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新认知(下)

时间:2022-07-01 06:01:48

网球新认知(下)

示范教练 张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球运动相比上个世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迎来了新的技术趋势、新的赛前训练方法、新的心理调节方式。过去很多流行的东西放在现在这个时代已变得不再实用。针对于此,我们分上下两部分为大家详细介绍当今网球运动中的新认知,这次的下半部分将包含关于技术、训练、恢复、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截击瞬间固定手腕,挥拍则要柔和

有些人认为截击过程中手腕要同定,不能挥动球拍,然而完全这样做的话往往不能把球打到想要的位置。因为引拍时就同定手腕,击球时反倒可能会松;相反的,在手腕放松的状态下准备,击球瞬间能更好地发力。这个放松到紧张的状态,和底线正反手击球有桐通之处。

职业选手截击时的手腕就非常放松的,所以能够看到他们击球前和击球后球拍稍微挥动。引拍的过程手腕放松,击球一刹那同定,把这一点记在心中并自如应用的话。你的截击将会更上一层楼。

截击稍微转肩即可

很多人说“截击要侧身”。一些人按照这句话去做截击动作,结果是截击时相对球网完全侧身。“截击的击球点在身前”是一条铁则,为了保证这一点,其实稍微转动肩部就可以了。一旦被“侧身”这个词迷惑,过度转体,结果就会是准备动作延迟,击球点随之变后。所以截击里的“侧身”应该理解为稍微转动肩部。现实中如果来球的速度很快,是没有什么时间侧身的。对截击来说,最关键不是侧身,而是迅速地稍许转肩,然后确定拍面。

截击点因握法不同而有所区别

“截击的击球点在身前”,这已经是大家形成共识的一点。不过究竟要靠前多少,这个界定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了。截击的击球点实际上会因为握拍方式的区别,而产生不同。大陆式握法的话,右上图所示的是正确的击球点,半西方式握法的话,右下图所示的是正确的击球点。

其实“身体前”本身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能够充分发力的点就是正确的截击点。比如侧身进行截击,那么大陆式握法的正确截击点就位于肚脐稍前方了,不再是身体的前面。上步截击或截击放小球时很容易发生的错误就是:老想着“前面、再前面”,结果击球点过于靠前,造成拍面不正,在不易发力的状态下击球。所以不能认为击球点在前面就是好,要记住自己的握拍方式,注意截击时的脚步,配合正确的击球点。

双手肌肉力量不平衡,无法发挥应有的力量

很多人认为人体是由骨骼来支撑的,其实不然,肌肉才是对身体起到最重要支撑作用的组织。有些人的脊柱会出现侧弯的病症,这种弯曲其实不是骨骼本身造成的,而是肌肉力量不平衡所造成。

使用右手的人右臂比较粗、比较有力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网球是一项很强调身体协调性的运动,不论在底线也好,还是在网前也好,有时看起来好像只是用右手打球。其实也是在依靠左手的平衡作用来产生威力。

极端点说,持拍手是靠非持拍手的力量来击球的。比如纳达尔的左臂很粗,但他的右臂同样也很粗,所以才能打出很有威力的球。要是右臂太细没有力量的话,左边的力量也就不能很好地传递给球。正因为有了左右臂的平衡力量,在整个挥拍过程中,纳达尔可持续使用均衡的力量。

延伸开讲,这不仅仅是左右问题,还包括上下和前后平衡。即便有了强壮的上身,没有很好的下半身力量作为支撑,你的网球也是打不好的。同样的,要是前后的平衡被破坏,击球时机对不上,就会丢掉最佳的击球机会。像费德勒这样的运动员之所以强大,身体所有部分接近完美的平衡是很重要的因素。相比之下,东方人的力量不如西方人,但要是好好调整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平衡,你会发挥出以前没有体验过的力量。

徒手截击练习,手掌不是拍面

一开始练习截击技术时,很多教练都会让学员采用徒手练习的方法。这虽然是为了培养截击初步感觉所进行的练习,但实际击球中,一旦真正握上球拍时难免产生一些异化感。

这种异化感是由于练习时把手看作拍面的缘故。于是手的移动被视为拍面的移动,导致手部像拍面那样由上向下挥动,拿起球拍之后就会有异化感。

所以,作徒手截击练习时,不要把手部当做拍面,而应该看成拍柄部分。手(也就是拍柄部分)对准来球的高度,然后向斜下方柔和地挥动。这样在你真正进行截击时,就不会有很强的异化感,可以自然地打出下旋截击球。

