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灭火救援中消防官兵伤亡的对策

时间:2022-07-01 09:03:10

预防灭火救援中消防官兵伤亡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254-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广泛应用,火灾呈现出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和危险性的新特点,消防部队参与处置火灾等灾害事故的任务日趋繁重、艰巨和危险。从“8.12”黄岛油库火灾、“11.3”湖南衡阳大火到“10.12”北京喜隆多商场火灾、“2.4”上海环震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火灾,消防官兵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了在灭火救援战斗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本文就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工作中如何减少伤亡作一探讨。

一、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中伤亡的主要原因

一是灭火救援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不够落实,缺乏针对性的措施。二是教育培训力度不大,官兵缺乏专门的安全防护训练,应急避险技能不高。三是部分单位在灭火救援工作中忽视安全管理,存在麻痹侥幸心理。四是防护器材装备配备不达标,操作使用不够熟练,维护保养不落实。五是装备操作不熟练,维护保养落实。六是官兵对作战对象情况不明,指挥及处置措施不当。

二、预防灭火救援中消防官兵伤亡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

随着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任务日趋艰巨繁重,在灭火救援中导致官兵伤亡的危险性也不断增大。各级领导同志要以对官兵人身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对部队团结稳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对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抓好灭火救援安全防事故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组织,务必形成军政主官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安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指挥谁负责”的安全防事故工作责任制。要制定并落实安全防事故措施,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分析研究,认真查找安全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要大力开展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不断增强全体官兵的安全意识。要正确处理好训练工作与安全工作、“救人第一”与“自我保护”、“勇敢顽强”与“科学施救”的关系,将安全防护贯穿到灭火救援的各个环节。要不断总结灭火救援和训练安全工作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剖析每一起伤亡事故案例,认真查找各种不安全因素,切实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行动上落实安全防事故的各项措施。

(三)完善规章制度,严格安全管理

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并完善灭火救援和训练安全规章制度,规范灭火救援和训练的安全工作。要建立安全检查评估制度,定期检查评估部队安全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要建立安全员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作战训练安全工作,为作战训练人员提供安全保障。要完善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报告情况,妥善处理事故。要建立官兵体检制度,定期组织官兵体检,掌握官兵身体状况。要强化训练课目的安全措施,科学施训,合理安排训练项目、时间和地点,根据不同对象人员的身体状况,安排训练强度和难度,循序渐进,严守操作规程,做好安全保障。

(四)强化组织指挥,严格防护措施

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各级指挥员要全面掌握现场情况和灾害事故特点、规律及危险性,科学评估、判断灾害风险和可能发生的险情,合理运用技术、战术措施。尤其是在化学灾害事故处置中要在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配合下进行,严禁盲目指挥。要科学部署作战力量,安排好掩护和机动力量,严格个人防护等级,严格危险区域侦检和警戒要求,严格处置操作规程,明确通信联络方式,明确紧急撤离的信号,严禁擅自行动。特别是在组织内攻救人、作战时,要严密防护措施,始终密切观察现场情况变化,遇有险情及时采取应急避险措施。要正确使用器材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适时轮换一线作战力量,防止疲劳作业。

(五)配齐装备器材,做好安全保障

各地要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优先配齐、配强灭火救援和业务训练所需的各类防护器材。特别是空气呼吸器、呼救器、防护服、登高防护器材和侦检等仪器设备,切实加强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测,确保装备器材及训练设施时刻处于安全可靠、完整好用状态,充分发挥技术装备最佳安全效能。同时,要切实做好灭火救援和训练中的技术保障、物资保障、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实现人员与装备、人防物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灭火救援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官兵伤亡。

(六)加强危急避险训练,提高指战员应急自救能力

一是实施科学 “撤退”训练。在科学“撤退”的组织实施中,要注意决策的科学性、行动的迅速性、撤退的有序性、车辆摆位的秩序性等要素。二开展急救能力培训。 定期组织中队官兵开展了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方面的培训学习,消防指战员在灭火救援中,当自身遇到伤害时,能够及时急救。

总之,加强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中的安全工作,避免和减少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现场的伤亡事故的发生,应当成为各级消防指战员研究的课题。只要我们加大防护装备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灭火救援中的安全制度,增强消防官兵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广大消防官兵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训练水平,就可以有效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探讨 下一篇:水利设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