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项目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微探

时间:2022-07-01 02:50:21

校本项目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微探

新课程改革中,项目学习以其独特的优势,对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以“规范化、人本化、创新化、现代化”的先进办学理念,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大胆实践,勇于突破,在当地率先于初中阶段开设基于项目学习的探究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以下简称“项目学习类课程”)。几年来,该校项目学习类课程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局面已全面展现出来,并逐渐成为该校初中课程改革最为突出的特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为确保项目学习类课程扎实有效地实施,该校把“常态推进”作为主攻方向。为此,运行了课程开发与实施“三级管理”体制。

一级是学校成立课程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负责制订学校项目学习类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总目标、开发及实施、管理总方案,指明课程资源及实施途径,提出课程设计、实施及成果总结的规范化要求。

二级课程项目组分别由相关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参研骨干教师组成,负责周一至周五校内分学科类小型项目、周六外出跨学科综合性大型项目、小组研究性学习项目、社区服务项目、职业体验项目、劳动技术项目开设方案的制订和课程实施的指导。二级项目组还负责对三级课题的开发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价。

三级课题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负责开发并实施。学科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二级课程项目的基础上,根据二级课程项目规定的领域和研究的方向发现并提出几个三级小课题,学生自由结合分组,各小组分别承担一个三级小课题开展活动。

目前对项目学习类课程的管理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本课程对教师、学生的管理与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与评价都还比较笼统,有时会影响活动开展的质量。初中教学是按班级授课,班级学生是相对固定的,教师对学生了解熟悉,更利于因材施教。而有些项目学习课程,比如较高层次的小组研究性学习项目的参与学生,更多是在年级甚至跨年级各班中选出的少数有兴趣或有特长的,这样的学生则不能完全按班上课。面对这些学生,教师不容易了解学生个性,学生相互间也不了解。师生每周只有一两个课时在一起开展学习活动,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大为减少。因此,项目学习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极有可能影响到常规教学质量。另外,若由于教师管理力度不强,课堂秩序混乱,逃课现象也将无法杜绝。这一切又该如何管理?对此,该校的做法是:拉长此类学习项目的探究活动时间(一般是1至2年),这既是项目深入开展探究所必需的时间要求,同时又为学习团体的稳定、熟悉和磨合提供了时间保障;每周定期、定点、定人、定内容集中开展探究活动,保证学习活动的扎实有效推进的同时,为学习团体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将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纪律、效果等以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三个维度进行记录,并与学生操行评定、推优选先等挂钩,杜绝秩序混乱、随意散漫的现象。

开设项目学习课程,首先考虑的是指导学生学什么。该校在“师本”(以“教师特长”为出发点)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校本”(以“学校条件”为出发点)资源,衍生出许多“特色课堂”。但课程设置区域扩展,还有另一条重要途径,即“生本”(以学生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特点”为出发点),这也是充分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的体现,更是项目学习课程设置最近的发展区域。

为建构学校项目学习类课程的内容体系,该校进行了针对教师、学生、家长的课程内容及主题选择调查。

目前,该校已初步构建起项目学习类课程的总体框架,但是,对于一些学习项目名称和课程门类还有待进一步界定与完善。应尽可能地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师的能力开设项目学习类课程,并尽量能够体现学校特色。从调查得知,教师在选择与组织学习项目的内容时,绝大多数能够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但也有部分教师还是依据“知识点的顺序”和“自己的想法”。如果学习项目过多依赖教师个人的想法,就容易变成教师本位的课程,而且,项目学习内容枯燥必将成为学生不喜欢本项目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在开发一项学习项目之前,要去了解学生禀赋、兴趣及要求,选择恰当的角度,合理地设置项目学习内容。落实在学习过程的实施上,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课自,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余地。

