小,常常跟着母亲一起去,印象中弟弟的家是在上海石库门房子的弄堂里,每次去她们都躲在弄堂口,远远地看弟弟在弄堂里玩耍的身影。母亲会自言自语地说:“又长高一点了,长胖一点了。”弟弟家还有个佣人,如果被佣人发现她们的话,弟弟就会被立刻带回家……这让母亲的心里很难过。

1978年的春节,母亲病倒了。也许是因为过年的关系,也许是因为这次病得比较严重,她预感到自己活不下去了,躺在病床上日思夜想,一直都在念叨皓龙的名字。大姐、二姐、大哥三人特意去找皓龙的养父母,向他们说明了母亲重病的情况,请求他们能带着皓龙去看一趟母亲。“我们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让母亲看一眼皓龙,了却一下她的心愿。”皓龙的养父母起初不太愿意,毕竟现在孩子大了,如果再和亲生家庭来往的话,很可能会穿帮。所以,他们总是推说没时间不方便。最后,祝家兄妹请当时的介绍人出面,帮忙做通了皓龙养父母的思想工作,他们答应以远房亲戚的名义到医院来探望。

弟弟曾经来见过母亲的最后一面

那是母亲临终的前几天,皓龙被他的养父母带到了病房,十四五岁的大男孩长得高高瘦瘦的,很白净,也很青涩,俨然一副城里孩子的模样。母亲向他举起了颤巍巍的手臂,示意他上前坐在床边。皓龙有点尴尬地抬头望了一眼自己的父母,站在原地没有动。养父母把手搭在皓龙的肩头,轻声在他耳边说:“叫姑妈。”皓龙就对着床上的母亲喊了一声:“姑妈。”母亲微笑着点点头,连声说:“乖孩子,乖孩子。”

人的一生中,始终会有一些场景如放电影一般清晰,不管时间如何改变。母子相会的这个短暂瞬间,在之后的四十多年中,曾多次闪现在皓龙的脑海里,那个躺在床上的女人是谁?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一直都伴随着他的成长。

有段时间,母亲经常和祝家兄妹们说:“我是多养多宝贝,最小的最宝贝。”大家都很明白她话中的意思,送走皓龙是母亲此生最艰难的决定。在最后的弥留之际,母亲再次向姐弟六人提了个要求:“你们千万别忘了还有个小弟弟,妈妈对不起他,以后你们还是要去多看看他。”大家默默点头。

母亲68岁去世,家里还有3个孩子没有成家,负担很重。再加上要还母亲生病时留下的几千元债务,祝家兄妹几个的日子一直过得很艰苦。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出门干活的干活,种田的种田,晚上回家围坐在一起编草鞋赚工分,忙到10点多才能睡觉。冬天十个手指全是冻疮,夏天大太阳下还得穿着长筒的雨鞋站在稻田里插秧……没了父母,兄妹几个团结得更加紧密,无论谁家要办事,大家都一起出钱出力。兄弟结婚造房子,全是他们自己来。

因为生活窘困,大家无暇顾及别的事,再者考虑到之前去皓龙家时,他的养父母一副很不欢迎的样子,所以这段时间来,他们都没有再去找过皓龙。时间就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浦东地区开发开放了,祝家兄妹们的房子遇上了拆迁,他们也不再是农民了,生活渐渐好起来。不知谁提议说:“我们是不是该去看看皓龙了?”大家连声附和,都觉得应该,毕竟这是母亲临终时的心愿,也是嘱托。

兄妹几人一起去了当年的那个石库门房子,一问之下才知道,皓龙的家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年就搬走了。他们觉得很遗憾,去附近的居委会派出所问了一遍,也没探听到弟弟搬去了哪里。难道弟弟就这样再也找不到了吗?

每逢过年、结婚、生日等这种全家团圆的日子,祝家兄妹几个总是会想到失散的皓龙。“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结婚了伐?”“应该有小孩了吧?”……每每想到这些,欢乐的气氛总是会转调,其实大家的心中都没有忘记过母亲的遗愿。手足之情,血肉相连,并不是说断就能断的。时不时地,如果有人去市区的话,总会去皓龙住过的石库门房子兜一圈,去那里的派出所再问问,可惜每次都没有结果。

好不容易找到的弟弟却不愿意相认

不久,祝家兄妹中的老三,也是最大的大哥生病去世了,走的时候才46岁,大家都悲痛万分。几年后,大姐被确诊为淋巴癌,老五,也是他们中剩下的唯一一个兄弟,中风瘫在了床上。岁月不饶人,生命随时都会消逝。这些事情更让他们想念失散的小弟弟,手足之情弥足珍贵,越晚相聚的话,就可能成为终生的遗憾。找到弟弟不仅仅是母亲当年的遗愿,也成了他们现在强烈的心愿。

那段时间,身体尚好的二姐祝秀芳和祝秀娟、祝秀华成了寻找弟弟的主力军,她们跑遍了黄浦区的大部分派出所,祝秀芳还给电台电视台的很多节目写信。每次看到媒体上有相关寻亲的新闻报道,兄妹几个就很激动,心想,人家可以寻到,我们也一定可以。可是面对现实,他们又总是一次次的失望。

2012年,三姐妹又去了黄浦区的派出所询问,有位民警在听了她们的情况后,建议她们带好材料到当年的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去问问看。“一般公民的户籍资料都会保存50年,你们和弟弟失散四十多年,那他的资料应该还都找得到。”有了这个明确的方向,三姐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回到了当年的户籍所在地,也就是浦东高桥派出所寻消息。

因为当年的乡镇有过很多次的合并,祝家三姐妹对那些名字也有点模糊了,经过一番周折,户籍民警才帮她们找到了祝皓龙的户籍档案。三姐妹都很兴奋,天天盼着派出所能给她们带来好消息。

终于,派出所通知了她们,三人急匆匆地赶去。“人找到了吗?”“他现在在哪里?”“他过得好吗?”户籍民警的神情有点尴尬,不置可否。三姐妹看出了不对劲,焦急地问:“出什么事情了?”民警面露难色,说:“人是找到了,但他不想认你们。”不想认?不会吧?为什么?一连串的问号冒了出来,三姐妹有点想不通,这几年她们找得如此辛苦,弟弟为何不愿意认她们?