运动饮料稀释后喝,效果减半

有些人噶运动饮料,感到太甜或者太腻了,就按自己的习惯加入一些水再喝。这样做,运动饮料的口感可能会好一些,但这样喝下去的饮料更容易停留在胃里,吸收效果不好。其实运动饮料可以说是用来喝的“点滴”,所以把它稀释后喝,重要的矿物质浓度变稀,补充果也会随之减半。最近,能装入2到3升饮料的运动水瓶很流行,常常有人往里面倒入运动饮料之后,又放进很多冰块。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冰块融化了,便会稀释饮料。所以在乎口感的话,除了喝运动饮料之外,你应当再准备一些额外的水。

受伤后疼痛消失,在能活动范围内动一动

受伤后,损伤部位的疼痛消失之前要彻底休息。但是过几天以后,一般的伤病都能恢复到一定程度,损伤部位也就出现了能活动的范围。除了骨折、韧带断裂、蓑节严重挫伤等,一般的轻微损伤急救处理后三天即可开始恢复小范围活动了,而且这期间的理疗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在完全伤愈之前一点都不活动的话,会使得关节僵硬,所以伤后的理疗一定要在几天后就开始。但要注意,此时活动的范围仅限于不出现疼痛的范围。要是疼痛几天之后一直无法消失的话,那还是劝你上医院重新检查。

睡眠是最好的恢复方法

睡觉时,肌肉处于活性化状态,会得到很好的休息。所有人都知道睡眠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有时因为加班等原因还是会遇到无法保证睡眠的情况,这时候劝你争取“假睡眠”。支配肌肉活动的大脑过于疲劳的话,神经冲动就不能正常地传递。没有睡觉的地方时,坐在椅子上闭着眼放松全身也有很好的恢复效果。可能的话,要尽量避开所有的声音。

总结下来就是,运动日最低要保证6小时的睡眠。做不到的时候要争取“假睡眠”,这样可以放松神经和肌肉,起到预防损伤的效果。

越高水平的球员,越是挑剔、顽强

在大部分人眼里,搞体育的人不怎么拘泥于一些小事物,是很干脆的人。其实不然,特别是那些获得冠军的运动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具有顽强的气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不了解到事物的精髓绝不罢休,输了的话就要打到取胜为止。

对体育选手来说,理性和教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能帮助你更好地发挥精神的力量。有些人说,“体育选手只要搞好自己的项目就行了”或者“现在集中精力提高水平,学习可以放到后面去”。不少家长和教练都会认同这样的想法,这是完全错误的。

逻辑思维能力决定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法,是网球运动员不可缺少的东西。单靠直觉是很难赢下一次长时间多轮次的比赛的。也许有时直觉会起到作用,不过当直觉失效的时候,或者情绪过分高涨的时候怎么办?此时就要靠理性和教养了。

初学者自己练习的话,水平可能不升反降

研究人员曾做过一项篮球投篮训练实验,对做实际投篮练习的选手和没做实际练习而只做想象训练的选手进行投篮测试,最后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训练效果没有什么差异。也就是说,在脑子里想象的东西与人体神经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就算不做实际练习,想象得好,其结果也可以与实际训练相比的。

不过这种说法有一个漏洞,那就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只做想象训练就获得好的训练效果。能够做想象训练的人,只是那些具有较高水平的选手。对技术动作掌握得不正确的话,就不可能做正确的想象训练。所以,对还不太了解网球的初学者来说,要让他想象网球技术动作也是很困难的事。比如说看到电视画面上的一些技术动作,有些初学者就想去模仿,但难以避免的是,在自己模仿时做出来的动作是错误的。

就初学者而言,入门是关键,所以就算只做挥空拍练习也要请有一定水平的人或者教练来进行指导。要想使自己的动作变得正确。边学习边改进是很重要的环节。

提升了技术水平后,挥空拍也能拥有这样那样的使用方式。比如说打出非常漂亮的球后,为了巩固那种感觉加深印象,可以当场再做一次刚才的挥拍。高尔夫选手比赛时,就经常用到这种方法。

上一篇:厦门四侠 第5期 下一篇:打一场低碳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