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环境中金融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7-01 04:48:38

金融环境中金融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监管体制逐步完善,并逐步实现银行监管体制的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成绩斐然。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体制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的银行监管当局还不能够对银行的经营、创新和风险实施有效的监管,不能构筑起我国银行安全的屏障。在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加入WTO、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加快的今天,银行监管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对于先天不足、竞争力较弱的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正视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措施。

一、分离型监管不能适应银行业务多元化的新情况

分离型监管(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与我国当前金融业分业经营格局是相适应的,它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分业经营原则,有利于监管部门集中精力对各自负责的对象进行监管,从而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金融监管水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分离型监管模式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

1.原有的监管模式难以适应混业趋势的要求

我国混业经营趋势加强使得原有的以机构类型确定监管对象和领域的监管模式难以发挥作用。各金融机构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品种创新,进行业务相互融合和渗透,呈现出混业经营趋势。一些新的综合化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也相应成立,这些都使在原有的以机构类型确定监管对象和领域的监管模式难以发挥作用,容易出现监管真空。

2.外资银行挑战我国传统的监管方式

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涌入我国,他们在我国从事混业经营,给我国金融机构带来冲击和挑战,对金融监管机构带来监管难题。

3.跨国公司增加我国银行监管工作的难度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他们的全球经营战略和灵活多变的经营手段对监管政策具有更大的规避性,使央行监管成本提高,给监管工作带来相当的难度。由此可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系使我国银行面临更加激烈但不对等的市场竞争,如何顺应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潮流,加强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协调,防止分业监管灰色区域存在成为我国监管当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二、现代经营管理技术与新兴业务对传统监管技术和方式提出挑战

在过去的10年中,银行业无论是在范围还是在速度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银行监管的技术和方式不断更新。新的技术、工具不断出现和流行,带来了金融市场的急剧变化,这意味着一些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墨迹未干,常常就已经过时了。监管当局对金融业务安全和健康的评价,将更加侧重于过程和程序,而不是过去的表现。很明显,我国目前银行监管当局行政化的监管方式不适应加入WTO以后复杂的监管环境,这种不适应性表现在:第一,现有的银行监管重视现场监管,轻视非现场监管。第二,现有的银行监管重视合规性监管,忽视对银行风险的监管。第三,现有的银行监管手段偏重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欠缺。第四,现有的银行监管方式缺乏弹性,容易将银行监管得过死,不利于银行的创新。第五,现有的银行监管手段缺乏现代化。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为银行监管成本的下降提供了技术基础,但是也对银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强调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要求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辅助管理,提高监管效率。

三、传统银行监管的内容和范围狭窄,有待进一步扩大

银行监管的内容和范围包括银行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全部业务活动,但我国目前银行监管的内容和范围却存在不少问题:

1.风险性监管不足。我国目前银行监管的内容主要是银行的审批和经营的合规性,对银行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具体表现为:第一,银行监管当局过度关心银行风险状况,而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办法和能力监管不够; 第二,风险监管的内容不全面。传统的银行监管重存贷业务、轻表外业务及其他金融创新业务,风险监管中偏重于信用风险而对银行经营中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重视不够,强调从资产充足性和资产流动性方面进行监管,侧重于考核银行经营成果而忽视银行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等指标的考核。

2.对银行市场退出前的监管还属于空白。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我国的金融法规对此部分内容的规定也比较简单,很多地方弹性比较大且缺乏明确规定,市场退出法律存在严重缺位。四、银行监管法规滞后,透明度低目前,我国银行监管法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近年来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等一批金融法律、法规、条例,在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国金融立法任务任重道远,在某些立法方面明显滞后,这与我国金融改革和保障金融安全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WTO、国际惯例和金融创新的要求还有差距。

金融作为经济体系运作的核心部分涉及面较广,应是法律法规较为健全的,但我国恰恰在金融立法方面还很不健全和完善。此外,现有金融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较差。例如在对银行进行监管时,与监管有关的经济、技术指标,包括银行资产质量特别是信贷资产质量、资产的流动性、经营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等指标,还需要进一步地量化和强化,从而以立法的形式给予规范,保证国家对金融活动的运行状况和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

我国银行监管的透明度还需进一步增强。金融透明度是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基础,是金融运行规范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制定法规,要求各国提高金融透明度。透明度原则是公开原则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已经为不少国家逐步接受和采纳,信息披露作为重要的监管手段已广泛地在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采用。我国也采取措施加强金融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工作,但是在实践中,国内一些金融机构和公司信息披露意识淡化、不规范,甚至编制虚假信息,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留下极大的隐患。银行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的透明度也有待增强。这与WTO、国际惯例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五、监管主体的素质结构亟待提高

从银行监管当局对银行风险的分析、识别、判断到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方案,都需要从事监管的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人员无论是知识水平、知识结构,还是实践经验都与银行监管目标的高标准和监管任务的艰巨性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

1、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层次偏低。我国目前银行监管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18%,专科学历占43%,中专以下学历占39%。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及与国际金融接轨步伐的加快,对外汇业务和外资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监管加强,对现有监管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要求就相应提高,但是我国现有的监管人员中既熟悉国际信贷、国际结算、投资等方面知识,又熟悉金融英语翻译与写作的人才奇缺。

2、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合理。随着新工具、新技术、新业务和新系统的运用与开发,银行监管将涵盖一系列越来越复杂的银行业务活动。这就要求银行监管人员不仅要有现场检查能力、场外分析甄别能力,还要能对相关的宏观和市场信息进行评价并捕捉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的能力。随着网络金融业务的开展,还需要监管人员对复杂的风险管理系统以及银行所使用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充分性和脆弱性进行评估所需的技能。由此可见,金融业的演变要求监管人员具备财务、会计、法律、审计、宏观经济、计算机、数学等方而的综合知识。而我国现有的监管人员专业知识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能力结构有欠缺,知识更新速度缓慢,难以适应银行监管工作的需要。

3、急需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监管专家和业务骨干。在新形势下,要提高我国银行监管的效率,最重要的是全面提高银行监管人员的素质,加强监管队伍的建设,从而为银行监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上一篇:为霞尚满天 下一篇:由香港银行业风险管理机制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