课题探究活动是该校开设项目学习类课程的重点,它将普及与提高、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项目策划、执行、评估等实践能力。劳技类主要是培养学生设计制作能力、手脑并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区服务类主要是加深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生产实际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开设上,课程内容重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适合学生的口味;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不要求大而全,不要求系统性,只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对能力提高有帮助即可。比如影视文学专题,就是让学生对影视文学有所了解,从中汲取营养,不要求也不可能要求进行非常高深的研究,得到多么尖端前沿的研究成果。

同时,项目学习类课程并不回避升学考试,或者说,本课程的开设还应该关照升学考试。其实,基础性的项目学习类课程,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对应的,与升学考试的能力要求是高度一致的。这类具有选择性的、接地气的活动探究性课程,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在某些方面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对学生素养的综合提升是绝对有利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惧怕考试的那些题目吗?只要是认认真真地做,让每一个学习项目扎实有效地开展,学生是不怕考的。

该校通过对学生入学及毕业学业成绩抽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有力地证明了系统开发实施项目学习类课程,对学科成绩无负面影响,回应了家长和社会的质疑。

(1)样本选择:选取该校2012级11班为实验班、8班为对照班,在系统开设校内、校外、劳技、职业体验及社区服务类项目学习活动的前提下,11班有90%的学生、8班有20%的学生自愿选择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类项目学习课程。

(2)测试依据:入学成绩总均分和中考成绩总均分。

(3)数据统计:项目学习类课程对学生中考成绩影响差异。

检验1:

检验2:

(4)数据分析与结论:

①入学成绩分析与结论。选取显著水平为a=0.05,Z0.005/2=1.96,Z=1.720.05,所以,在a=0.05水平上两个班级入学成绩的差异不显著。

②中考成绩分析与结论。选取显著水平为a=0.05,Z0.005/2=1.96,Z=2.44>1.96,P

面对项目学习类课程,个别教师难免会有难以应对之感,尤其是刚刚“出道”的年轻教师,甚至可谓“毫无章法”,于是只好以不变应万变,按学科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来应对这类课程。于是,项目学习类课程会呈现出一种传统讲授教学的翻版。起初,学生尚有新鲜感,但很快便觉得索然无味。因此,课程实施若想取得良好效果,还需对众多一线年轻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项目学习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学科课程有所不同,是学科课程内容的拓宽、补充和深化,开设不同的学习项目或课题,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在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上也可以根据项目学习内容和学生需要及特点进行多种尝试,这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具有良好的效果。

下面是该校项目学习类课程四大课型教学活动流程。

(1)选题指导教学活动流程:

(2)课题实施指导教学活动流程:

(3)成果(资料)整理教学活动流程:

(4)成果汇报(展示)教学活动流程:

项目学习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更快乐、更科学、更高效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趣,但学生对待此类课程的现实态度又如何呢?部分学生对本类课程的确非常欢迎,因为他们认为从中可以得到相当多的收益,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本类课程认识不够,甚至认为是“耍耍课”,真正参与活动、投入学习的学生并不多。学习目的模糊,动机不强,学习不积极,活动过程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学生对项目学习类课程的学习,大多数仍停留在浅层的“兴趣”上,一旦“趣味”过去了,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项目学习类课程不能与所谓的“正课”(中考统考学科)相比,课后一般不布置作业,更没有什么考试。并且,项目学习类课程也绝不能以传统方法的标准化考试,以及笔试测验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尤其是过程。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无从客观评价,这就形成课程实施过程的“有始无终”。这不合理,也不科学。

所以,评价是推动课程扎实有效实施,深化课程改革最有力的杠杆。学校对项目学习类课程设置的配套措施应该逐步完善,尤其是评价机制必须逐步建立健全,既要与传统学科课程的评价方式区别开来,又要有符合本校学情、师情、校情的标准。

该校项目学习类课程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标准是:

1.体现学生自主,师生、生生之间有效合作;

2.内容超越国家学科课程,体现知识扩展和综合应用;

3.手脑并用,结合实际加深体验;

4.探究有价值的生产、生活、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5.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过程有探究性;

6.有一定价值的成果。

上一篇:基于微课程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下一篇:环境教育促进幼儿环保意识养成