祝家兄妹们开了个家庭会议,各自都发表了想法。“他会不会嫌弃我们,觉得我们是农民出生,配不上他。”“不可能,我们一家子都是老实善良的本分人,弟弟不可能坏到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认。”“现在大姐生病,二弟中风,一家子七零八落的,他大概觉得认了也没什么意思吧。”“这些年我们自己吃了多少苦,找他找了那么久,他有什么资格不认我们?”……讲到后面大家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还是祝秀华比较冷静,她给几个哥哥姐姐分析说:“弟弟这么做,肯定也有他的难言之隐,我们也要理解他,毕竟四十多年了,他有自己的生活了。”

最后,三姐妹再次来到派出所,和户籍民警说了母亲的遗愿,“如果他真的是不想认我们,我们就只想看看他。希望你们派出所帮我们安排个时间,大家碰一次面。”民警被她们三姐妹的诚意所感动,提议说:“不如你们每人写封信给他,我们帮你们转交,看看是否能打动他。”

这肯定是三姐妹活大半辈子来,最难完成的一件事。她们都是农民出生,握笔写字本来就有点为难她们。就算心里有话要说,有时也写不出准确的字句。一封信撕了写写了撕,写到伤心处都是眼泪。那几天,姐妹三人为了完成这封信连觉都睡不好。祝秀娟和儿子媳妇同住,他们看到妈妈深更半夜还在埋头写信,都劝她不要那么认真,“随便写几句么好来,你写那么多,人家说不定看也不看。”祝秀娟一边伤心,一边说:“你们没有兄弟姐妹,是不能体会我的这种心情的。”

相隔四十多年的亲情依然血浓于水

信发出去后,祝家兄妹一直都在等待皓龙的回音。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四天……三姐妹坐不出,又一趟趟地往派出所跑。终于,在第十天的时候,祝秀华接到了皓龙妻子的电话。她告诉大家,皓龙自从接到信之后,每天晚上都要看好几遍,“你们放心吧,我会做他的思想工作的,我自己有兄弟姐妹,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这真是个好消息。果然,隔天的晚上,祝秀华就接到了皓龙亲自打来的电话,说很想见大家一面。

见面就安排在祝秀华的家中。那天,祝家兄妹几个全都到了,因为不清楚皓龙真实的内心想法,再加上已经有四十多年没见了,为了不吓到弟弟,他们还进行了彩排,有哪些话当讲,哪些话不当讲……祝秀娟和祝秀华比较年轻,她们就负责到楼下去迎接,另外大姐二姐就在家做圆子,一家团圆的日子,吃圆子是不可少的。

当皓龙从出租车上走下来时,祝秀娟第一眼就认出了他,她很自然地就上前挽住了弟弟的胳膊,另一边祝秀华也亲切地拉起弟弟的手。当皓龙走进家门的时候,事实证明,之前祝家兄妹们的彩排都是多余的。皓龙一个箭步冲上前,和每个哥哥姐姐痛哭拥抱,这些感情是做不了假的,是多少时间也分离不了的……

祝家兄妹们终于团聚了。皓龙也向大家叙述了这四十多年来的生活。他现在的名字叫伟强,在一个物业公司工作,有一个儿子,生活还算小康。其实,那次去医院看过母亲后,他就隐约感觉到自己并非是父母亲生。他一直在想为何躺在病床上的女人如此面熟,后来他曾问过养母,自己小时候是否有过奶妈?养母坚决否定了他的猜想。为了不让养父母伤心,之后他就再没提过这事。“其实,我心里是有点数的,只是没有点穿。”这次收到派出所打来的电话,一开始他还以为是社会上的各种诈骗电话,所以没搭理,而且他最痛恨人家用他的身世来做由头,于是就坚决地说:“不管什么亲都不认。”没想到,此事传到了祝家兄妹这里,形成了一个大误会。后来,他收到三位姐姐的来信,帮他回忆了很多的往事,尤其是看到母亲生病住院的这段,那些被尘封了很多年的记忆一下子被打开了,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小姐姐祝秀华和他的年龄相仿,两人在一起相处时间最久,她信中所写的很多事情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淡淡的印记。他知道自己找到了亲人,但是另一方面,他的养父母都已八十高龄,认亲的事情如果让他们知道的话,很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纠结和犹豫了几天后,才打了祝秀华的电话。

弟弟离开家时是个4岁的小孩,回来已是一个50岁的中年人,祝家兄妹都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岁月没有改变他们的血缘亲情,也没有改变他们善良的内心,相隔这么多年,仍然能够坐在一起,喊一声兄弟姐妹,这是任何的物质财富都换不来的感情……

今年清明,皓龙跟着哥哥姐姐一起去给母亲和大哥上坟,看到墓碑上母亲的遗像,他忍不住大哭起来,依稀想起来,儿时在弄堂玩耍时,曾有好几次见到过这个美丽的女人……祝家六兄妹又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他们总算完成了母亲的遗愿。

上一篇:宝宝躲开“秋老虎” 下一篇:恩格尔系数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